首页 理论教育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中毒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中毒

时间:2022-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是模仿天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由人工合成的一类农药。其杀虫力强,属神经毒,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人畜毒性较低。中毒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主要是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干扰钠离子通道。经口中毒者,一般在1h内出现症状。呕吐物、胃内容物、血、尿毒物检测有助于诊断。有抽搐者,应与毒鼠强和氟乙酰胺中毒相鉴别。毒鼠强和氟乙酰胺中毒抽搐症状更为严重,心肌酶升高突出,毒物鉴定可明确。

【概述】

除虫菊酯类杀虫药是模仿天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由人工合成的一类农药。本类农药均为脂溶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大多不易挥发,遇碱易分解失效。其杀虫力强,属神经毒,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人畜毒性较低。我国常用的菊酯类农药有溴氰菊酯(敌杀死)、戊氰菊酯(速灭杀丁)、氯氰菊酯等。可经皮肤和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后迅速被代谢,代谢物经肾随尿排出。

【中毒机制】

中毒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主要是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干扰钠离子通道。具体作用方式有:①作用于神经细胞膜的钠通道,导致钠离子通道的“M”闸门关闭延迟,除极延长,保持小量钠离子内流,形成去除极后电位及重复除极。②与神经细胞膜受体结合,改变膜的三维结构,导致膜的通透性改变。③溶于神经细胞膜的类脂中,修饰膜的离子通道。④抑制Na/K-ATP酶、Ca2+/Na-ATP酶,造成膜内外离子转运平衡失调。

其毒性包括两个方面: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锥体外系、小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影响神经传导和突触传递;作用于γ-氨基丁酸受体,降低γ-氨基丁酸对大脑的抑制性功能,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引起抽搐。

【临床表现】

经皮肤吸收中毒者,其潜伏期较长,4~6h。经口中毒者,一般在1h内出现症状。①皮肤、眼睛的刺激症状:皮肤污染区感觉异常,如麻木、烧灼感、瘙痒、针刺感、肿胀、灼痛、充血,可出现粟粒样红色丘疹,严重的出现大疱,眼睑结膜充血、流泪;②神经系统:头痛、头晕、流涎、出汗、瞳孔缩小、口唇及四肢麻木,肌肉震颤、惊厥、抽搐,严重者意识不清、昏迷;③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④呼吸系统喷嚏、流涕、口鼻分泌物增多,咳嗽、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极少数中毒者可有肺水肿;⑤心血管系统:心悸、血压升高、心律失常。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急性中毒一般预后较好,治愈后无后遗症,死亡率较低。

【诊断与鉴别诊断】

1.病史中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接触史或口服史。

2.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为主的临床表现,如头晕、头痛、乏力、多汗、口唇及肢体麻木,严重者抽搐。

3.化验检查:一般化验检查无诊断意义,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无变化。呕吐物、胃内容物、血、尿毒物检测有助于诊断。

4.鉴别诊断:有恶心、呕吐、出汗者应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相鉴别。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呕吐物有大蒜样气味,出汗、肌颤、瞳孔缩小,血胆碱酯酶活力下降。有抽搐者,应与毒鼠强和氟乙酰胺中毒相鉴别。毒鼠强和氟乙酰胺中毒抽搐症状更为严重,心肌酶升高突出,毒物鉴定可明确。

【急诊处理】

1.清除毒物 迅速脱离中毒现场,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皮肤。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碱性液彻底洗胃,洗胃后注入药用炭悬浮液,并用20%甘露醇250ml或50%硫酸钠40ml导泻。静脉补液利尿,促进毒物排泄。

2.解毒治疗 目前临床上无特效解毒药物,葛根素和丹参注射液对试验中毒动物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已在临床上应用。

3.对症及支持治疗 ①若患者流涎、多汗、呼吸困难者,应立即注射阿托品0.5~1mg;②控制抽搐,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或苯巴比妥钠0.1g肌内注射,抽搐未发生前也可预防使用,抽搐控制后维持用药防止抽搐复发;③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肺水肿,减轻心血管系统损害。④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⑤根据病情可应用维生素C、维生素B1、肌苷、辅酶A、门冬氨酸钾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