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慢性铁中毒

急慢性铁中毒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铁中毒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急性铁中毒是由硫酸亚铁过量引起的,致死量为口服200~250mg/kg元素铁。重度中毒的特征是意识障碍、惊厥、代谢性酸中毒。第三阶段,误食后12~48h,只有少数患者达到此阶段,以复发的惊厥以及代谢性酸中毒、肾衰竭、广泛性肝细胞坏死为特征。迄今为止,只有散发的稀少病例,人类急性铁中毒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慢性铁中毒多发生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男性居多。

由于铁的简单化合物容易水解、聚合、沉淀,吸收甚少,所以口服毒性很低。不过超过一定剂量后,各种可溶性、能吸收的铁化合物都可以导致中毒。FeCl3的毒性较高(LD50约为500mg/kg),FeSO4次之(LD50约为900mg/kg),有机酸铁盐毒性较低。

3.1 急性铁中毒

急性铁中毒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儿童意外摄入含铁过多的强化食品,特别是幼儿误服大量硫酸亚铁片,会引起急性铁中毒,1h左右就可出现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黑便,甚至面部发紫、昏睡或烦躁,急性肠坏死或穿孔,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在儿科并非罕见。据美国统计,每年有5000例铁中毒发生,病死率为1/100,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最常见的急性铁中毒是由硫酸亚铁过量引起的,致死量为口服200~250mg/kg元素铁。有报道称,130mg/kg元素铁即可致死。病理生理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天摄入铁约为15mg,大约10%以低铁形式在胃肠黏膜被吸收。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剂量为每天3~6mg/kg。毒性效应开始出现在10~20mg/kg剂量的铁元素的摄入。超过50 mg/kg的铁元素的摄入是有严重毒性的。

根据发生铁中毒反应的病理、生理,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吞入铁剂6h内,以急性胃肠道刺激特征为主要表现,大部分患者不会表现其他功能障碍或超越这个阶段。很少的出血量可能足以引起低血压。重度中毒的特征是意识障碍、惊厥、代谢性酸中毒。第二阶段,摄入后6~12h,是一个症状缓解的表现。第三阶段,误食后12~48h,只有少数患者达到此阶段,以复发的惊厥以及代谢性酸中毒、肾衰竭、广泛性肝细胞坏死为特征。第四阶段,摄入后2~6周,只有儿童可能发展到此阶段,主要表现为胃或十二指肠狭窄引起反复呕吐,这种狭窄由于铁剂导致黏膜溃疡愈合后引起的。迄今为止,只有散发的稀少病例,人类急性铁中毒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

3.2 慢性铁中毒

慢性铁中毒多发生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男性居多。慢性铁中毒可因日常高膳食铁摄入、慢性肝病、罕见的铁代谢遗传性疾病等引起,但严重的铁过载最常见的原因是遗传性血色病,大量的无效红细胞生成,继发性铁过载是由于先天性贫血(如镰状细胞性贫血)和获得性难治性贫血(如脊髓发育不良、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频繁反复输注红细胞导致的。在印度和东南亚,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的患病率惊人。

由于长期服用铁制剂或从食物中摄铁过多,在这些口服铁制剂的病人中,常会出现一定数量的便秘或腹泻,以及恶心和上腹部疼痛等胃肠道刺激症状。这些症状与剂量及其中可吸收铁量有关。饭后立即服用可减轻症状,因为食物中某些成分能抑制铁的吸收,也有时能起保护细胞的作用。而当体内铁量超过正常的10~20倍时,就有可能出现慢性中毒症状:肝、脾有大量铁沉着,可表现为肝硬化、骨质疏松、软骨钙化、皮肤呈棕黑色或灰暗、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导致糖尿病,严重时导致肝坏死(Bantu病),对青少年还可使生殖器官的发育受到影响。

铁长时期摄入时,不论是通过哪个渠道,都可以造成组织中铁的病理沉积。这有可能导致胰腺的纤维化、糖尿病和肝硬化。严重的血色沉着病,一种基因异常导致的铁吸收过量病,它的临床表现有皮肤色素沉着、糖尿病、伴随着肝功能紊乱的肝大并出现垂体功能减退的征兆。

(刘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