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虚吃清肺化痰丸行吗

气虚吃清肺化痰丸行吗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吸烟、六淫是导致COPD发生发展的主要外因,痰瘀内阻贯穿COPD病程始终,多脏器功能失调是病情发展的必然结果。为此在整个治疗中理肺祛痰与活血化瘀应贯穿始终。总之COPD的治疗原则上以调摄肺、脾、肾三脏,化瘀祛痰,扶正祛邪相结合。治疗以散寒宣肺化痰平喘为主。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也有较好疗效。

COPD作为长期困扰人们的疾病,它给社会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对其的预防和治疗成为当前医疗工作的重点。中医学虽然没有COPD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肺胀、咳嗽、喘病、痰饮等范畴,中医药对COPD的防治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疗效,中医药在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原则、辨证施治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在病因病机方面,注重内外因相结合的辨证观点,并着重提出“痰”、“瘀”的病理因素的影响;在辨证分型上,结合了现代的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研究,使辨证分型上更趋于全面;在辨证治疗上,在原有针对肺、脾、肾三脏,“痰”、“瘀”等因素的重点治疗的基础上,更重视全身机体的调摄作用,把肺、脾、肾三脏调补与化痰,活血化瘀相结合,并逐渐形成为较为完整的治疗策略。通过对大量各种调补肺脾肾、化痰、活血化瘀的中成药的研究和应用,使COPD在中药研究及其疗效评价方面更趋于现代化

(一)病因机制

中医认为:COPD可由外感六淫、饮食失宜、劳倦过度、情志失调等诱发,但以外感风寒为主要诱因,多由久咳、久喘、久哮等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成,关乎五脏,而重在肺、脾、肾三脏气阳之衰。气阳虚衰是发病的首要内因,气阳俱衰,痰浊内生,伏着于肺,气机不利,血行不畅而成瘀,瘀痰互生,痰瘀胶结,遂成窠臼,成为发病的宿根。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是COPD发生发展的内在基础,肺主表、卫外,故外邪入侵,首先犯肺,致肺气宣降不利,久则肺虚而主气功能失常;肺主气,为诸气之枢,肺气通调,则全身气机畅达,而久患肺病,肺气必虚,肺气虚则无力助心行血,从而形成血瘀。肺气郁滞,脾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而成,渐因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蒸化,痰浊愈易潴留。吸烟、六淫是导致COPD发生发展的主要外因,痰瘀内阻贯穿COPD病程始终,多脏器功能失调是病情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辨证分型

传统医学只是对COPD的相似疾病,如咳嗽,喘证,肺胀等进行辨证分型,并未对COPD进行具体分型,随着现代中医学对COPD病因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并结合流行病学研究及统计方法,逐渐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辨证分型。经多位中医专家对近1000例COPD患者的证候分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辨证分型可大致分为痰气互结、痰热壅肺、肺肾气虚、瘀血、肺气虚、肺肾阴虚、气阴两虚、肺脾气虚,阳虚水泛等型,其中实证以痰阻为主,虚证以肺肾气虚为主。

(三)治疗原则

在COPD急性发作期以痰热蕴肺、肺肾两虚型多见,但也可见痰湿阻肺、肺脾两虚型。在缓解期以肺脾两虚型为多见,也可见气虚痰瘀、肺郁痰瘀、脾肾阳虚型等。在急性发作期治疗以祛邪为主,应治痰、治瘀、治热。在缓解期治疗以扶正为主,重在肺、脾、肾三脏,但气血阴阳应细辨。补肺固表,健脾益气,温补肾阳为常用之法,但应注意痰、瘀互结潜伏于内,补虚时应注意祛痰化瘀。为此在整个治疗中理肺祛痰与活血化瘀应贯穿始终。总之COPD的治疗原则上以调摄肺、脾、肾三脏,化瘀祛痰,扶正祛邪相结合。

(四)辨证论治

现代中医药的研究,使COPD在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原则上形成了一整套的较为完善的理论,因此为辨证施治提供了指导方向。在COPD的辨证治疗上,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祛外邪(以散寒解表为主),扶正气(调补肺脾肾为主),除内邪(以祛痰、化瘀为主)等治疗。

1.外感风寒 表现为咳喘并作,痰白而稀,恶寒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治疗以散寒宣肺化痰平喘为主。方药:三拗汤加减炙麻黄、生甘草各6g,光杏仁、半夏各9g,细辛3g。也可选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药用茯苓、紫菀、款冬花、法半夏、前胡、干姜、五味子、甘草、细辛等。

2.肺、脾、肾三脏的亏虚 肺脾肾功能失调是COPD发生发展的基础。肺主气,司呼吸;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纳气。而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也是痰饮、瘀血等病理因素产生的内在基础,通过中医药的辨证治疗,调补三脏不足,固摄正气,从根本上除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从而有效地治疗COPD。

(1)肺气虚:表现为喘促短气,语言无力,咳声低弱,自寒畏风,咽喉不利,面红口干,舌质淡红,脉细软而弱。方药:生脉散加减人参、玉竹、桑白皮各9g,麦冬、南沙参、黄芩各12g,五味子6g,紫菀、黄芪、黛哈散各15g。有研究表明,利肺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免疫功能,服药后近期加重次数明显减少。

(2)肾气虚:表现为咳喘日久,动则喘甚,形疲神惫,汗出面青,肢冷腰酸,舌质淡,脉沉细。方药:肾气丸加减附子、山茱萸、牡丹皮、泽泻、人参、补骨脂各9g,肉桂3g,地黄12g,茯苓15g,五味子6g。有报道应用金水宝胶囊治疗可改善肺的通气功能。

(3)肺肾气虚:采用冬虫夏草可抑制肺、肾两虚证患者病理改变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肺功能的进行性恶化和改善通气功能。

(4)脾气虚:表现为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水肿,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有研究者提出肺病从脾胃论治之常用7法:即健脾化痰法、芳香醒脾法、健脾利水法、通腑降气法、健脾补肺法(培土生金法)、养胃益肺法、补益脾肾法等,对肺系疾病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启发和应用价值。在健脾祛邪,调补脾肾的治疗上,给予具有温肾纳气、健脾利水之功的代表药物固肾定喘丸治疗可改善部分肺功能。

3.对“痰”、“瘀”的治疗

(1)针对“痰”的治疗:痰证表现为气喘咳嗽,痰多黏稠,咳而不爽,胸闷痛,苔白腻,脉滑。方药有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陈皮、半夏、白芥子、莱菔子各9g,茯苓12g,甘草、厚朴、杏仁各6g。胡永峰、吴红霞运用降气化痰祛瘀法治疗COPD76例,并自拟:熟地黄20g,紫苏子、莱菔子、当归、赤芍、五味子、地龙各10g,白芥子、川芎、桃仁、红花各6g等为方,并取得较好疗效。胡芳运用生脉饮和小青龙汤(人参、麻黄、麦冬、桔梗、白芍、干姜、半夏等)、以益气温阳化痰平喘法治疗50例患者,总有效率96%。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也有较好疗效。

(2)针对“瘀”的治疗:益气祛瘀,主方用八珍汤加毛冬青、益母草等;温阳祛瘀,可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丹参、桃仁等;化痰祛瘀,以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合用毛冬青、桃仁、山楂等;清热祛瘀方用苇茎汤加赤芍、牛膝等。在急性发作期,常以中成药如丹参注射液20~30ml静脉点滴,或用川芎嗪注射液120~160mg静脉点滴,每天1次;在缓解期,则可以用丹参、三七的片剂以及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中药颗粒剂(人参、黄芪、山药、防风、麦冬、苇茎、丹参、桃仁、全瓜蒌、浙贝母)治疗。

4.冬病夏治 经络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串上下”的作用,穴位是经络之气交会输注的部位,三伏天人体腠理开,此时进行穴位敷贴有利于气血流通,并促使药物随穴入经络归脏腑。一般来说,对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夏季三伏期间没有急性发作时,均可采取“冬病夏治”疗法。穴位贴成分为葶苈子1g,紫苏子1g,黄芪2g,白芥子2g,香白芷1g,将其磨成粉状,用生姜汁调和成糊状(现调现用),做成直径1cm的药饼。于每年夏天三伏期间以2cm×2cm大小的医用胶布将药饼贴敷于穴位(选用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厥阴俞、中府、膻中、中脘、气海等),以培补元气、健脾化痰、理肺止咳。每次选6个穴位,在点刺的基础上,将贴膏贴在点刺过的穴位上,6~8h后由患者自行取下。儿童用量为成人的1/2,每次贴敷2~6h,自觉发痒、灼热即可取下。头伏、中伏、末伏中各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年。

对于儿童来说,冬病夏治的治疗时间越早越好,因为年龄越小,其免疫功能、发育越不完善,越容易得到纠正。抓住三伏天贴药的有利时机,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因此,用药后吸收的最为彻底。儿童敷贴更应严格遵守固定疗程:伏天30d,每伏贴敷1次,3次为1个疗程,一般需连续治疗3年。也就是3个疗程,如在冬至时加贴1次,可加强疗效。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持药效的发挥,经络才能处于持续兴奋应激的状态,对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效果就会更好。

(陈 涛 潘龙芳 刘丽萍 唐 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