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后诱发垂体功能急性失代偿

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后诱发垂体功能急性失代偿

时间:2022-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患者男性,42岁。本次冠状动脉PCI和其后的感冒作为诱因,机体应激反应时相应的激素无法进一步增高,导致垂体功能急性失代偿,进一步影响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的功能,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其中以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为主,临床极易误诊。本例患者未行肌肉活检,肌病证据不足。本例首次住院时进行介入操作之前,即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鞍区影像学以及垂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的详细检查。

一、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2岁。因突发全身酸痛伴恶心、呕吐、胸闷3d,于2006-11-27入院。患者于10d前于我院住院,行入院常规检查包括心肌酶、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见异常,行CAG提示左主干开口70%狭窄,前降支50%~60%狭窄,右冠状动脉近段50%狭窄,于左主干置入Endeavor 4.0mm×15mm支架1枚。并给予辛伐他汀(商品名京必舒新)20mg每晚1次(持续10d)及其他抗冠心病治疗后出院。2006-11-24患者感冒,体温最高37.5℃,对症治疗后体温正常,但持续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连续3d未能进食,感觉全身酸痛不适,意识逐渐变淡漠,对外界反应减弱。于2006-11-26再次转来我院急诊,入院诊断:冠心病,自发性心绞痛,PTCA+支架术后,心包积液原因待查,横纹肌溶解症?颅咽管瘤术后,放疗后,低钠血症收入院。

既往史:1997年曾于外院行颅咽管瘤切除术,2005年8月因颅咽管肿瘤复发于外院行32P内放射治疗,平素性功能减低,吸烟,余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体检:体温37℃,呼吸16/min,脉搏62/min,血压110/70mmHg;患者嗜睡,急性病容,发育正常,体型中等,皮肤无黄染、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粗糙、对称,左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触诊无震颤,叩心浊音界增大,听诊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部查体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ESR检查均正常;CK-MB质量浓度、TNI定量在正常范围;甲状腺功能检查示FT30.93pg/ml,FT40.60ng/dl,TT30.40ng/ml,TT43.36μg/dl,TSH 0.20mU/L。2006-11-26(入院前1d),CK2144U/L,CK-MB23U/L,LDH258U/L,Na108mmol/L;入院当日CK2012U/L,CK-MB30U/L,LDH253U/L,Na119mmol/L;X线胸片未见异常;ECG示窦性心律,肢体导联低电压;超声心动图示心包中等量积液,余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

治疗:入院后给予静脉浓氯化钠泵入及常规抗冠心病治疗。于2006-11-27行心包穿刺,引流出淡红色液体680ml,检验为渗出液,结合T3、T4、TSH短期内明显下降,考虑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引流后无复发。请内分泌科会诊,结合病史考虑为颅咽管肿瘤及内放射治疗引起腺垂体(垂体前叶)功能受损,导致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颅脑MRI示鞍区团块状占位病变,其内见低信号囊性变。请院内专家联合查房及院外神经科会诊,考虑为颅咽管肿瘤及内放射治疗引起腺垂体功能受损,导致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及肾上腺功能不全,因介入及感冒出现应激功能不全,导致严重低钠血症,给予泼尼松10mg,1/d,口服,甲状腺功能按会诊意见暂不替代治疗,出院后于外院内分泌科随诊治疗。经持续静脉泵入4%的氯化钠溶液补钠治疗后血钠基本恢复正常,患者精神症状明显改善,停用辛伐他汀后CK亦逐渐下降至正常。

二、病例分析

目前PTCA及支架置入、CABG手术等早已普及。但是临床医生在为患者进行这些操作前,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为患者带来最大的受益。本例患者颅咽管瘤外科切除及内放射治疗后,患者机体一直处于代偿状态,平时无内分泌功能减低的相关症候群,未定期复查垂体内分泌腺功能,首次入院的甲状腺功能也在正常范围。本次冠状动脉PCI和其后的感冒作为诱因,机体应激反应时相应的激素无法进一步增高,导致垂体功能急性失代偿,进一步影响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的功能,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其中以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为主,临床极易误诊。本例患者经泼尼松替代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血钠水平经补充后恢复正常,出院后于外院内分泌科进行相应激素替代治疗。因此,本例首次住院时进行介入操作之前,即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鞍区影像学以及垂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的详细检查。在开始替代治疗后再进行介入操作,以避免本次入院的相关症状。本例患者入院前10d肌酶完全正常,本次出现精神症状的同时伴全身酸痛,检查CK明显升高,CK-MB占总CK比例<5%,且不伴TnT的升高,停用辛伐他汀保守治疗逐渐恢复正常。入院诊断横纹肌溶解,结合判定不良事件与药物关系的标准,考虑与辛伐他汀相关药物性肌炎可能有关,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感染所致的肌炎。本例患者未行肌肉活检,肌病证据不足。

2001年拜耳公司召回了降脂药西立伐他汀,此后,他汀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横纹肌溶解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据FDA研究人员统计,在1998~2001年期间服降脂药的252460患者中,治疗期间发生了24例横纹肌溶解住院病例,单药治疗每1千人年的平均发生率为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或辛伐他汀为0.44(95%CI0.20~0.84),西立伐他汀为5.35(95%CI 1.46~13.68)。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顾 晴 高 鑫 杨 宏)

三、专家点评

目前PTCA及支架置入、CABG手术等早已普及。但是临床医生在为患者进行这些操作前,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来为患者带来最大的受益。本例首次住院时进行介入操作之前,即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鞍区影像学以及垂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的详细检查。在开始替代治疗后再进行介入操作,以避免本次入院的相关症状发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高润霖 朱 俊)

参考文献

1 Mark H.Beers,Robert Berkow.垂体疾病.[M]∥薛纯良主译.默克诊疗手册.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4-96

2 程中荣.垂体前叶危象八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0,13(3):228

3 赵长华,姜秀云,王桂荣.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心肌酶谱显著增高12例治疗转归[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9,15(5):320

4 Graham DJ,Staffa JA,Shatin D,et al.Incidence of hospitalized rhabdomyolysis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lipid-lowering drugs.JAMA,2004,292(21):2585-25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