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颌面部间隙感染

颌面部间隙感染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面部及颌骨周围包括颈上部软组织化脓性炎症的总称。口腔颌面部在解剖结构上,存在着潜在的筋膜间隙。颌面部间隙感染多来自牙源性感染,如化脓性根尖周围炎、智齿冠周炎、颌骨骨髓炎等,其次是颌面部淋巴结炎扩散而来。腐败坏死性感染,伴有明显中毒症状,可出现中毒性休克。颌周间隙感染常伴有明显的张口困难和吞咽、语言障碍。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面部及颌骨周围包括颈上部软组织化脓性炎症的总称。病变可波及皮下、筋膜及肌肉间的结缔组织、脂肪、神经血管、淋巴结以及涎腺。口腔颌面部在解剖结构上,存在着潜在的筋膜间隙。各间隙互相通连,关系密切,炎症易扩散蔓延。

颌面部间隙感染多来自牙源性感染,如化脓性根尖周围炎、智齿冠周炎、颌骨骨髓炎等,其次是颌面部淋巴结炎扩散而来。损伤,血源性感染则比较少见。致病菌以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也可见产气杆菌及厌氧杆菌所致的腐败坏死性感染。

【临床表现】

颌面部间隙感染多为急性炎症过程,病情发展迅速,临床主要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全身症状 常出现寒战、高热(可达39~40℃)、白细胞升高、食欲缺乏、全身乏力等症状。腐败坏死性感染,伴有明显中毒症状,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婴幼儿全身反应一般比成人严重,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较多。

2.局部症状 患区红肿,压痛,化脓时则呈跳痛,可放射到患侧头面部,脓肿形成时扪及波动感,口内相应的区域肿胀。颌周间隙感染常伴有明显的张口困难和吞咽、语言障碍。腺源性感染因脓肿位置较深,触诊无明显波动感、但肿胀中心有凹陷性水肿,用粗针穿刺可抽出稠脓。区域淋巴结可肿大、压痛。

【诊断要点】

1.明显的高热,全身不适,局部感染区明显红肿热痛,区域淋巴结肿大。

2.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白细胞总数升高。

3.局部可触及波动感,穿刺可抽出稠脓。

【治疗】

1.全身治疗

(1)全身支持疗法:患者由于高热,局部疼痛和张口困难而不能进食、容易发生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及营养不足,除给予高蛋白、高糖的流质饮食外,还可静脉输液,给维生素B、维生素C等。病情严重者尚可少量多次输新鲜血,亦可在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情况下适量使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

(2)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抗生素,病情较重者可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对于用药效果不佳的顽固感染,应取脓液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临床上常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先锋霉素V)等。对疑有厌氧菌感染的病例可加用甲硝唑(灭滴灵)或林可霉素静脉滴注。

2.局部治疗

(1)外用药物与理疗:外敷抗感染消肿软膏,如金黄膏或六合丹等,再配合针灸、有消炎止痛作用。紫外线,红外线,超短波治疗,有助于炎症消退。

(2)脓肿切开引流:浅表部位的感染脓肿形成时,可扪及波动感。深部感染即便脓肿形成,也不易扪及波动感。因此,当局部红肿疼痛5d,发热不退,白细胞升高,明显跳痛,肿胀区中央有明显凹陷性水肿,则应考虑脓肿形成。此时用粗针穿刺一般可抽出脓液。脓肿一旦形成,应及早切开引流。

脓肿切开引流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切口部位:切口应位于脓肿最低位,以利引流。应尽量选用口内切口,口外切口应位于最隐蔽处,与皮纹方向一致,避开重要神经、血管、涎腺及导管。

②切口大小:切口大小以利于引流为原则。口底腐败性感染应广泛切开,以便提供一个氧环境和排除毒素。

③切口深度:切口深度仅达皮下、而后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至脓腔,多个脓腔必须相互贯通,以利引流。

切开排脓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放置橡皮引流条。以后每日更换引流条,直至脓液消失。

(3)根除病源:急性炎症消退后,应及时消除病源,以防复发。如拔除病源牙、刮除死骨、摘除感染的囊肿等。

【注意事项】

1.口腔颌面部由于间隙和解剖部位各异,感染涉及间隙层次不同,以及感染来源途径不同,每个患者的局部及全身表现各具特点,治疗方法自然也各有侧重,临床上须区别对待。

2.临床上应指导患者注意保持局部卫生,避免不良刺激,特别对危险三角区的面部疖、痈严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同时对口内反复感染的智齿、残根、残冠应及早拔除。

3.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首先应熟悉各种抗菌药物的性能,掌握其适应证达到恰当的组合,预防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才能在抗感染中发挥良好作用,应避免预防性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以免引起耐药菌珠的增加,导致更为棘手的二重感染。此外,抗生素的应用并不能完全代替外科的基本治疗,如脓肿及时切开和彻底引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