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包络与心包

心包络与心包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心包受邪出现的病证,即是心的病证。心包只是作为心包络的简称而使用。现代医学所用心包,是指心外包膜,而古代对心外包膜的命名,却是月字旁的“胞”。说明古代医学重视的是心包络而不是心胞。临床上心包络的病变比心胞的病变要严重得多,危重者可致人死亡。另一种观点认为,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引经据典】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灵枢·邪客》

“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灵枢·九针十二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灵枢·经脉》

“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其中有窍,多寡不同,以导引天真之气,下无透窍,上通乎舌,共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是为心包络。”——《类经图翼·经络

【说古论今】

与心脏相关的组织,古人既提到了心包络也提到了心包,关于心包络与心包含义的争论,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古籍中的记载也并不一致。古代医家认为,心为人身体之君主,不得受邪,所以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故心包有“代君受邪”之功用。如《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这是古代医家受当时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得到的认识。明清温病学派受“心不受邪”思想的影响,故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心神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称之为“热入心包”或“痰热蒙蔽心包”。事实上,心包受邪出现的病证,即是心的病证。心和其他脏器一样,均可受邪气之侵。

而关于心包络与心包含义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心包络顾名思义,即包心之络脉(络脉即小血管),即包裹在心脏表面的小血管,现代解剖心脏所见,表面布满着冠状动脉及静脉,都是肉眼可以见到的,古代医家命名心包络的依据,应该是肉眼可见到的心脏表面布满着的冠状动脉与静脉。心包只是作为心包络的简称而使用。现代医学所用心包,是指心外包膜,而古代对心外包膜的命名,却是月字旁的“胞”。《庄子·外物》中曰:“心若悬于天地之间……胞有重阆,心有天游。”意即心若悬在天地之间一样,心胞有如广阔的天地间,心在其中跳动,胞即心胞。包心之外膜也是古人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古人为何不用心胞而用心包络呢?说明古代医学重视的是心包络而不是心胞(胞代表肉体结构不能用包代)。临床上心包络(心脏表面冠状动脉及静脉)的病变比心胞(心外包膜)的病变要严重得多,危重者可致人死亡。另一种观点认为,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如《类经图翼·经络》记载:“外有赤黄裹脂,一是为心包络。”此与现代医学的“心包”的概念基本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