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脑与躯体(心与身

大脑与躯体(心与身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罗切斯德大学的两位学者,通过解剖15名刚刚死去的人的大脑,其中5人为中年人,5人为正常老人,另5人为因衰老而死的老人。原因也正是因为自身通过脑力与体力的运动,促进了大脑的发展与全身的健康。103岁的日本福岛县的五十岚贞一,仍在不断更新由自己创造的登富士山的最高年龄纪录。他从90岁开始,每年登一次富士山,从未间断。

1.脑与体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以往人们以为脑细胞不会更新增长,否则一经更新原有的记忆就会丧失。其实不然,脑细胞无论是在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都可更新发展。例如,半脑人许欢,她因患“婴儿脑性偏瘫”,在7岁时切除了大脑右半球(上海华山医院施术),第一次较全面报道她的情况时(《科学画报》1981年第9期)她已30岁了,“她有较好的行走功能,左侧肢体的触痛、温度、振动等感觉都存在,她的语言功能正常;有良好的记忆力,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尤其是一些属于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如对复杂图形的感知,空间关系的理解,面貌识别,音乐感知,绘画,立体知觉等都表现正常,甚至对画片的记忆能力,也仍优于言语材料的记忆。”第二次报道她时(《健康咨询报》),她已35岁,是上海一家工厂的工人。在对她作X线断层扫描(CT)看到,她左侧大脑长得很大,已延伸到右侧空间,占了整个颅腔的2/3。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史教授说:“在不久的将来,她也许可成为‘全脑人’。”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过去对大脑两半球的分工认识是很局限的,它们虽有分工,但更有相互协同、配合与相互代替、补偿,大脑同样能更新、发展,大脑具有整体性、全息性。这从一些动物实验里更可看到。有人作过这样的实验:教会一只猴子开启和关闭一只装有弹簧的箱子,然后切除它大部分的脑子,猴子的动作虽明显地缓慢下来了,但仍能开关箱子。可见猴子大脑的记忆具全息性。

以往人们认为,人的大脑在14~20岁时发展到最大,以后就逐渐衰退,到80岁时脑细胞将减少6%~10%。然而并非如此。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脑细胞不仅不会死得那么多、那么快,而且旧的神经根还能在新环境的刺激下长出新的神经来。美国罗切斯德大学的两位学者,通过解剖15名刚刚死去的人的大脑,其中5人为中年人,5人为正常老人,另5人为因衰老而死的老人。他们运用特制的计算机控制的电子显微镜,统计各人大脑中脑细胞的树突数、分枝和长度,结果惊奇地发现:正常老人的脑细胞树突、树突长度和分枝数,都明显地胜过中年人,而树突最少的是因衰老而死亡的老人。美国纽约大学及一些医科、牙科大学的康复中心,通过研究与治病实践,也清楚看到“大脑许多失去的功能都可以自行恢复,即使是脑重伤已多年的病人,也能有所改进。”总之,现已清楚看到,脑细胞能自行修复与再生。那么,如何能促进其更好地再生,使身心得到更好地发展呢?请往下看:

2.在学习与工作中运用大脑

现在许多老人退休后,进行再工作、再学习,直到80岁,90岁甚至100岁高龄仍不老不衰。原因也正是因为自身通过脑力与体力的运动,促进了大脑的发展与全身的健康。例如,德国的约瑟夫·雅各布斯,在他满100周岁只差10天时,在法兰克福的一所大学,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美国《考察家报》的女编辑奥德利·斯塔伯特,1995年在工作岗位上度过了她的100岁生日,仍顽强地工作着。尤其值得一说的是,我国享誉中外的老画家朱屺瞻,已105岁了,仍每天作一幅画。他习惯站立作画,一站就是3个小时,且从90岁起,每隔5年举办一次新作品展览。

立志:不仅少年、青年需立志,中年老年,尤其是退休后更需要立志。许多退休老人说,都退休了还立什么志?玩一玩,轻轻松松过几年算了。其实,若不想老,希望生活得更好,就得立志。所谓立志,就是要有斗志,有追求,有上进心。生物是在斗争(与环境斗争)中生存与发展的。生物的发展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也要不断地奋斗,只有具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心理,才会使整个身心振作起来。这种振作,正是增强脑力与激发自身强大生命力的推动力,同时只有立志才能更好地克服由于年老而带来的精神上、生理上、生活上的种种困苦。因而,许多退休后仍继续奋斗或重新奋发的老人,使生命又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取得惊人的成绩。例如,杭州城皇山下的徐世昌已91岁,能一口气跑3 400米以上,每月还要结合走跑进行2次1万米以上的训练。他以前身体很不好,靠吃药维持;从80岁开始,立志坚持锻炼,开始慢跑2~3公里,再到5~6公里,直到20公里。从此,再未吃药打针,自感“我越老活得越开心”。103岁的日本福岛县的五十岚贞一,仍在不断更新由自己创造的登富士山的最高年龄纪录。他从90岁开始,每年登一次富士山,从未间断。尤其使人鼓舞的是,1995年1月7日晚间,电视新闻里报道的89岁的老人波恩重返南极,登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山峰,实现他的又一次理想

前面列举的高龄老人仍学习、工作、锻炼,也是因为他们有斗志。有了斗志,常可创造许多奇迹,而斗志一旦丧失或减弱后,往往健康状况急转直下。例如一些老人在他的大作或大任未完成之前一直精神抖擞,一旦完成后,觉得可以松懈了,健康状况也跟随恶化,甚至很快离开人间。

3.培养良好的心境

谁都知道良好的心情对健康至关重要。而且,人人也都在追求幸福,追求获得良好愉快的心境。但人的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在人的一生中,不是总有幸福、愉快和欢乐。相反,却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坎坷,有的人甚至会遇到巨大的痛苦。一些小的烦恼,人们几乎天天都会遇到,该怎么办?这首先需要战胜自我、克服自我。说实在的,一个有追求、有目标、有壮志的人,就比较容易战胜艰难困苦,对那些小的烦恼更比较容易化解、转化。

好与坏的心情是可以转化的,是能通过自己对于事物的不同看法而改变的。例如,你上街后突然下起雨来,将你淋得像“落汤鸡”,你很气恼。但你若想到,这正是难得的雨浴锻炼机会,或许心情就会大不一样。

享受并不一定都会给人带来幸福、愉快。相反,它常会给人在舒舒服服中带来痛苦,尤其是对于健康,更是如此。例如,坐惯了沙发,睡惯了席梦思,再坐硬板凳、睡硬板床,就感到受不了。久而久之身体越来越弱;若再加上贪图吃好、穿好,而又不想运动,必会逐渐疾病丛生,由此带来的痛苦只能是难言的痛苦。贪图享受也会使人更多地考虑钱、利、名的问题,由此常会使人陷到“庸人自扰”的苦闷中去。

人若有意识地去吃苦,在苦中锻炼,情况就会相反。例如,早上从热被窝里出来去洗冷水澡,在严寒、酷暑里去运动,这可能都很苦。不过,生命就是这样奇特,你若迎着困苦上,自己与自己拼搏,身体越搏越棒,苦就会逐渐变甜。何达先生开始接受寒冷锻炼时觉得很苦,通过锻炼体质增强了,在-7℃的严寒里穿单衣也不觉冷,反觉凉爽、舒服了。苦与甜是相对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化的,使身体强壮,心境也会起变化。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亲身感受到体育运动可使人的心境变得美好;久练气功而有所得的人,说气功可把人的心境带入到极美好的境地。身心是一个统一整体,当身体处于最佳状态时,心情也易处在最佳状态,身体差的人就易产生忧郁、烦躁等不良情绪。

奋斗不是人斗人,不是与别人争名夺利。相反,在名、利上要看得淡,使自己的心情保持平静;要以仁爱之心待人,乐于助人。孔子说:“仁者寿”,确实这样。存仁爱之心的人,心情必然坦然畅快,也必为别人所爱戴,有难处时也易得到别人的帮助。这自然有利于健康与长寿

说立志、奋斗,主要是与自己斗,通过奋斗使自己的智力、体能,人的各方面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由此可以使人得到最大的和多元的欢乐:

(1)生理上的欢乐——生物有这样的奇妙特点:从进化来看,随着生物种系的运动、进化,自身物质的不断发展,生物对外界的感知不断丰富,快感就会不断跟随增多。例如,有视觉、听觉的动物比无视觉、无听觉的低等动物多了快感,而进化到有自我意识的人,对于快乐的感知,以及由视觉、听觉带来的快乐感受与一般动物相比,更有了质的差别。欢乐可说是在随生物的正常发展而发展的,反过来,它又推动生物进一步去运动,使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当生物未能得到正常发展而出现病、伤等情况时,生物体所感受到的就不是快感,而是痛苦。所以,人们追求快乐也正是追求健康与发展。人类有“三大欲望”——食欲、性欲、睡欲。这正是人类生存、发展之所需。但这三大欲望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因而,给人们的快感也是比较原始与低级的,而且追求不能过量,过量会适得其反。然而,由自身物质的正常发展(尤其是大脑的发展)所获得的进一步欢乐与快感,却是高级的与无限的,因为自身物质的发展是无限的。只要自身的运动(脑与体的运动)量适宜,就会促使自身的物质健康发展,并有从量到质的发展,其快感也会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上面说的进行体育运动与练气功的人能获得异常快感正在此,那些进行良好的脑力运动的人也会如此。心灵纯洁、高尚追求的人尤其如此,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能使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吧。当身心同时都能良好运动时,会获得美妙无比的欢乐。

(2)心理上的欢乐——身心得到良好运动,就会使自己脑与体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由此又会给自己精神上带来无比的安慰、幸福与满足。

(3)事业上的欢乐——脑与体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必易在事业上作出较大的成绩,从而给自己带来又一层面上的巨大欢乐。以上三方面又相互影响、良性循环、身心运动良好,事业有成的人,常会表现出巨大的欢乐感受。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谓的最美好的“高峰体验”吧!这是任何物质享受所不能比拟的。人们总以为那些高龄老人还继续学习与工作一定很苦,然而,他们自己所感受到的是极大的欢乐,这大概也是他们的“高峰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