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椎管内转移瘤

椎管内转移瘤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女,37岁,乳腺癌术后1年,近日感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矢状位T2WI脊髓圆锥及其上方脊髓呈高信号。男,36岁,室管膜瘤术后种植转移。矢状位T1WI胸腰段椎管内见多个结节,与脊髓等信号,脊髓受压,局部蛛网膜下腔增宽。颅后凹和第四脑室可见手术后改变。

【临床诊断】

1.原发肿瘤以肺癌最常见,其次为乳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

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如髓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也可转移至脊髓。

3.转移途径可为经动脉或经椎静脉血行转移、经脑脊液种植转移,然后经软脑膜、软脊膜侵及脊髓或种植于腰骶管硬脊膜囊内。

4.临床上一般都有明确的原发性肿瘤病史,突然出现感觉异常及肌力减弱,或出现脊髓压迫症状。

5.主要依靠影像学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目的与方案】

1.影像学检查目的 发现肿瘤及判定肿瘤侵及范围。

2.影像学检查方案 MRI平扫加增强是最佳检查手段,应首选。

【影像诊断】

1.一般特点

(1)位于硬脊膜下或硬脊膜外。

(2)单发或多发。

2.CT表现

(1)密度与椎旁肌肉类似。

(2)可向椎旁生长。

(3)可有椎体破坏。

3.MRI表现

(1)T1加权像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

(2)增强扫描时肿瘤显著强化。

(3)多发转移灶可出现多发斑点状强化病灶。

(4)种植转移者MRI平扫常可见脊膜不规则增厚。

【治疗原则】

全身或鞘内注射化疗。

【临床演变与复查】

脊髓转移瘤多提示为肿瘤晚期,化疗及各种治疗应围绕患者提高生存质量为主。

【病例】

女,37岁,乳腺癌术后1年,近日感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矢状位T1WI(图13-11A)示脊髓圆锥增粗,局部见低信号。矢状位T2WI(图13-11B)脊髓圆锥及其上方脊髓呈高信号。矢状位MR增强扫描(图13-11C)脊髓圆锥上方见一强化结节。影像学诊断:脊髓转移瘤。

图13-11

男,36岁,室管膜瘤术后种植转移。矢状位T1WI(图13-12A)胸腰段椎管内见多个结节,与脊髓等信号,脊髓受压,局部蛛网膜下腔增宽。矢状位T2WI(图13-12B)结节表现与T1WI相似。矢状位MRI增强扫描(图13-12C)颈段脊髓后方脊膜呈弥漫性强化。颅后凹和第四脑室可见手术后改变。影像学诊断:室管膜瘤椎管内种植。

图13-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