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麻醉及术中的异常出血

麻醉及术中的异常出血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 血小板数量下降至50×109/L时,手术即可发生异常出血。4.与麻醉有关的因素 一般认为麻醉过深易致血管扩张,术野渗血增加;低温可延长出血时间也会使切口出血增加。麻醉时通气不足,病人有酸中毒、高碳酸血症时造成血管扩张、循环迟滞而引起术野广泛渗血可能与此有关。如有异常应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治疗,使其指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时再考虑手术。

【原因】

麻醉术中或手术期间发生切口内、穿刺部位及气管插管处异常出血,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也可能是单一的。

1.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缺乏能影响凝血酶原和Ⅶ、Ⅳ、Ⅹ凝血因子的生成。如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使肠道内细菌受到抑制或病人长时间进食不足致维生素K缺乏,从而引起凝血因子不足。

2.慢性肝病 大量的凝血因子是在肝脏产生的,当肝炎或肝脏肿瘤、肝功能衰竭时其生成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

3.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 血小板数量下降至50×109/L时,手术即可发生异常出血。所以临床上一般将上述结果视为手术禁忌证。有些患者长期应用双嘧达莫、阿司匹林及吲哚美辛类药物,亦可发生因血小板功能异常所致的术中出血。

4.与麻醉有关的因素 一般认为麻醉过深易致血管扩张,术野渗血增加;低温可延长出血时间也会使切口出血增加。

5.手术的影响 术中操作粗暴、止血不仔细、手术时间过长等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可导致术野渗血不止。

6.血液pH值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实验显示:当血pH值7.5时凝血酶原时间为100%,当pH值降至6.5时凝血酶原时间下降50%。麻醉时通气不足,病人有酸中毒、高碳酸血症时造成血管扩张、循环迟滞而引起术野广泛渗血可能与此有关。

7.大量输血 手术中快速输血,当输血量超过血容量的80%时,就可能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库存血内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因存放时间延长而下降,特别是此类病人因大量失血已经丧失了一些凝血因子,加上微循环衰竭、组织灌流量不足、低氧血症及酸中毒等,均是易导致异常出血的重要因素。

8.其他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创伤所致的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等。

【临床表现】

1.术中见切口、针刺部位、气管插管处、牙龈等多处出血点,术野渗血较多或渗血不止。

2.查血小板计数为50×109/L或更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3.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血压下降,肢体发凉,表浅血管充盈不良,按压甲床及皮肤使之发白后,恢复正常血色时间延长。

4.术野渗血严重时,心率可增至130/min以上,脉搏细数无力,听诊心音遥远、第一心音减弱。

【治疗】

1.术中发生异常出血时,立即静脉注射巴曲酶(立止血))2kU,5~10min后生效、持续24h;每日总量不超过8kU、用药时间不超过72h;如因DIC导致的出血则禁用此药。因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应先补充维生素K后根据临时止血情况而定,也可与维生素K同时应用。

2.亦可应用止血芳酸(氨甲苯酸)0.3g静注。

3.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可考虑给予成分输血,如单输血小板1~3U,或输新鲜全血(贮存时间<24h)。

4.血压低者可给予新鲜全血或新鲜冷冻血浆。

5.可根据术中测定结果适当补充钙剂。

6.出血较多或发生休克者,应按失血性休克处理。

【预防】

1.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测定血小板计数及血凝4项(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如有异常应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治疗,使其指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时再考虑手术。

2.术前了解病人有无出血史及家族病史。

3.麻醉术中应加强管理,避免使用加重出血的药物(如肝素、枸橼酸钠等)。

4.防止出现通气不足、高碳酸血症及体温过低。

5.手术操作要轻巧熟练,止血彻底,防止损伤大血管。

6.术前2周停用有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和致凝血因子减少的药物。

7.术中发生异常出血应注意观察血压、脉搏等循环情况,防止休克。

(胡 瑞 刘明胜)

参 考 文 献

[1]Morgan GE,Mikhail MS.Anesthesia for Genitourinary Surgery.In:Morgan GE,Mikhail MS,ed.Clinical Anesthesiology.3th ed,Stamford:Appleton &Lange,2002:692

[2]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3]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