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背穴治疗的发展

背穴治疗的发展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巢元方提倡用五脏背腧穴治疗五脏中风,按五脏辨证用灸各自所属背腧穴来治疗,且灸背腧穴的壮数达百壮之多。近代针灸界总结《黄帝内经》以来的学术成就,对背腧穴的应用范围和规律有了系统认识,并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给背腧穴的理论及其应用赋予了新的含义。临床在针灸时,多在背部的背腧穴和夹脊穴寻找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往往效如桴鼓。背腧穴是临床上针灸应用范围广,疗效显著的特定穴。

历代对背部腧穴的运用很早。《后汉书》中记载了神医华佗应用夹脊穴的情况:“有人病脚襞,足不能行,佗切脉——挟脊刺之。”华佗是文献中使用夹脊穴最早的人,以后历代不少医家十分重视背部腧穴的临床应用,中医从对背脊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病症的认识出发,传统上都采取诸如捏脊(俗称捏积)、点穴疗法来治疗一些似乎与背脊无关的疾病,如小儿疳积、痛经、阳痿等,均可获得良好疗效。王叔和提出俞募五输并重,并针五输穴灸俞募穴,为后世背腧穴用灸及背腧穴的应用和配伍奠定了基础。巢元方提倡用五脏背腧穴治疗五脏中风,按五脏辨证用灸各自所属背腧穴来治疗,且灸背腧穴的壮数达百壮之多。李东垣提出背腧穴治外感病,募穴治内伤病,“夫阴病在阳者,是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俞,脏俞——故以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俞,非止风寒而已。六淫湿、暑、燥火,皆五脏所受,乃筋、骨、血、脉受邪,各有背上五脏俞以除之。……此皆六淫客邪有余之病,皆泻在背之脏俞。若病久传变,有虚有实,各随病之传变,补泻不定,只治在背脏俞。”我国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卷八中引《必效》治噎方下,有一治法:傲“捺大椎,尽力,则下。”这里的捺字,当做按压解,傲字可能是形容施术者将拇、示两指张开呈傲状,按捺大椎两侧。这些都说明早在汉代以前,我国已经在背部治疗疾病上形成系统的规模了。

近代针灸界总结《黄帝内经》以来的学术成就,对背腧穴的应用范围和规律有了系统认识,并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给背腧穴的理论及其应用赋予了新的含义。盂氏在经络实质的研究中,发现针刺十二脏腑背俞穴均向所属的经络传导,其称膀胱经为“十二经的核心”,认为“背俞穴有通全身的全息作用”[孟昭威.中国针灸,1983,3(1):25],从一个侧面肯定了背腧穴治疗内脏及其相联系的组织器官病变的科学性

用背腧穴诊察疾病,除沿用《黄帝内经》“经穴触诊法”外,还广泛使用现代科学的诊察方法,弥补了经穴触诊法存在经验差异的不足,给临床准确运用背腧穴治疗疾病提供了可靠指征。根据生物体对电反应的原理,用经络测定仪”等仪器,在十二背腧上测定皮肤电阻或导电量、电流量及皮肤电位等,从测出数值高低中,分析各脏腑经络气血的盛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临床在针灸时,多在背部的背腧穴和夹脊穴寻找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往往效如桴鼓。随着针灸医术的发展,背腧穴开始用针法。现代针灸临床上背腧穴大多是针灸并用,并且背腧穴常与其他特定穴相配伍而用,而单纯应用背腧穴治病时更多时候是应用所有脏腑的背腧穴,以期取得对脏腑的调整作用。在20世纪50年代初,有了穴位注射疗法,20世纪60年代初,有了埋线疗法、电针疗法、背腧穴的运用方法除用针法灸法外,还用药物贴敷、挑治法、拔罐法、推拿法等。背腧穴所治疾病的范围有所增加,其在提高机体免疫力、调整脏腑功能方面的作用受到重视和利用。针灸治疗慢性病时配用背腧穴常能提高临床疗效,某些特殊体质的病人只有及时用背腧穴来调整整体方可见效,背腧穴的康复保健作用也日益明显。

近20年来,针灸界结合现代生理解剖学知识,发展而得的成果。属现代医学神经刺激疗法中的一种。现代生理解剖学研究表明,脊神经对皮肤、肌肉的支配具有节段性;而脊神经与内脏器官的联系也和背腧穴的分布颇有相似。据此,对一些神经、皮肤、肌肉及内脏器官的病变,按神经节段支配范围选取相应的背腧穴治之。所治病种有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瘫痪、皮肤感觉失常,各内脏病变等。背腧穴是临床上针灸应用范围广,疗效显著的特定穴。历代医家予以极大重视,从不同角度探讨新的问题,丰富了其理论,扩大了其功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