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辨病理形式

辨病理形式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变性眼病的病理变化极为复杂。以眼底病变为例,按成因可分为营养不良性、不用性、压迫性、中毒性等不同类型。通过调理,部分病人的视功能很快会得到恢复。眼底检查时发现视盘的色泽明显减淡。眼的部分组织或整个体积扩大称为肿胀。其病理形式主要为细胞水肿、组织增生或积液,以及眼球壁向前后伸张或互为因果,兼而有之。合理的治疗对挽救中心视力有很大的临床意义。临床常遇到一些眼底炎症病例,经过治疗,炎症消失。

变性眼病的病理变化极为复杂。林文秉《眼科病理解剖学》一书载有萎缩、坏死、脂肪变性、透明变性、水肿变性、淀粉样蛋白质变性、色素沉着以及骨化、钙化、角化等10多种,但临床所见到的组织形态变化大体可归为萎缩、肿胀和混浊3种。

(一)萎缩

眼的部分组织或整个体积变小均称萎缩,主要是细胞变小或细胞数量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以眼底病变为例,按成因可分为营养不良性、不用性、压迫性、中毒性等不同类型。本病属中医学“青盲”范围,其治法除辨别证型外,还要结合病因施治。病因解除了,萎缩就会控制。再酌情调补,尽可能发挥组织的代偿功能,以促其视力的好转或恢复。如视神经萎缩,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往往病因不明,我们常采用先调理、后滋补的方法治疗。从中医病因学的观点来看,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常与脏腑经络失调有关。通过调理,部分病人的视功能很快会得到恢复。加味逍遥散常为其首选方剂。当服调理药视力不能再增进时,酌情滋补是很重要的,或补气血,或益肝肾,只要视神经没有完全萎缩,视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但视功能的恢复常与视盘的色泽不相称。

如刘某,男,25岁。在施工过程中被埋在塌方里,经住院抢救得以脱险,但视力锐减。就诊时视力仅存眼前数指(30cm)。眼底检查时发现视盘的色泽明显减淡。诊断为双眼外伤性视神经萎缩。选用大补参芪丸加减治疗2个月余,视盘色泽始终未见改变,但视力竟恢复到1.0。

在一些临床报道中,有用泻肝、解毒或破瘀的药收效者,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对具体病人,将辨别证型与辨别病因相结合,一旦主观认识符合客观病情,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肿胀

眼的部分组织或整个体积扩大称为肿胀。其病理形式主要为细胞水肿、组织增生或积液,以及眼球壁向前后伸张或互为因果,兼而有之。按病理可分为积液性、伸张性、增殖性等类型。现将几种常见病的治疗简介于下。

高度近视眼由于眼球向后伸张,可引起一系列退行性变。特别是黄斑部的变性、萎缩和出血,中心视力多遭到严重破坏。合理的治疗对挽救中心视力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我们常用定志磁石丸(笔者验方,即党参远志、石菖蒲、茯神、石决明、菊花、磁石、肉苁蓉、菟丝子。此方由定志丸与补肾磁石丸合并而成)为基础方,酌加枸杞子、桑椹、茺蔚子、蒺藜等滋养明目之品。若黄斑出血,则应减去远志、石菖蒲,加入白茅根、海螵蛸、墨旱莲等止血药,常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中央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多由黄斑部小动脉痉挛引起渗出和水肿。小动脉痉挛属营阴不和的范围,可选用和营缓痉、渗湿利水相结合的芍甘五苓散(笔者验方,即芍药甘草汤合五苓散)或归芍五子饮(笔者验方,即《金匮》当归芍药散合五子丸)加减治疗,待水肿消除,再用补养药以收全功。黄斑部又是囊样变性的多发部位。囊样变性多呈蜂窝状隆起,一旦破裂,即形成裂洞,裂洞周围可发生水肿或局限性的低度视网膜脱离,临床常用济阴地黄丸加白及、黄芪、车前子、炒刺猬皮等治疗,对病灶的吸收、视力的恢复颇为有益。

视盘水肿主要是指非炎性被动性水肿,任何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都可诱发本病。在消除病因的前提下,急需利水通便、泻脑降压的药物以治标。临床曾有数例非肿瘤性颅内压增高的病人,经用泻脑汤(《审视瑶函》方,即防风、车前子、木通、茺蔚子、茯苓、桔梗、黄芩、熟大黄、玄明粉)加减治疗一段时间,视盘水肿及其他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

(三)混浊

眼的屈光间质或其他透明组织失去透明性皆称混浊。其病理变化主要为愈后结瘢、硬化脱水、体源性异物等,或数者兼而有之。按成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但以继发性和体原性异物为主。

以玻璃体混浊为例,玻璃体本身就是一种无细胞、无血管、无淋巴管、无神经组织、始终透明的胶状体,其中液体占99%,液体的性质和脑脊液相似。周围组织的炎性渗出和出血是玻璃体继发性混浊的主要成分和原因。侵入玻璃体的异物统称为体原性异物。包括周围的炎性产物和退行性产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为漂浮不定的点状、球状或絮状混浊,后者则为发亮的白色球体或沉积的小碟晶体。

玻璃体混浊,属中医学“云雾移睛”的范围。其治法主要有三:一是渗湿利水,使混浊随着水液的排泄而排泄,常用治炎性渗出混浊,代表方剂有猪苓散(《审视瑶函》方,即猪苓、木通、萹蓄、苍术、狗脊、大黄、滑石、栀子、车前子);二是活血化瘀,使混浊随着病理产物的溶解而消失,常用治出血混浊,代表方剂有破血红花散(《眼科阐微》方,即川芎、当归、赤芍、红花、苏木、没药、栀子、连翘、黄芩、枳壳、白芷、薄荷等);三是滋补肝肾,使视力随肝肾功能的活跃而恢复,常用治原发性变性混浊,代表方有三花五子丸(《东医宝鉴》方,即密蒙花、旋覆花、菊花、决明子、枸杞子、菟丝子、牛蒡子、地肤子、石决明、甘草。宜去牛蒡子,加巴戟天、肉苁蓉、磁石)。临床常遇到一些眼底炎症病例,经过治疗,炎症消失。由于玻璃体混浊或渗出物未吸收而视力恢复差者,改用渗湿利水的猪苓散或其他渗湿的方药治疗后,其视力随玻璃体混浊或渗出物的吸收而恢复。此法对出血性混浊也有效。如选用,既能渗湿利水,又能凉血止血的药物,则更为稳妥。用治视网膜周围炎的白茅根汤(笔者验方,即白茅根60g,益母草、金钱草、墨旱莲、白花蛇舌草各30g)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其将渗湿利水与凉血止血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淡渗之法运用很广。眼睛本身是多水的器官,水液排泄障碍,都可造成屈光间质混浊,用淡渗法对保持眼的正常功能,排泄眼内的病理产物及诱导病邪从小便出有很大的临床意义。至于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玻璃体混浊,主要通过活跃血液循环,促使病灶消散及病理产物的吸收和排泄。且临证时要严密观察出血情况,如出血未止,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把血止住。因眼内出血具有吸收缓慢、并发症多、致盲率高的病理特点。瘀者不通也,不通则痛,不通则肿,不通则衄,不通则混,不通则硬。血瘀确是产生疼痛、肿胀、出血、混浊、硬化、萎缩的病理基础。所以,活血化瘀法临床各科都很重视,治疗各种疑难病证已有很大进展,用于治变性眼病更值得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