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确思维与模糊思维

精确思维与模糊思维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确思维是指思维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确定性,或者说是指思维中关于事物相对独立和相对静止时所显示出来的“非此即彼”的现象。模糊思维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思维形式,但是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精确思维常采用的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的描述方法,有时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但对于那种亦此亦彼的情况,就不能恰当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倒是模糊性思维更能逼真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精确思维是指思维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确定性,或者说是指思维中关于事物相对独立和相对静止时所显示出来的“非此即彼”的现象。模糊思维则是指思维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指思维中关于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过渡所显示出来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模糊思维和精确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转化。这种转化,既表现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如人类思维大体经历了从古代朴素模糊性思维到近代精确性思维,再到现代科学的模糊性思维;又表现在具体认识过程的不同阶段上,如具体认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模糊性思维和精确性思维的主次地位会互相转化;还表现在思维参照系的变化上,如测量中精确性与模糊性转化,决定于单位的取舍,同一对象的某一属性,用大单位测量,其结果比较模糊,用小单位测量,其结果比较精确。

模糊思维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思维形式,但是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近代,人们崇拜科学和理性,崇拜思维活动的严格性、确定性和精确性,而把模糊思维当作生产力和社会意识落后的标志,当作民族文化结构和知识形态落后的象征。从21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才着手模糊性思维研究。其原因主要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追求精确性思维时,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和困难。这表现在:其一,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要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面貌。精确思维常采用的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的描述方法,有时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但对于那种亦此亦彼的情况,就不能恰当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倒是模糊性思维更能逼真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其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抓住主要矛盾,可是在不少情况下一味地追求精确,反而掩盖了主要矛盾,倒是模糊性思维能撇开枝节,抓住主要矛盾。因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还原分析的基础上,模糊性和精确性相统一的思维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