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谈谈教育的和谐

谈谈教育的和谐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归根结底,和谐教育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知识的和谐。把中国的学生放在国际背景中,就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在知识、勤奋、好学等方面优势明显。这样的优势与中国上千年的文化环境以及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密切相关。对美国人来说,他们需要解决读写算较差的问题;而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培养一代新人,就要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性、好奇心、自尊自信等问题上下功夫,要培养各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教育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之所以充满吸引力,充满新鲜感,是因为它具有无限的张力,没有人能给教育下一个唯一的定义,没有人能说清教育究竟要干什么。韩愈说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杜威说教育就是生活,罗素说教育给人美好的人生,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论,教育融入时代精神,也提出了实施和谐教育的新概念。所谓和谐教育,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要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建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归根结底,和谐教育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知识的和谐。

但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转变自身教育行为的过程中,却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教育改革与教育现实之间的不和谐。那么,教育改革的路子怎么走,怎样寻找教育的普遍规律,探寻和谐教育的有效措施,这些问题都摆在了我们面前,需要教师一步步探索、一步步实践。

一、树立新型教育观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

(一)明确教育本质

论语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教育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活动,本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是,现在的教育带给我们的,却有太多的彷徨与苦闷。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应该说是单向的,是一种为了分数、为了应试的教育,而不是为了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教育的整体性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被割裂了,大量的时间用在大量的训练、争取最高的分数上,鲜活的孩子在分数面前失去了本性。

为了让孩子顺利走过高考的独木桥,不少家长总是对孩子说:“你现在苦一点,将来才会幸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正是为着未来的幸福,孩子们在学业生活中如同“苦行僧”,而家长也不得不充当着应试教育的执行者。沉重的压力、无穷的疲惫让生活不再和谐,而这些为的就是将来的幸福。但我们不妨想想,二十多年的学校生活占据了人生相当长的时间,而这么长的时间就是为以后的幸福作准备,这值得吗? 这又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和谐吗? 实际上,教育的本质不是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更多的是为了孩子在教育过程中的幸福。只有幸福,才可以说有和谐。

(二)确立主体观念

在传统的教育实验中,教育的逻辑起点往往是从学生开始。很多学校都提出,我们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却很少有人关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教师。教师在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帮助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工具,一个如春蚕、蜡烛般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工具。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没有教师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没有教育过程带给教师的幸福与快乐,那么这样的教育还是人性化的吗?能达到和谐吗? 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活着,也要为自己活着。只有教师工作快乐,才能带给学生学习的快乐;只有教师健康发展,才能培养出健康发展的学生。因此,让教师与学生一起获得成功的体验,一起快乐地成长,一起拥有幸福的人生,才是教育的真谛。在教育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两个主体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共同发展,形成有机的统一体,教育的和谐才有实现的可能。

二、树立民主的学习观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关键

发展和谐教育把关注教师的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我们看到,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成长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以校为本的学习活动正在不断推进,无论是教师的自我反思还是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时代发展越来越强调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建立互助的学习团体,建立真诚的伙伴关系。因此,形成互动的、开放的、对话的、协商的研修文化环境就成为必然。和谐教育更加要求我们在教师中树立民主的学习观,因为民主对话的文化氛围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影响到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是推进和谐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知道,随着文化的多元化,某些问题不再有唯一的答案。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想法。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要维护别人的话语权

如果社会如此,那我们的教师走入课堂也会这样面对学生,在开放、尊重的氛围中探讨学习上的问题以及人生的问题。民主的学习环境,意味着创造性,意味着个性,意味着自信;有自信才会有自尊,有个性才会有创造性。

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实施和谐教育的保证

曾经有老师说:“新课程推进后,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思维活跃了,但是教学质量下降了。”这让人难以理解,自信心强了,思维活跃了,为什么质量却下降了? 如果学生的思维和自信心与质量是不协调的,那么,什么才是质量? 这就需要我们解决人才观的问题,认识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才有利于推进和谐教育。

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仅有专业知识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需要有崇高的精神,人文的情怀,有对自然、对社会的关注。

一位留美博士曾做过这样的调查。他让中美学生分别完成四类数学作业:第一类是纯计算的;第二类是简单的文字题;第三类是应用题;第四类是答案开放的、多样的、有真实情景的题目。中国学生在前三类题目遥遥领先于美国的学生,而在第四类题开放真实的情景中,我们的学生却没能保持领先的势头。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曾展示过国际教育发展生态图。把中国的学生放在国际背景中,就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在知识、勤奋、好学等方面优势明显。这样的优势与中国上千年的文化环境以及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密切相关。文化与制度高度融合,形成了这样的优势,使得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但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产生的学生,在实践能力、创造性、好奇心、自尊自信甚至某些做人的基本问题上,有结构性的缺损。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国际教育的背景下,树立科学的、开放多元的人才观,需要在东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中,寻求平衡。对美国人来说,他们需要解决读写算较差的问题;而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培养一代新人,就要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性、好奇心、自尊自信等问题上下功夫,要培养各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寻求平衡不是简单的调和,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付出勇气,开启智慧。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有暂时的矛盾与挫折,这是走向和谐的必经历程。但我们相信,用科学的人才观作指导,孩子们的人格会更健全,校园生活会更幸福。在十年、二十年后,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国民会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人是万物之灵。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因此,我们在研究和谐教育时,的确需要从关乎生命规律、关乎自然规律的视角出发,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但在构建和谐教育中,我们还要强调的是社会大环境对教育的支持与理解,强调教育制度、教育体制的配合。和谐教育要求突出学校的个性与特色,那么教育管理机构在实施教育督导评价时,是采用同一套评价体系对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校实施统一的评价,还是在共性评价的同时关注学校的特色发展,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例如,对学生个体的评价,人们谈论得最多、最感无赖的是高考,现行的高考评价与学生未来的发展成正比吗? 一个高考获六百分的学生与一个高考获五百分的学生进入社会后,是否有绝对的差距呢?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皇城根小学听课时说过:“素质教育绝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那么我们的高考应该考什么、怎么考,考试结果怎么呈现、怎么运用,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我们相信,只有在政策和制度的支持下,和谐教育的发展才会不断深入,教育的和谐才有可能。教育的发展,必定伴随着制度的重建,必定冲击传统的文化,必定触及人的心灵,但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观点,并努力付诸实践,衣带渐宽终不悔,教育改革必将走向万紫千红的春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