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兰语文教育思想的操作体系_和谐本真美丽

王兰语文教育思想的操作体系_和谐本真美丽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兰语文教育思想的操作体系_和谐 本真 美丽王兰语文教育思想的操作体系课题组王兰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形成了完整的操作体系,这个操作体系是在教育思想支撑之下展开的,很具体、实践性强、很有特色、层次清楚。汉语拼音王兰老师的汉语拼音教学,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的。王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为汉语拼音教学作出了贡献。把“帮助”的功能作为重要的、基本的功能。目标明确后,确定教学的重点。

王兰语文教育思想的操作体系_和谐 本真 美丽

王兰语文教育思想的操作体系

课题组

王兰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形成了完整的操作体系,这个操作体系是在教育思想支撑之下展开的,很具体、实践性强、很有特色、层次清楚。凭着这个操作体系,让长小的语文教学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推广。

汉语拼音

王兰老师的汉语拼音教学,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的。她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一开始就要教学汉语拼音,而汉语拼音是一些毫无意义可言的符号。要使初入学的儿童学得轻松,尽可能快地掌握这些符号,掌握拼读的规律,以致达到熟练的呼读音节,这就要求老师既要掌握教材,又要了解(熟悉)学生,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符号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让学生喜欢学习,会学习。王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为汉语拼音教学作出了贡献。(www.guayunfan.com)

一、把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紧紧定位在“帮助”上。就是把汉语拼音真正当成是工具,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把“帮助”的功能作为重要的、基本的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在阶段目标(1~2年级)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到了二年级还需要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课标”虽然不提帮助阅读了,但从教材的编排看,课文长,生字多,教材又是全文注音,如果仅停留在拼读上,读书就会受一定的影响。帮助阅读仍然是汉语拼音的功能之一。

目标明确后,确定教学的重点。王老师认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汉语拼音教学也应该如此,在重点的地方多花些力量,多花些时间。重点的部分教好学好了,其余非重点部分掌握起来就容易了,就快了。

汉语拼音的重点应放在“读准字母”上,如果字母都读不准,怎样准确拼读音节,特别是“单韵母”和“声母”是重中之重。因为教好了声母和单韵母,在拼读(直呼)声母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时就容易了。(这在常用音节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教好了单韵母,再学习复韵母就容易了。因为复韵母是由两个(两个以上)单韵母复合而成的。如:ɑi eiɑo ou ieüe,前一个表示开始发什么音。后一个表示终了收什么音。iu ui是iou uei的省略形式。

教好了单韵母和声母,再学鼻韵母(带声韵母)也就容易了。因为鼻韵母实际上也是声母和单韵母的组合,它的发音口形和单韵母有关,发音方法和声母有关。

学生把声母单韵母写好了,再写复韵母和鼻韵母也就容易了,只不过是把它们靠紧了。

二、王老师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理念:要求读准,而不再要求写好。

由于孩子年龄小,手腕无力,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发达,不会正确握笔、使用工具,不会书写曲线,不会使用四线格。从汉语拼音现阶段对一年级的小朋友的要求来看就是“帮助识字、说普通话、阅读,”因此认读的任务远远大于写的要求。王老师的做法是要求读准读好,而不要求写好。王老师在汉语拼音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的图画、音节卡片等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游戏中读准、读好拼音,学习、巩固拼音字母,这样学生学得有兴趣,负担也大大减轻了。

三、在汉语拼音教材的字母表中寻找规律,突破难点。

1.汉语拼音字母之间有哪些规律可循?如何帮助学生运用规律去突破难点,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

汉语拼音字母从表面看,是一个一个孤立的,教师要一个一个地教,学生得一个一个地学。汉语拼音字母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有没有规律可循?实际上,一组一组的拼音字母,它们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发音部位和方法方面有它们共同的规律可循,充分运用这些规律,帮助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学生就能举一反三,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母表就是按照声母发音部位进行分组的。b p m f是双唇音(唇齿音);d t n l是舌尖中音;g k h是舌根音;j q x是舌面音;zh ch sh r是舌尖后音(翘舌音)z c s是舌尖前音(平舌音)。

单韵母是以口形开合大小排列的。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声音响亮,口形不变,嗓子要用劲。

复韵母是由两个单韵母复合而成的。复韵母的发音是由前一个元音位置向后一个元音位置滑动的结果。

鼻韵母也是由单韵母和鼻辅音韵尾(鼻尾音)构成,发音的口形与单韵母有关。

2.帮助学生掌握规律,经历过程,突破难点,学会学习。

如复、鼻韵母的教学是难点,揭示和利用规律就能化难为易。由图引出字母,不单单靠图去死记,离开了图怎么办呢?

例:复韵母ɑi是由两个单韵母复合而成的,前一个表示开始发什么音,后一个表示终了收什么音。从图引出复韵母ɑi时,学生会发现这两个字母(ɑ和i)都是他们熟悉的,是由(ɑ和i)合起来的。老师揭示: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单韵母在一起。再经过观察老师发ɑi时口型变化,ɑi先发ɑ的音,然后口形逐渐闭拢,舌位逐渐上升,最后收到i的音。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发音实践与体会,然后揭示: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个音要牢记。让学生经历过程,掌握发音方法。最后结合用“两个小朋友”或“两棵小树”挨在一起的图画,记住ɑi的读音。举一反三,其它几个复韵母很快就学会了。

鼻韵母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特别是后鼻韵母,三个字母在一起,如果让孩子记“ɑng”就是“ɑ、n、g”三个字母组成的这样死记,学生就会感到很难,再加上鼻韵母的音节长,数量多,而且南京方言中前后鼻音最易混,最难分得清。王老师认为鼻韵母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方面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王老师用非常形象的话语和手段(教具)告诉学生鼻韵母就是在单韵母后边加上鼻音做尾巴。让学生把n、ng的鼻音符号作为“鼻音尾巴”来记。小尾巴“n”表示舌尖向上,鼻子出气。长尾巴“ng”表示舌根高抬,鼻子出气。带领学生先发准“n”和“ng”的音,而鼻韵母开头的那个单韵母,就是表示开始发音的口形。这样学生在发音时,看到单韵母后面带“n”的前鼻韵母,就知道照单韵母的口形发音,舌尖向上,鼻子出气。看到单韵母后面带“ng”的后鼻韵母,就知道照单韵母的口形发音,舌根高抬鼻子出气。(在n、ng前加上不同的单韵母ɑe i进行练习)学生掌握了发音规律,就能举一反三,在反复练习中加深体会。

例如教ɑn从天安门引出ɑn;看发ɑn时开始口形ɑ;再发ɑn音体会舌位n。

复习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发音的规律,利用教具(6个单韵母,两个鼻音符号),系统地揭示单韵母与复韵母、鼻韵母之间的内在联系。

3.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形象化的手段,生动有趣地学习

汉语拼音源于语言实践,刚入学的儿童虽没有直接接触过拼音,但不等于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与拼音字母相似的发音,恰恰相反,平时口语中经常用到,只不过不认识罢了。使学生认识到拼音就存在于平时的语言之中,并不难学,就能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就能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进行语言、朗读、思维的训练。

如:学复韵母ɑi ei,我们在学生掌握这两个复韵母读音后先出示词语:nǎi nɑi bái cài学生读准这两个词语后,我们又出示以下几个音节:

mǎi zhái xǐ chī。

并将音节放在两个词语中间,形成句子:

nǎi nɑi mǎi bái cài. nǎi nɑi zhái bái cài.

nǎi nɑi xǐbái cài. nǎi nɑi chībái cài.

知道了谁,干什么,就是一句完整的话,所以在后面打上小圆点作为句号。读好这几句话,体会奶奶干活的辛苦,辛勤劳动后美美吃上了白菜的滋味。这样在具体情境中学生学得既有兴趣又易于理解。

又如教了复韵母ɑi ei ui,我们用三张颜色的小兔:

白(bái)兔 灰(huī)兔 黑(hēi)兔

让学生去找出不同的韵母填上去。(既复习巩固了字母,同时也复习巩固了标调的规则)

汉语拼音既然是毫无意义可言的表音符号。要使初入学儿童学得轻松,尽可能快地掌握这些符号,很大程度得借助形象化的教学手段。

就要运用形象化的手段,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对有关事物获得感性认识。直观是人的认识过程中第一阶段,是开始,不是终结;是手段,不是目的。它是以过渡到科学概念与规律性的知识为目的的。所以不仅让学生接触各种感性材料,并且引导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在教学中,要借助直观形象的图、教具和儿童常见的一些事物,跟他们生活中熟悉的词句联系起来,使抽象的符号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学生就乐于学习。

如为了区别b d p q,先用教具、学具演示。b d p q字母易混淆。可利用教具反复练习,并用儿歌帮助记忆、区别。如:“b和d对面坐,讲故事唱儿歌,b的脸儿朝着右,d的脸儿朝着左。”P和q是好朋友,q是像正九,p是像反九。又用四张图bi(鼻子)、pi(皮)、di(笛子)、qi(旗)韵母都是i。选择不同的声母组成音节。

运用教具和电教手段,使枯燥的内容形象化。让6岁儿童去死记一些抽象规则是一件很苦的事儿。如:把一些抽象的规则,制成生动有趣的教具。教j、q、x和ü相拼ü上两点省略这条抽象的拼写规则时,首先通过蜜橘的图画和j——ü——jü拼成音节。让学生发现ü上两点不见了。教师用能抽动的教具,边演示,边讲:“小ü真淘气,碰到声母j就把小眼闭。”再让学生运用这条规则去学qu、xu。最后归纳:小ü真淘气,见了j、q、x就把小眼闭。

还通过一些动作手势,儿歌、顺口溜帮助学生学习。

教四声除了用图,平时用手势提醒。如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让学生按照出示图,找出相关音,帮助学生区别前后鼻音ɑnɑng,in ing,en eng

山羊shɑn yɑng 金鱼jin yu 木盆mu pen

鲸jing 木棚mu peng

游戏中复习巩固:首先出示图,再出示相关的音节。让学生做游戏找出相应音节,挂在图下回答问题。如:

然后用问答形式进行朗读巩固:

学生在生活、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好了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的基础打好了,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就可以借助拼音独立识字,借助拼音提早阅读,使思维、语言不因受到汉字的限制而得到充分的发展。

识字教学

识字作为儿童学习继拼音之后重要的第二步,王兰老师把识字过程当作一个具有审美意义的过程。认为汉字每一个字都是一首诗,都是一幅画,都有创造想象的空间。汉字不是枯燥的,不是功利的,不单是技术的,而是一种审美的过程,是一种文化的过程。把汉字审美意义具体化了,认为汉字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把识字教学的过程当作是一个文化熏陶、理解的过程来对待多智慧,意义多高远啊!

王老师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鲜明的教学风格,那就是:以阅读为主线,寓识字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识字的要求(音、形、义)分步落实。而识字教学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中有两种解释:1.在一篇文章里面,贯穿识字,音形义分步落实。2.在不同的年龄段,低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都贯穿着识字教学。识字教学的四个特点即:1.寓识字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2.把词串识字教学过程当作审美的过程。3.运用工具,让学生学会独立识字。4.利用规律识字。我们不难看出王兰老师的识字教学是艺术的,又具有科学性。在王兰老师的指导下长江路小学语文老师一直运用汉字的造字规律、汉字的出处、字形的特点来用不同的识字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

一、寓识字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王兰老师在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识字与阅读之间的关系:阅读给识字提供了学习的环境,识字可以更好地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识字是阅读的基础,阅读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在处理阅读和识字的关系上,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鲜明的教学风格,那就是:

以阅读为主线,寓识字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识字的要求(音、形、义)分步实现,逐步加深。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侧重解决生字的读音问题;在细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懂读好课文,侧重在理解字词的意思。一方面课文为理解字词提供了语言环境,结合上下文便于理解。另一方面,只有理解了字词的含义才能读懂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细读课文之后,集中巩固字词时,重点记忆字形。这也是低年级识字的难点;品读课文时,指导迁移运用。有些抽象的词,在孩子的脑中都要和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抽象的东西不能脱离具体的东西而存在。

例如:《黄鹂和山雀》一课里有个生词“狡猾”,字典上的解释是“狡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狡诈”不是比“狡猾”还难懂吗?只有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先弄清文中讲了谁“狡猾”(卷叶虫)?然后讨论为什么说卷叶虫真狡猾?“卷叶虫干坏事还要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让别人发现。”这样对狡猾一词的理解就具体、形象了。

由于课文提供了语言环境,把抽象的词儿具体化了,便于学生理解,理解了字词的意思反过来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又如:《乌鸦喝水》一课中,讲到口渴的乌鸦到处找水喝中有一句“它看见一个瓶子,里面有半瓶水,可是瓶口小,乌鸦喝不着”。如何让学生理解“可是”一词呢?只有结合课文,让学生想想,这只口渴难耐,到处找水的乌鸦,看到瓶子里有水了,它会是什么心情?(高兴极了,很兴奋)眼睁睁看着瓶子里有水,却喝不着,又会是什么心情呢?(很着急)老师因势利导:“是啊,前半句讲乌鸦找到水心里高兴。后半句讲眼看瓶子里的水却喝不着很着急。前后的心情完全不同,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把这种心情变化转过来的?”学生找出“可是”一词。虽然老师没有讲“可是”起到转折作用。而学生结合上下文就知道了“可是”起到了前后心情变化的转换作用。

这样做的思考,从根本上说,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是为了阅读,在教学的过程中识字同样也应服务于阅读。

二、让学生学会运用工具,独立识字

王兰老师认为要让学生做识字的主人,运用工具,学会独立地识字。王兰老师总结出在识字之初,要重视教给学生三套工具。并指导学生运用工具去识字。

1.学好汉语拼音,使学生掌握读准字音的工具。

学生已学了汉语拼音,在识字时,就要让他们借助拼音去读准字音。这样人人动脑动口,既识了字,又巩固了拼音,拼音掌握得越熟练,就能更好地发挥汉语拼音的辅助识字工具的作用了。

2.学会查字典,运用工具书去理解字词的意思。(一年级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例如:《台湾的蝴蝶谷》一课中有一句“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这里都可以用“飞过”也不错,然而为了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准确性,王兰老师设计这时让学生查字典,“穿”“越”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穿”在此表示从树林的空隙中通过;小溪挡住去路成了障碍,所以要用“越”过去。)从而使学生不仅感受到我们祖国语言的丰富,而且用词很准确。的确,汉字富有神韵,具有审美价值,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美丽的诗,让人回味无穷。

3.学好基本笔画和构字率较高的部件、独体字,学生就可以用这些熟悉的字和部件去记住生字的字形。

基本笔画是构成汉字的零件。不仅分析字形、记忆字形要用它,而且也是写好汉字的基础,所以要认真教好。偏旁部首和独体字是组成汉字的部件。在分析记忆字形时能用部件来记忆,就不再让学生一笔一画地用零件来记,以简化并缩短儿童识记字的心理过程。

例如:王兰老师指导青年教师上苏教版一(下)识字二时的一段实录,先出示“跳”,问这个字念什么?学生读tiào。老师接着问:“跳”是个生字,你们怎么记住它呢?学生连忙发言:我是这么记“跳”的,左边一个“足字旁”,右边一个“兆”。老师追问你怎么知道,“跳”的右边念“兆”呢?学生说:我是从“瑞雪兆丰年”这句话中知道的。老师评价:你知道的可真不少呢。你用了拆分汉字结构的方法来记“跳”(演示教具),很好。还有吗?另一个学生说:“桃树”的“桃”,“木字旁”换成“足字旁”就是“跳”。有一个学生抢着说:我知道“跳”为什么是“足字旁”,因为跳的时候是要用脚的。

这里的识字教学体现了在老师的引导下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识字。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分别用了“拆分汉字结构;换偏旁;用形旁表义的规律”这三种不同的方法自己记忆字形,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自觉地得到了提高。

①学好汉语拼音,使学生掌握读准字音的工具。②学会查字典,运用工具书去理解字词的意思。③学好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及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学生就可以用这些熟悉的字和部件去记住生字的字形。这是王兰老师总结出的学生独立识字的三套工具。学生掌握了这三套工具,就可以主动、自觉地识字。

三、揭示规律,让学生运用规律科学识字

王兰老师认为教材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揭示汉字构字规律,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的能力。象形、会意、形声都是汉字特有的极富创意的造字方法。

教材分别按象形、形声、会意等进行编排,展现给我们的是多种汉字方法。

例如,第二册(识字8)一组形声字老师先出示熟字“青”字。并说:“这个字大家都认识,‘青’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的字意思是各不相同的。可以组成哪些字呢?”(自己去读读书上的字词)

老师继续说:加上三点水,还读“清”,意思可就不同。你们看,水多清啊,清得一眼就见底了。(出示:清水图)这个字好记吗?学生纷纷说,很好记,右边青表示读音,左边的三点水表示字的意思。老师继续启发:换上个日字旁呢?

学生很快说出,太阳出来了,天就晴了。所以“晴”是日字旁。

在学这些生字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理解了形声字的特点,多学了一种识字方法。

再如第二册识字7,看图会意识字。教学时,王老师总是把图和字对照起来学,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图既表形又表义,很有意思。从而了解会意字的特点。

如:二人(从),三人(众)揭示了字形和字义。教师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学生找出:(1)磊,石头多;(2)淼,水势大;(3)焱,火焰大(晶、品、垚、品、鑫)等字。

阅读教学

王老师坚定地走自己的阅读教学之路。不管外面流行什么样的主张,她都不怀疑不动摇,既能开放地吸收又不随波逐流,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这份自信,源于王老师对语文这门课程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对传统教学经验一种真诚的继承,对现代语文发展走向的一种理性的把握,更源于她对儿童学习心理的深入研究和近六十年来在教学一线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实践出真知。在王老师眼里,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智力行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落实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要以文本为基础,以儿童学习为核心,以语言文字为重要载体,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读书活动内化课文的语言,同时接受思想感情和文化熏陶。师生在共同解读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深入作者思维的宿地,与作者一道畅游。在多年的摸索中,王老师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教学模式——“引起兴趣,激发欲望;经历过程,教给方法;设置阶梯,步步爬高;启发想象,注重发散”。课堂呈现出理性与情感并重,精致与灵动并存,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局面。

王老师对于阅读教学有许多自己的主张:“语文课不能瘫在那里,要拎,要立体化”——这是在强调教学的整体思路要清晰,主线要鲜明;“不要散,要分类,要格子化”——这是在强调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目标要明确,训练重点要突出;“不要只进不出”——这是在说对文本的解读既要深入进去,也要拔得出来,既要能读懂文本本身的内容,也能注意提炼与发散,透过文本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究其阅读教学的核心则是——三线并进,言意兼得。这里的三线,是指情感线、思维线、训练线。这三条线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附着于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以思维线为核心,以情感线为纽带,以训练线为手段,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多种能力的综合提升。

下面以《咏华山》为例,谈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三线并进,言意兼得的。

1.“读懂教材,拎出三线。”

《咏华山》是一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描述幼年时的寇准随先生攀登华山并当场吟诗的经历,借文学诗,歌颂华山的雄伟壮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解读,王老师发现,文章的脉络非常清晰,无论是写师徒爬山、山顶观景,还是孩子吟诗,教材重点突出的是华山的“高”而非“美”。于是就抓住了这一“高”,理出了课文的思维线。情感伴内容而生,围绕华山的高而引发的爬山的艰难,登顶后一览众山小的惊喜,以及最后情不自禁地当场作诗,这条是围绕文路悟出的情感线。正因为明晰了思维和情感这两条线,就知道教学中要抓住哪些重点词句进行教学,训练线也就应运而生。

2.“教学设计,围绕三线。”

在明确了三条线之后,教学设计就围绕这三条线展开。从一开始的导入环节,就要把学生带入情境,感受华山的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为整篇课文的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在随后的课文学习中,按照“整体——部分——再整体”的教学思路,紧扣重点词句进行教学,抓住诸如“艰难”“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情不自禁”等词句师生共同去理解体味、朗读感悟,一方面体会文中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准确、精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的情感随着这样的解读逐步加深,并通过朗读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至于对诗句的理解,则是随文放在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讲解诗句意思,有了对前面课文内容扎实的解读,理解诗句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3.“课堂教学,体现三线。”

一开始,借助形象化的图像——一座险峻的山峰,白云缭绕在山腰,配以教师几句精当的解说——这就是华山,它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都到云彩上面去了,它三面都是峭壁,只有一条窄路通向山顶,所以说,自古华山一条路啊!简单一幅图,短短几句话,却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华山的高大险峻,学习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为后面的学习酝酿了情感,埋下了伏笔。

接着,通读全文,以“华山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一问带动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把握。

然后,开始细读课文,顺着作者“登山”“观景”“吟诗”的思路,一步步展开学习,感受文章的情感,体会文章在遣词用句、布局谋篇上的精妙。

如:在体会登山之难时,教学中就抓住“艰难”这一关键词进行理解,王老师采用了“由表及里、三线并进”的方式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首先,从字面上理解,知道“艰难”就是很不容易,非常困难。这是在思维层面的理解;接着,借助形象的图和语言描述,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去,感受到山是那么高那么险,路是那么窄那么陡,从而在情感上体会登华山之难,这是在情感层面的解读;最后,通过朗读,读出“艰难”的语感,这是在训练层面的表达。这种“既深进去又出得来”的方式,非常能够体现王老师的教学特色,它使字词学习新颖有趣,扎实有效。

“山顶观景”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值得细细品读,我们的教学就围绕文中的一句句话展开。当他们好不容易登上山顶,出示山顶观景图和句子:啊!华山真高哇!先由“读读句子,从什么地方能看出他们的惊讶?”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句式的表达,从感叹词“啊”“哇”和两个惊叹号中,都能体会到孩子登顶后的惊讶。再通过“惊讶的是什么”,去理解惊讶的内涵,同时自然引入到下文描述华山高的关键句子“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的教学。这两句话,意思不同,学生理解的难点也不同,因此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先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王老师采用了“抓住关键,以点带面”的方式,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掌握阅读方法。先从理解关键词“远远近近”入手。要知道,“远远近近”这个词看起来好懂,但要让学生把这个词的意思说出来并不容易。于是,王老师在这里做了引导:这些山,有的在远处,有的更远一点,有的在近处,有的更近一点,这么多位置不同、距离不等的山,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这样学生很快找到了“远远近近”这个词,并比较准确地领会了词义。在理解了关键词之后,再理解整句话“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的意思。学生很快说出就是“只有蓝天在他们头顶上,其他的山都比华山矮”的意思。这样的解释,不仅清楚、准确,同时也为理解下文中的诗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做好了铺垫。在读懂了词义、句意之后,最后通过训练朗读来将句子意思很好地表达出来。紧接着,教师又出示: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为了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华山的高,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平日看云观日的感觉,再读句,对比文中登顶后的观感,在这一仰一低之间,学生似乎也登上了华山,对华山的高有了更加强烈而鲜明的印象。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词句训练、情境感悟中,一步步掌握阅读方法,理解能力逐步增强,情感和对文字的感悟力逐步提升。

到了课文“吟诗”部分,则是进入“放”的环节,即放手让学生自学,自己去理解文中孩子吟诵的诗句是什么意思。因为有了前面扎实的教学做基础,我们看到,学生完全能自己读懂诗句,并能用课文前面相对应的语句来解释诗句。这种自学能力,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得的,而学生在这节课中似乎轻易就获得了,这都是因为整个教学框架的构成,是在充分把握了“文包诗”这一教材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紧扣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材中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因素,师生共同经历对“文”的深入理解后,学生顺利形成对“诗”的自我解读能力。

一堂课,似乎就在这样的解读、感悟与表达中达到了完满,但王老师绝不止于此,“文中的先生夸奖这是首好诗,这诗究竟好在哪里呢?”作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讨论,这既是给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留有深度学习的空间,又将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向课外延伸,使课堂吸引力转化为课后的推动力,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课程改革后开设的一个新的版块。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对“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王老师认为,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就是把口语交际当作师生的智慧对话,生生的智慧对话,与生活的智慧对话。

一、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过一种和谐的生活,培养学生交际的能力和交往的品质

王老师认为,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是需要进行训练的,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实践性很强,训练的特点特别突出。但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训练,而是一种生活,把它当成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是和谐的;“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说话,就是学会交往,学会说话就是学会在生活中处理问题。

1.口语交际发生在生活中。口语交际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它是生活场景的再现。要把口语交际课堂当作一种生活的情境来对待。

2.口语交际的内容来自于生活。口语交际课堂上就要从话题出发,设置各种说话的情境。

3.口语交际最终要回到生活。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尽管是一种训练,但不仅仅是训练,而是一种生活。这种生活培养学生学会交际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交往的品质。例:交往的情感,交往时要照顾到别人的情绪,要尊重别人,交往要平等、民主,需要倾听,这都是很好的品质。

口语本身既是传递承载信息的声音,也是传递说话人思想感情的工具,因而口语交际是一种使用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复合行为。要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不仅要注意词语的得体,还要注意声调的高低、强弱,语气的缓急、轻重,从而使有声语言充满一定的感情色彩;不仅要借助体态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还要注意举止言谈的修养,从而使交际充满一定的人性色彩。因此,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不能只关注形式上的词句表达,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全社会、关注人生;重视日常谈吐举止的修养、品质(不仅说清楚,还要注意礼貌)等。

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承担着不同的角色:社会的角色(老师)、参与者(情境中扮演的角色)、引领者(主导)。因此王老师要求口语交际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对于孩子们的品质的引领。

例:《说说我的家》《我长大了做……》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渗透,并通过点评灌输做普通劳动者光荣的思想、品行。

在《说说我的家》中,学生对当官的父母介绍的时候很得意,王老师认为,我们就要考虑到家庭成员中有许多普通劳动者,这些人是社会中主要群体,他们的工作非常重要,社会离不开他们。还有一些母亲不工作,在家中操持家务,她们相夫教子同样在为社会作贡献,这些都需要老师在课堂上适时点拨,给以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

《说说我的家》中邀请伙伴或老师去自己家,不仅说清楚家住哪里,怎么走,特别对于有的小朋友说到“你来的时候打电话告诉我,我到车站接你”;以及四年级《学会鼓励》中鼓励同学鼓起勇气去退换商品时除了语言的鼓励,对于“我陪你一同去”这样的行为的鼓励,老师更要给以高度的评价,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处世态度、良好的素养的训练、培养。

二、学会口语交际就是:让学生想说,有话可说,得体地说,学会用多种方法来说

1.让学生想说

把口语交际当成说的过程,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首先是“想说”,是个情感问题。“想说”了才有热情,才有欲望,形成了动力。

根据“口语交际”的特定性质——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一种交际现象,所说的话题、交际的对象、交际的场合都是一定的。因此,“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让学生“想说”,我们首先根据教材所给的话题,进行情境的设计,没有真正的交际情境的参与,口语交际是无法进行的,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存在的。

例:第2册《说说我的家》

教材设计了4个问题:你家住哪里?家里有哪些人?他们是做什么的?你喜欢你的家吗?像这样的内容没有情境的设计,就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交际”。王老师在小朋友自己说好这段话以后,设置了几个不同的情境:

(1)邀请同学去家里做客,要向别人说清楚家住哪里;老师家访,不仅告诉家住哪里,还要说清楚怎么走;周围有哪些标志性的建筑物,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在家。

(2)遇到过去的老邻居,告诉他们现在住哪里,爸爸妈妈现在工作的单位(情况)。

2.有话可说

就是言之有物,说得比较具体。

例:第3册《我长大了做……》,教材中设计了两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为什么?

课堂教学中,在学生自由交流的过程中插入了一个情境:学校“红领巾电视台”主持人走进班级进行采访。小朋友情绪高涨,积极争取接受采访。

例:第3册《学会祝贺》

在指导好学生完成做贺卡后,课堂教学中,设置了送贺卡的情境:不同学科的老师;不同年龄的老师;不同性别的老师。

这些训练和情境的设计使学生在情境对话中想说,有话可说,真正进行交流,从而使口语交际课进一步贴近生活。

3.得体的说

就是言之有序,说的时候关注对象、关注场合、关注时机。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说法。“口语交际”课堂上的情境的设计,让学生想说,有了说的欲望还要训练学生不同的说话方式,让学生能够得体地说,学会用多种方法来说。

得体地说,首先要能够把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语言要简明扼要。还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说话时的姿势、动作、眼神等。还要根据说话的不同对象、身份以及当时的情境采用不同的说话的内容、方法,注意礼貌用语。

例:第3册《学会祝贺》中,根据学科的不同、年龄的不同、性别的不同,除了节日的祝贺的话语,还要有针对性的祝贺的话语。向别人祝贺时眼睛要看着对方、送贺卡时要双手递过等。

例:《说说我的家》中设置的情境中,交际的对象不同,表达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同时还要注意礼貌用语。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训练能够在生活中得到运用。

4.多种方法说

就是要言之有法。

三、利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自己创造口语交际的教材

“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尤为重要。“口语交际”教科书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话题,即说话的引子,仅供我们由此出发,设置相关的情境,进行真实的交际行为。因而,教学中不必拘泥于教科书上的一个范例或几幅图画,要进行必要的话题拓展、延续。因为有些教材本身并不适合“交际”,有些教材的内容在“交际”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来支撑,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二次创造。

例:第4册《学会劝阻》

教材中出示了“不要在高压线下放风筝”图,对于为什么不要在高压线下放风筝,会给个人和国家带来哪些损失,孩子的现有知识很难完成“劝阻”的目的。我们首先从孩子身边的事入手,设计、拍摄了对“课间追跑”进行口头劝阻的话题展开,然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劝阻方式。如有用文字劝阻的,有图示、手势的劝阻等。

例:《学会祝贺》教科书上要求的是“教师节”的祝贺。我们没有囿于教科书的提示,而是围绕这一话题设置了“春节祝贺”的教学环节,并延伸这一话题,设置了“生日祝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得到的,又回到生活中,带来的效果和社会效益又是巨大的,让学生过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的生活。

习作部分

王兰老师一直强调在看图写话中进行思维训练。她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概括反映,感知是人认识事物的开始,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也是思维的直接基础。低年级的看图说话就是让学生通过感知一幅幅生活的图画去认识事物。王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去认识事物。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而选择适当的语言叙述画面的内容,最终能在实践中运用这种能力。因此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项综合训练,是应该认真研究的。

一、指导观察顺序,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思维的直观性正是学龄初期孩子的思维特点,这就造成了他们在用语言反映事物时缺乏条理性和联系性。

例如:王老师执教看图写话《在公共汽车上》一课,刚开始,学生只会说:“图上有售票员阿姨,还有解放军叔叔,还有老奶奶,还有小弟弟,还有一位少先队员,还有好多人。”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观察思考时,是把图画中的人物一个一个孤立起来看的,因此用语言表达起来既凌乱,又啰嗦。针对这种情况,王老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每个人与整体联系起来,从人物的联系中去确定每个人的身份。她让学生先看看这幅画主要画的谁的事?什么事?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说出:“这幅画主要画的是一个少先队员让座位给老奶奶坐。”把主要人物找出后,再让他们说说图上有哪些人,要求他们先说主要的,再说次要的。学生经过思考、排队,就能够说出:“图上有个少先队员,有个老奶奶带着小弟弟,还有售票员阿姨和许多乘客。”这时学生的思维就趋向条理化了。王老师及时告诉学生遇到许多内容要说的时候,先要在脑子里想一想,看看哪是主要的,哪是次要的,排排队,而后再说,以此为例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又如王老师执教看图写话《小小运动会》一课。图上的同学很多,活动项目也不少,但画面反映的内容有主有次,有近有远,王老师就指导学生按照由远及近,一项一项地观察。

“先看近处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近处有四个同学在比赛骑自行车。”

“看远一点的地方呢?”

“远一点有四个少先队员在跑步,两个男同学跑在前面,两个女同学跑在后面。”

“再远一点地方呢?”

“再远一点,有三个少先队员在踢足球。”

“那最远的地方呢?”

“最远的地方有人在跳高……”

看完图以后,让学生连贯起来思考,回答。学生说:“运动场上同学很多,他们有的比赛骑自行车,有的赛跑,有的在踢足球,还有的在跳高……”这样先总说,后分说,还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组词。由于观察有顺序,思维有条理,表达的层次就清楚,条理性、逻辑性也强了。

二、指导仔细观察,训练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要求学生对客观事物(画面)表达的准确,就得观察仔细。《值日生打扫卫生》(第2册)这篇教材,在图的下面有四个问题,要求学生说一句话,包括时、地、人、事。难点是通过画面所反映的情况推断时间,王老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从“教室座位都空着,同学们背着书包排着队快步走出学校大门”引导学生判断出“这是放学的时候”。那么是中午放学还是下午放学呢?这是一个难点,学生回答不出来,王老师就指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周围事物,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分析、判断。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是下午放学。王老师进一步追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是下午放学呢?”有孩子说:“中午放学的时候太阳直射,人影短,而图上的人影长,又向着东方。”还有孩子说:“天空中只有早上和傍晚才有霞,所以是下午放学。”作出“是什么时候”的回答似乎很简单,然而,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学生不对画面进行观察,不注意启发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周密思维进行判断,还是不可能作出正确判断的。如果由教师简单直接地告诉学生,那就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即代替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认识过程,无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当学生回答用词不够贴切时又怎么办?还是这幅图,学生在回答“他们在干什么”时,有的学生说:“他们在劳动。”有的学生说:“他们在做好事。”有的学生说:“他们在大扫除。”还有的学生说:“他们在打扫卫生。”王老师认为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作出结论。王老师把孩子们回答的主要词语写在黑板上,让他们自己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看哪种说法确切。他们通过比较认识到“劳动”包括的项目很多,用在这里嫌大了;“做好事”范围太广;“大扫除”需要许多人参加,用在这里不确切;最好还是用“打扫卫生”。作了这一系列的比较,答对的,知道为什么对,答不准确的,也知道问题在哪里。从而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并使学生从小知道,词语的使用是和准确反映客观事物相联系的;表达的准确性是建立在观察、思维的周密性的基础上的。

三、运用教材的有利因素,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学生掌握新知识既有严格要求,又要引导他们灵活运用,而且把二者熔于一炉。

王老师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教例:第二册“基础训练”中有一项“看图回答问题,再写下来”的练习。这幅图的下面有四个问题: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要求学生根据这四个问题说一句话,这句话,除了“什么人,干什么事”这个主谓结构外,还增加了“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状语部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王老师用四张卡片分别写上这四个问题,启发学生观察、思维、说话。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什么?学生按照上面的顺序说:“放学以后,校园里有三个值日生打扫卫生。”“下午放学以后,校园里有三个少先队员在打扫卫生。”学生练上口以后,王老师把卡片的次序换了一下: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学生看了很高兴地回答:“三个少先队员放学后,在校园里打扫卫生。”紧接着,王老师又把卡片顺序调换了一下:什么时候?什么人?什么地方?干什么?这次学生很快地说出:“下午放学以后,三个少先队员在校园里打扫卫生。”

借助卡片变换顺序,学生思维时就会把卡片上的要求很快地和自己的语言组织联系起来,能一次就说出合乎要求的话。这种训练是严格的,又是灵活的。要求学生说的话包括时、地、人、事四项基本要素,但并非只有一种组合形式,而是可以有多种。这样训练的结果,教师虽然没讲“表示时间、地点的状语部分可以摆在主语后边,也可以放在主语前边。”但实际上学生掌握了这一点。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看图说话发展学生思维,教给思维方法是重要的,也是不可忽视的基本训练。但不能停留在课堂上,还应指导学生去实践,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活生生的事物。有一次,王老师带学生去观察校园里的小花圃。在观察之前,王老师先让学生考虑一下,花园里有许多树和花,怎样进行观察?有的学生说:“有许多东西要先分清主次。”有的说:“要有次序地观察,先看主要的,再看次要的。”王老师就问学生:“这个花园什么是主要的?”学生说:“这个花园里那颗大雪松是主要的。”王老师接着问:“为什么?”学生说:“它最引人注目。”“它的位置在花圃中央。”“它最高大,大约有七八米高。”

它的位置在中央,它最高大,这是学生马上就能看到的表面现象,他们还不善于联想。王老师启发学生:“你们来到学校已有一年了,再想:这棵雪松和别的树有什么不同?”这时学生联想开了,他们说:“到了冬天,别的树的叶子都落了,只有它还是碧绿碧绿的。”学生把雪松的特点找出来了,说明学生已经从事物的联系中分析出事物的本质,这是学生在认识上的一个飞跃。王老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棵大雪松,近看,远看。然后再观察其他的。观察之后,有个中等水平的学生写了一篇题为《雪松》的观察日记:

雪  松

我们学校的花圃里有一棵非常高大的雪松。这棵大雪松挺立在花圃的中央,真是威武极了。它大约有七八米高,钻到树下去玩,就好像松树老公公给我们盖了一间大房子。近看像个亭子,远看就像一座古老的宝塔。

这棵大雪松四季常青,它不怕风吹雨打,大雪压在它身上,还是笔直笔直地立在那里,不屈服,不弯腰,所以人们常常把英雄人物比作雪松。

四周围的冬青就像绿色的围墙把雪松围在中间,里面的桂花、山桃花、樱花和海棠花就像小卫兵一样守卫着这位“巨人”。

这篇日记的最大特点,就是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他们开始学会抓住主要的东西,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

这个例子说明,只要我们在看图说话的教学中,重视教会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且引导学生接触实际,学生就能举一反三,坚持下去,就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