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民办高等教育制度设计

江西民办高等教育制度设计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西民办高等教育借助现有国家政策、社会经济转型以及自身努力探索等方面的力量,逐步成长并壮大起来,在全国民办高等教育阵营中居于“第一方阵”,属于民办高等教育强省,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江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为江西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高等教育融资方式。

江西民办高等教育借助现有国家政策、社会经济转型以及自身努力探索等方面的力量,逐步成长并壮大起来,在全国民办高等教育阵营中居于“第一方阵”,属于民办高等教育强省,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从目前整体来看,民办高等教育所遭遇的许多发展“瓶颈”问题,如办学理念、办学体制、经费筹措、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招生就业等,追根究底,根本原因还是来自于制度层面。当前国家高等教育制度设计存在诸多约束民办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弊端。我们认为,只有消除现有制度设计中不利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条条框框,才能进一步释放民办高校的办学活力。

(一)严格落实民办高校发展的合法地位

所谓民办高校发展的合法性,即国家是否允许民办高校存在和发展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国家允不允许举办民办高校的问题。这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国家制度设计中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现代大学的发展进程中,公、私立大学一开始就是双轨并行发展的,私立大学在国家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很大的影响。1949年以后,由于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变迁,私立大学渐渐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消失于中国高等教育舞台。改革开放以后,鉴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国家开启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禁闸,并通过《宪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初步解决了民办高校的合法性问题,从而为民办高校的建校和发展以及其它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但是,“从长远来看,民办高校发展的合法性尚未完全解决。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在解决民办高校合法性中仍然肩负主要的责任”。[1]

(二)充分尊重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办学自主权对于一所高校来说至关重要,同样,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意义也十分重大。尊重和落实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绝对不是说政府对民办高校放手不管,而是说政府在做好政策服务和监督管理的前提下,该交给民办高校自身处理的事务就交给民办高校,该交给市场决定的事务就交给市场,实现民办高校自身充分按照高等教育基本规律进行科学办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学校、市场各司其职,才能保证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三)实施差别化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一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受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大学是照搬苏联模式建设的,实施的是大一统的高教体制和高度统一的高教评估制度”。[2]这样的理念、思路、体制和制度,必然造成各大学模式趋同,办学特色不明显。

民办高等教育虽然从其根本属性上看与公办高等教育性质一样,同属于公益性教育事业。但江西民办高等教育同时带有很明显的“投资办学”属性,其与市场的亲密程度和对市场的反应灵敏程度必然高过公办高校。因此,国家在引导、管理和评估民办高等教育时,应该实施差别化的评价体系。然而,透过当前办学实际,我们惊讶地发现民办高校正在向公办高校看齐,两类教育出现了同化趋势,除了经费来源和社会认可度的差异外,几乎不存在实质性差别了。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使用了高度统一的评估制度。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民办高校要被承认,或者要发展,就不得不走与公办高校同质化的路线。所以,政府必须解除民办高校头上的紧箍咒,实施有利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评估制度,以高教评估来规划民办高校的发展空间,进一步释放民办高校的办学活力。

(四)构建多元的现代大学制度

多元高教体系指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层次多样、办学类型多种、办学形式各具特色,能够适应不同层次、类型的主体需要,从而各种办学主体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而有自己的创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高教系统。任何国家,如果高等教育的模式单一,就失去了活力,因为没有多样性的参照,失去了竞争的压力,这样的高等教育就会倾向于封闭和保守,也就失去了其创造性。只有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是多元化的,他们的办学理念才会有差别,才会创造出不同风格的高等教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就要鼓励多元高教体系发展,使多元办学主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从而实现高教形式多样化和优质化,使高教规模和结构、质量和效益达成统一。

江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为江西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高等教育融资方式。通过举办民办高校,拓宽了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渠道,减轻了公共财政负担,增加了高等教育的投入和资源供给,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高校严重失衡的矛盾。这对于经济欠发达、财力相对薄弱的江西省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江西民办高校始终坚持“平民+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满足多样化群体需求,培养了大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满足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实用性人才的需要。三是创新办学体制。“民办高校自身特有的市场竞争性和办学的灵活性,促使其始终站在高教体制改革的前沿。民办高校的参与,激活了高等教育内部的竞争,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促进了高等教育协调质量和效益的提升”。[3]

[1] 徐绪卿.关于民办高等教育政策顶层设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62.

[2] 王洪才,张继明.高等教育强国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6):121.

[3] 国家教委.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R], 1983.09.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