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质量管理及其在评价中的贯彻

全面质量管理及其在评价中的贯彻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质量管理的三个基本概念:以顾客为中心;持续改进;每个雇员的价值。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架构中关键要素有:质量体系;顾客—供应商伙伴关系;全员参与;测量与信息;教育和培训。在该准则中,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准则中对战略计划、测量分析与知识管理及过程管理的突出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45]上海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上海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2B期,第30—34页。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在质量管理历史上继事后检验与统计管理之后的全新管理理念,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管理专家菲根鲍姆(Fiegenbaum)等人提出,后经世界级管理大师如戴明(W.E.Deming)、朱兰、克劳士比(P.B.Crosby)等人在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完善,再加上他们在管理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使其很快成为世界公认的一流管理理论并风靡全球。当前三大世界质量奖,即日本的戴明奖、美国的国家质量奖与欧洲质量奖,以及世界标准化组织的ISO质量管理体系,无不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基础之上。

全面质量管理指导思想在于:企业或组织的根本目的是为服务对象做贡献并满足其需要;从整体出发把握质量;质量管理要以预防为主,把问题消灭在工作开始之前或过程之中;质量管理必须科学化。全面质量管理所追求的结果: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益;活性化的雇员;悦服的顾客。其中活性化的雇员即指雇员能做到自我控制、懂得如何变革过程并改进绩效等。全面质量管理的三个基本概念:以顾客为中心;持续改进;每个雇员的价值(即突出员工的主体地位,员工参与决策及其他过程)。三大推动力:协调一致;耦合(过程管理或系统思考,即连接公司所有部门和职能的活动与努力);复制(即推广成功之策)。三个关键过程: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架构中关键要素有:质量体系;顾客—供应商伙伴关系;全员参与;测量与信息;教育和培训。[56]

1998年美国将国家质量奖评奖范围扩展到教育领域,其评奖准则即卓越绩效准则(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现以2005年版该准则为例,探析评价中如何贯彻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在该准则中,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以顾客为中心的结果的强调。在该准则中,绩效结果占总分值的45%,主要包括学生、学生利益相关者、教职工、财务社会责任等方面,这些也正是教育组织满足社会及个人需要的关键方面,或者说是组织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第二,以结果为导向,抓住过程中与结果紧密相关的环节。除结果外其他六个维度都为过程要素,其中领导、战略计划,以及学生、利益相关者与市场代表着领导三元组,突出了领导依据学生、利益相关者与市场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教职工、过程管理和组织绩效结果代表着结果三元组,即绩效结果的工作是由教职工通过其关键过程来实现的。对于组织绩效和竞争性改进体系而言,测量、分析研究和知识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构成了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第三,体现了质量管理三部曲即质量计划、控制与改进。准则中对战略计划、测量分析与知识管理及过程管理的突出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第四,对教职工的关注。在准则中,“教职工”列为七个维度之一,考察的指标包括教职工的“工作系统、学习与激励及福祉与满意”等方面情况。在对“工作系统”中的要点“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考察时要求被评组织回答:“你如何组织与管理工作和职位,以促进合作、主动性、活化性、创新和组织文化的?你的工作系统如何充分利用教职工以及与你交互作用的社会共同体的多样性的创意、文化和思想?”[57]等;而且对教职工的强调遍布于准则的其他各方面,如在对“领导”维度中的指标“沟通与组织绩效”考察时要求被评组织说明:“高层领导者是如何在整个组织中与全体教职工进行沟通并激活和激励他们的?高层领导者是如何鼓励在整个组织中公开和双向沟通的?”[58]等,突出教职工的主体地位深刻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人本精神。

美国卓越绩效准则是个庞大复杂的、各要素紧密联系的评价体系,其中处处透露着全面管理思想。“卓越绩效准则为各类组织实施TQM提供了一种更加有力的手段。用农业上的灌溉术语来类比的话,传统的TQM是一种‘漫灌’,看起来声势很大,但效果未必令人满意。而卓越绩效准则则是一种‘滴灌’,每一分钟努力都被输送到了最需要的地方。”[59]

【注释】

[1]转引自陈戍国:《礼记校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502页。

[2]转引自高时良:《学记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3][美]B.S.布卢姆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

[4][美]B.S.布卢姆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5][美]R.W.泰勒著,施良方译:《怎样评价学习经验的效用》,见瞿葆奎编《教育学文集》第16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62—279页。

[6][美]R.W.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页。

[7][美]B.S.布卢姆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8]同上,第100页。

[9][日]梶田叡一著,李守福译:《教育评价》,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78页。

[10][美]L.J.克龙巴赫著,陈玉琨、赵中建译:《通过评价改进教程》,见瞿葆奎编《教育学文集》第16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59—179页。

[11][美]D.L.斯塔弗比尔著,陈玉琨译:《方案评价的CIPP模式》,见瞿葆奎编《教育学文集》第16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97—324页。

[1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13]CIPP分别代表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即context(背景),input(输入),process(过程),product(输出)。

[14]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15]卢立涛:《浅析学校评价理论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6期,第23—27页。

[16]陈玉琨:《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17]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1—62页。

[18]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19]金一鸣:《教育:求真留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73页。

[20]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1]吴钢:《现代教育评价基础》,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22]蒋建洲:《中小学教育评价》,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23]张祥明:《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第2版,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06,139页。

[25]陈玉琨:《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26]王汉澜:《教育评价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0页。

[27]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28]陈玉琨:《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29]同上,第3—6页。

[30]吴钢:《现代教育评价基础》,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3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32]刘志军:《教育评价的反思和建构》,《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第59—64页。

[33]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16页。

[34]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8页。

[35]陈桂生:《教育原理》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页。

[36]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37]吴钢:《现代教育评价基础》,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38]蒋建洲:《中小学教育评价》,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39]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5页。

[40]陈玉琨:《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41]陈彬:《教育质量督导与评价》,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26页。

[42]胡铭:《质量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43]胡铭:《质量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44]张民选:《绩效指标体系为何盛行欧美澳》,《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第86—91页。

[45]上海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上海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2B期,第30—34页。

[46]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页。

[47]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5页。

[48]陈玉琨:《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49][美]美国鲍得里奇国家质量协会著,焦叔斌译:《教育类卓越绩效准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50]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页。

[51]吴钢:《现代教育评价基础》,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2页。

[5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53]卢立涛:《浅析学校评价理论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6期,第23—27页。

[54]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55][美]L.J.克龙巴赫著,陈玉琨、赵中建译:《通过评价改进教程》,见瞿葆奎编《教育学文集》第16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59—179页。

[56][美]约瑟夫·M.朱兰著,焦叔斌等译:《朱兰质量手册》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0—415页。

[57][美]美国鲍得里奇国家质量协会著,焦叔斌译:《教育类卓越绩效准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58]同上,第18页。

[59]同上,第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