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门课,年

一门课,年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永岩,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青岛科技大学首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带头人,主讲的“理论力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带领的《理论力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在全国,王永岩率先完成了“理论力学”课程的全程课堂教学录像,并全部上网,公开发布,实现了国家教学名师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其教学成果经教育部有关部门鉴定属国内外首创、有国际领先水平。

王永岩,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青岛科技大学首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带头人,主讲的“理论力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带领的《理论力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30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潜心于工科力学、结构仿真及预测、振动与控制、材料固流转化理论、矿压与控制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给本科生、研究生主讲“理论力学”“工程力学”“计算结构动力学”和“有限元”等20余门课程。

1982年,大学毕业的王永岩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了他的从教生涯,并从此与“理论力学”课程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中,王永岩踏实肯干、善于钻研,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王永岩没有满足于“一本教案、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想方设法利用当时尚属“稀有资源”的计算机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从1986年开始从事“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首先修订教学大纲,而后是研制教学课件。1988年,开始搞“理论力学试题库”。1991年,“理论力学试题库”通过省委鉴定,并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永岩很是兴奋。他说,当时,计算机数量稀缺、价格昂贵,将很多想要接触新鲜事物的年轻人拒之门外。但为了能有机会多接触计算机,自己经常替当时看管机房的老师值夜班,表面上是夜里打地铺休息,其实常常是整夜不睡。“我整夜地趴在电脑跟前,就算是一夜不合眼也不觉得困,”王永岩说,“就是在那个时候,计算机对我来说越来越有嚼头儿,我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应用它。”

正是因为这股执着的韧劲,不久之后,学校购买机器时,会经常请王永岩这个年轻人编写程序来帮忙审核检验机器的性能;也正是这种热爱,帮助王永岩在此后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项项教改成果,使他的教学改革从最初的一门课到多门课再到一系列课程,都能够依次得心应手地展开。

有了相关专家和部门的认可,更坚定了教改小组的信心。此后,他们先在煤炭高校中进行力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主持改编规划教材,教学辅导书等,开始研制教学模型,实现规范化教学;后又联合全国4所院校进行“基础力学”的多媒体教学研究,出版了教材和教学课件等;后又发展为“工科力学系列课程”“力学系列课程”和“物理、力学系列课程”和今天的数学、物理、力学、机械专业全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和英汉双语教学等,合作的学校也从原来的4所增至到今天的11所。“这期间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与全国10余所高校合作而获得国家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今,在王永岩的带领下,“理论力学”课程已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他所带领的“理论力学”团队也获批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他主编的《工程力学》《工程力学电子教程》《英汉双语工程力学电子教程》成套教材获评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并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省级教材一等奖1项。20多年来,共出版教材、教学参考书、习题册、电子教程、教学光盘、试题库和英汉双语电子教程等33部,合计1300多万字;研制和改进教学模型60多个;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0余篇;研制了3000多个计算机动画仿真图形和图片。在全国,王永岩率先完成了“理论力学”课程的全程课堂教学录像,并全部上网,公开发布,实现了国家教学名师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在力学、机械系列课程立体化多媒体教学和英汉双语教学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教学成果经教育部有关部门鉴定属国内外首创、有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全国27个省市238所院校及国外30所大学使用和交流,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一致的好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