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实施惩罚的教育策略

科学实施惩罚的教育策略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惩罚的及时性策略是指对儿童的违禁行为及时实施惩罚。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惩罚的效果部分是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如果在儿童的错误行为发生后几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再实行惩罚,则效果就更差,因为这时儿童很难在自己的行为和惩罚之间建立条件反射,那种“等你爸(妈)回来再跟你算账”的威胁,充其量只不过是大人解解气而已,对儿童错误行为的制止也没多大作用。

(一)惩罚的依据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惩罚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长因情绪不佳而惩罚孩子或教师因学生不合自己的喜好而随意惩罚学生,惩罚变得毫无标准,孩子常常不服气甚至产生怨恨心理。许多情况下,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和情感倾向,并不等于正义。许多家长都把自己当作正义的化身,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不高兴或愤怒作为使用惩罚的理由。这种惩罚不仅违背了惩罚使用的正义性原则,通常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典型案例

一些学者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做了深入研究后指出:不当惩罚的最大问题是孩子自主意识特别是自我管理能力的丧失。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是“计算风险”(孩子们会花时间盘算他们是否会蒙混过关)、“盲从”(不能做出负责任的自我决定)、“逆反”(把对抗作为判断和行动的唯一标准,即你不让我做我偏去做)。

过错行为是实施惩罚的第一依据,而判别是否是过错行为,只能是清晰而合理的标准。不依据标准的惩罚很容易被理解为来自家长的喜怒哀乐和强权。所以,任何家长在实施惩罚前,都必须制订清晰而合理的标准,这样可以使奖励和惩罚都变得可预见,从而为合理运用奖励和惩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使用惩罚,而在于如何制订标准。

如果规则是孩子自己或与家长用民主协商的方式共同制订的,这时的规则就已经不代表家长的强权,而是孩子自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孩子违背的是他自己制订的或他同意制订的规定,那么他就缺失了产生对抗情绪的心理基础。比如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如果不顾孩子的感受,要求孩子按照家长自己的意志安排学习,通常会遭到孩子的反抗和抵制。相反,家长如果和孩子商量,怎样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处理作业、玩耍、看电视、睡觉等,共同讨论出一个方案,这样往往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

家长需要用孩子容易理解和可接受的方式共同讨论制订标准的理由和价值,并共同制订标准,共同监督标准的实施。惩罚的前提是违反了这一标准,相互监督是比较有效的。

(二)惩罚的有效策略

1.及时性策略

惩罚的及时性策略是指对儿童的违禁行为及时实施惩罚。行为不端的儿童应该立即受到惩罚,使之明白他们所做的是错误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惩罚的效果部分是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做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使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甚至情景回放式地重新扮演。

如果惩罚同儿童的错误行为同时进行,则儿童的这种违禁行为一开始就同焦虑、恐惧相联系。如果在儿童的错误行为发生后进行惩罚,则效果会明显降低。尽管行为的结果是因受到惩罚而体验到痛苦,但如果过程是吸引人的,则这种行为下次继续发生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如果在儿童的错误行为发生后几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再实行惩罚,则效果就更差,因为这时儿童很难在自己的行为和惩罚之间建立条件反射,那种“等你爸(妈)回来再跟你算账”的威胁,充其量只不过是大人解解气而已,对儿童错误行为的制止也没多大作用。

对孩子的错误言行,请给出及时的回应,让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快速形成正确的条件反射。

2.适度性策略

惩罚的适度性策略指惩罚要适可而止,惩罚的强度在能达到教育效果的基础上,请使用强度最轻的惩罚。就像一个人生病了,能喝水就不吃药,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如果惩罚非用不可,一定要记住使用强度最轻的那种惩罚。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惩罚后只要达到制止其继续发生即可,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行。惩罚过度了,会伤害孩子。过于严厉或过分的惩罚将具有很大的负效应,比如打孩子嘴巴的行为,会给孩子的人格带来终生的伤害。

惩罚过度会造就两种极端性格:一是孩子的叛逆心理越来越强,对家长和老师的管教“死扛死顶”,使矛盾不断激化;二是形成自卑情结。如果孩子本身比较柔弱,家长和老师的批评会让他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破罐子破摔”下去。这样的孩子上学后,往往会成为“问题孩子”。

超出孩子认为该有的惩罚就会造成严重的逆反,从而“破罐子破摔”,请不要把孩子当成破罐子对待。

3.一致性策略

惩罚的一致性策略是指成人对于儿童的同一种行为应该持连贯的和一致的态度,原来进行惩戒,现在就不应该视若无睹;父亲要管,母亲就不应该阻拦。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父母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用钱物或食品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

(1)学校教育中的前后不一致

典型案例

某农村学校为了加强学校管理并解决周边不利环境(社会闲杂人员进校园)给学校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决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统一佩戴胸卡,并凭胸卡进出校园。为了使这一规章制度能贯彻执行,学校特就此问题召开行政例会讨论。在会上很多人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在校佩戴胸卡的习惯,就必须加强检查的力度。只要在初期进行一场“运动”——天天检查,不佩戴胸卡要批评教育、不佩戴胸卡不许进校门。这样学生就会慢慢习惯佩戴胸卡,从而养成自觉习惯。最后形成决议:由行政值班领导和保安负责检查胸卡佩戴情况,不戴胸卡者不得进校门或由班主任领进校门。第一个星期学生几乎都能佩戴胸卡进出校园;第一个月情况也不错;第三个月时出现一些学生不戴胸卡的现象;到了第二学期开始,很多学生不戴胸卡。慢慢地,学生的胸卡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还有不少学生的胸卡遗失了,最后此项规定成了明日黄花,无人再提。

此案例中,刚开始对不戴胸卡的学生进行惩罚,但后来就没有了惩罚。于是,慢慢地学生的胸卡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就是惩罚前后不一致所导致。

(2)家庭教育中的观念不一致

典型案例

一位家长曾说,爷爷、奶奶惯孩子,使他无法对孩子施教。爸爸刚一管他,他就说:“甭跟我那么厉害,我要跟爷爷汇报,看有没有人管你!”有时孩子犯错误,家长一管,奶奶就护着,说:“你要打孩子,先把我打死算了!”弄得孩子的父母无所适从。孩子偷了人家一张碟片,爸爸发现后狠狠地批评了他,孩子开始认错,掉下了眼泪。正在这时,奶奶来了,看见自己的小孙子正在掉眼泪,觉得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把把孩子搂过来,又是亲,又是爱的,还把儿子批评一通,刚才爸爸的批评全部作废。

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惩罚不一致的现象。一家三口逛商店,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就想买,妈妈说:“不行,你的玩具够多了。”爸爸却说:“她喜欢就给她买吧。”妈妈急了,对女儿的管教总是受到先生的阻止。父母之间、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由于经历不同、价值观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对孩子成长规律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因而,在许多家庭,都存在因孩子的教育问题产生分歧,甚至导致家庭的矛盾冲突。

(3)教育惩罚不一致的后果

①影响力相互抵消。若父母意见相左,谁也说服不了谁,其结果必然是彼此削弱对孩子的影响力。

②父母威信降低。不仅会使孩子对父母感到失望,还会破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降低父母的威信。

③孩子无所适从。父母意见不一,行为各异甚至存在严重的分歧和激烈的冲突,这势必会使孩子无所适从。

④造就“两面派”的孩子。孩子具有本能的自我保护心理,他会进行选择,去寻找自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谁对自己有利就听谁的。情况严重的就会造成孩子的“双重人格”,使孩子在爸爸面前是一个样,在妈妈面前又是另一个样。

教育者对于孩子行为的管束应该前后一致,并且与其他教育者讨论好,再施以一致的教育,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所以,如果父母或教师一旦做出决定,使用惩罚去终止一种不期望反应,他们应当行为一致。

4.惩罚的教育性策略

科学的惩罚要以人性关怀为根本的出发点。惩罚本身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惩罚真正的目的是纠正、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惩罚中应有情有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在对儿童实施惩罚时,一般应讲清道理,告诉孩子他错在哪儿,为什么要对他进行惩罚,让他受罚之后能心服口服。之后家长还要给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他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为什么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

典型案例

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有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12.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总统,就是里根

里根的父亲正是利用“惩罚”本身的激励作用,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惩罚本身是一种爱的方式。

5.避免惩罚误用的策略

(1)惩罚递增

通常情况下,父母会原谅孩子在某些方面所犯的第一次错误,但第二次再犯时就会惩罚,第三次又犯时会加重惩罚,即惩罚递增。一般说来,年龄小的儿童出现违反规范的行为,常常是由于不了解规范本身的性质,或出自对某一行为的好奇心而分散了注意力,或是因为疲劳而不能坚持。年龄大的儿童,原因就要复杂一些,明知故犯的情况也存在,但有意捣乱、违反规范是个别的,更多的是出自个体的差异,如不理解或未正确理解行为规范的标准、对于规范的正确理解尚未转化为指导行为的自觉原则、对父母或老师存在对立情绪、没有养成遵守规范所必需的习惯等等。心理学研究发现,通常对每个连续的错误行为实施比上一次更严厉的惩罚的话,效果并不会比实施维持恒定水平的惩罚好。不断加强的惩罚力度会致使儿童产生抵触、反抗情绪,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也许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加大了惩罚力度之后都仍然无效,那么应该换一个方法了。

(2)惩罚过度

一般认为,较轻的惩罚不如较强的惩罚有效,但是某些过重的惩罚却往往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成人对儿童的奖惩,无疑会成为儿童的示范榜样,对一个儿童的惩罚将会以替代学习的方式而影响到所有能观察到这一行为的人。实验表明,如果惩罚过于严厉,个体要么力图逃避情境,要么一再重复同样的反应而不顾反应的结果如何。过于严厉的惩罚或批评常会引起学生对学校与老师的强烈恐惧与厌恶情绪,而不是抑制或消除受惩罚的行为。因此,惩罚的强度是一个很有必要探究但又难以把握的事情。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惩罚的强度达到刚能唤起所需要的行为和阻止不需要的行为而又会消除不协调时是最理想的。当学生在课堂上不守纪律时,老师停顿一下,用眼睛望着他就可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而不需要再去训斥一通,这体现了惩罚的艺术。

(3)惩罚情绪化

日常生活中家长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父母在心情不好时很难把握好自己的感情,容易将自己恶劣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踢猫效应,其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典型案例

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一切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事出突然,有一次,他看报看得太入迷以至于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这位老董愤怒至极,回到办公室时,为了转移别人的注意,他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走出老董办公室,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茬。接线员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对着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之后,也很恼火,便将自己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

施惩必须心平气和,公平公正,不可偏袒或过激。一来孩子无过受罚,父母小题大做,会使孩子感到有失公理;二来如果此时父母再因不能自制而使惩罚无限制地升级,则往往会激化孩子对父母的反抗情绪。因此,建议父母切勿在醉酒之后或自己心情不佳、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等时候惩罚孩子,以免过激失态,影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值得提醒的是,在此时更不可以用罚作业、罚劳动的方式惩治孩子,那将导致孩子对作业与劳动产生反感情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