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惩罚与免惩罚

惩罚与免惩罚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Bolton和Zw ick验证了这样两个假设:①匿名假设认为是由于实验观察的影响,使得被试的结果偏离了完美均衡,遵循着公平的规范;②惩罚假设认为被试倾向于惩罚那些给予他们不公平对待的人,与实验者的影响无关。每名提议者需要与每名反应者博弈一次,共10轮。而反应者拒绝不公平提议的原因是要惩罚对方,因为在免惩罚条件下,即使是最不公平的出价,反应者也无一拒绝。
惩罚与免惩罚_公平博弈

实证研究一致地发现最后通牒博弈中反应者行为对完美均衡的偏离,对于反应者为何做出这一行为,有着不同的假设。Bolton和Zw ick(1995)验证了这样两个假设:①匿名假设认为是由于实验观察的影响,使得被试的结果偏离了完美均衡,遵循着公平的规范;②惩罚假设认为被试倾向于惩罚那些给予他们不公平对待的人,与实验者的影响无关。这两种假设都反映出一种公平的倾向性,其区别在于为什么会存在公平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对公平结果的期望,还是对公平对待的期望。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尤其重要,因为这关乎实验法研究人类行为的有效性。如果被试仅因着实验观察效应,而做出某种行为,这意味着实验结果将不能反映和预测真实世界的决策。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是对决策行为动机的考察,对心理机制的探讨。

Bolton和Zw ick(1995)的实验包括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被试完成标准的最后通牒博弈;第二个条件,被试—实验者匿名条件,实验者不知道每个结果是哪个被试给出的;第三个条件,非匿名免惩罚条件,即使反应者选择拒绝,对方的金额也不受影响。每组有20名被试,提议者和反应者各10名。每名提议者需要与每名反应者博弈一次,共10轮。每一次,提议者需要从两种提议中选一个,其中一个选项固定为公平分配,总额为4,公平分配是(2,2),另一个选项在10轮博弈中的顺序依次是[(2.2,1.8),(2.6,1.4),(3,1),(3.4,0.6),(3.8,0.2),(2.2,1.8),(2.6,1.4),(3,1),(3.4,0.6),(3.8,0.2)],其中,第6到第10轮是第1到第5轮的重复,这样可以观察到被试的学习效应。实验实施过程中,实验者小心翼翼地创造了双方匿名条件,指导语和具体操作说明均以书面形式交给被试。图6-2显示了实验三种条件下提议者选择非公平分配的结果。

图6-2 三种条件下符合完美博弈的次数(摘自Bolton和Zwick,1995)

由图6-2可知,以后5轮结果来看,标准最后通牒博弈条件和被试—实验者匿名条件下的差异相对较小(选择自利方案的比例为30%与46%),免惩罚条件下,所有的提议者均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分配方案(100%),表现出完美均衡策略。这些结果表明,被试并不在意自己的决策被实验者看到,因为他们在非匿名的免惩罚条件下,后几轮博弈都选择了自利的方案。结果还表明,提议者并没有倾向于公平的意识,他们给出公平分配的方案,只是害怕反应者会拒绝不公平的提议。而反应者拒绝不公平提议的原因是要惩罚对方,因为在免惩罚条件下,即使是最不公平的出价,反应者也无一拒绝。

这个研究明确地反映了惩罚不公平行为是反应者拒绝不公平提议的主要原因。实验观察者效应虽然给结果带来了一定的差异,但不影响基本的结果模式,而惩罚几乎能解释所有的变异。研究者所提出的惩罚假设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之后进行的行为研究,通过控制信息完备性等,也发现提议者提出公平的出价行为不是出于对公平的偏好,而是害怕被拒绝,所做出的策略性行为。另有对个体差异的研究也证实,提议者提出公平的出价,只是想提高增加自己受益的概率而已。惩罚假设也得到了后来神经科学研究的证据的支持,有研究表明,反应者拒绝不公平提议,激活了与奖赏加工和利他性惩罚有关的脑区,如伏核和尾核等。Bolton和Zw ick(1995)提出的惩罚假设是为数不多的既能解释提议者的行为,也能解释反应者行为的假设,堪称经典。这一经典研究结果提示,权力必须有所限制,不然就会走向极端自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