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和发现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和发现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中“取法乎上”中的“上”是指那些经典作品。陶继新老师在书中谈及仁时说道:让人走向精神的高贵和心灵的完善。“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走进经典,不断加强内在修养,使自己抵达这一高层的精神境界,从而在教学中传达给学生。

王丽双

教育到底要教会孩子什么?教师要用一颗怎样的心态从事教育?前些日子,有幸读到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一下子又激起了我久违的激动,这些高营养的精神食粮正好给了我及时的补给,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本教育讲演录,主要辑入了《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和《孔子的精神境界》三个主题的演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是“取法乎上”的经典诵读,另一个是《孔子的精神境界》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陶老师对孔子的教学总纲和人生境界的概括,也是孔子一生生存与学习状态的高度概括,是他整个人生精神境界与学习追求的高度浓缩,同时也是我们今天教育应当遵循的理想规则。

书中“取法乎上”中的“上”是指那些经典作品。那么我们要从经典中取什么呢?这就是“法”。 “法”是什么?我认为就是“道”“德”“仁”“艺”。本书告诉我们修炼自己要从“道”“德”“仁”“艺”上下功夫,使自己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志于道”

曾参对“道”的解释为“忠恕而已”。“忠道”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为推己之心以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是一种至高的思想境界。

陶老师就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了自己的座右铭。他说“在自身发展的时候,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发展”。这也是他在本书中把那么多有所作为的校长、老师的真善美,本色地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学习追寻的原因。他说:“文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根本的追求是使人‘文’化,由人文来化人。人只有在学习和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永远幸福的人。”这一点深深地触动了我。

很多人都会这样以为:自己能发展进步,有所提高就行了,从未想把更深的东西拿来与大家分享。还有的人只抱着自己那点所谓的经验应付工作,周而复始地重复着,不管成效如何。孔子“道”的思想和陶老师的解读让我明白:只有一个群体发展了,群体中的个体才能发展、进步;而群体不发展,个体再努力,改变的也只是微乎其微的一小步!我们只有把自己的思想拿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方能共同提高。学校的每次教研活动教师们都各抒己见,直言不讳,从不保留,让我感受到思维的碰撞和能力的提升;每次的班主任交流也使我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和发现,应该为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据于德”

这是从道德人格来谈的。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为:用行政命令引导百姓,用刑罚束缚他们,百姓求得的只是免于犯罪受罚,却没有了羞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仪统一百姓的言行,这样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还会守规矩,有归属感。所以孔子强调德治,可见,道德比刑法更有效。

治国如此,治家、治校、治班也应如此。我想到了对班级的管理,很多时候,我们都高高在上地给学生提要求、下禁令,从不曾考虑他们乐不乐意接受。这样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犯了错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顶多批评惩罚、告知家长。久而久之,简单粗暴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作用。如果用道德教化引导学生,用礼仪统一学生的言行,让他们为自己制定要求,少给他限制性的“政令”,学生也会守规矩,有归属感,从而促进他们的人格成长。

“依于仁”

陶继新老师在书中谈及仁时说道:让人走向精神的高贵和心灵的完善。“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论语》中对“仁”谈得最多,有人统计说是107处。孔子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按照“仁”的要求做事。他说颜回就是这样的人,“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迁怒,不贰过。”这是孔子对颜回好学的评价,不把自己的怒气无故地迁移到别人身上,不犯同样的错误。

由此看来,孔子所说的“学”重在修身、修德、修为,而与我们今天的在学习知识上的“认真好学”是不一样的。那么,如果一个人没有好的道德修养,没有仁德的思想境界,而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对于社会则可能会成为一害。比如:清华大学高材生刘海洋伤熊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报复杀人事件等等。他们这样的所谓的优秀知识型人才,却给社会给他人带来了灾难,我想这也是我们教育事业的一大败笔吧!

现在的一些学生对自己应如何成长发展没有思考没有认识,对学习厌烦,思想上贫瘠,内心空虚,不知道人性本善的真正意义。我们与其无端抱怨,倒不如静下心反省自己:我们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三千多年前孔子早已给了我们回答:学习的根本意义并不在于要学会多少知识,而是要先从修身学起,让人走向精神的高贵和心灵的完善。用经典的著作感染学生,用仁爱的思想唤醒学生趋真向善的心灵和改变自己的愿望,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陶继新在回答其他教师的问题时,曾说道:“善待他人”既源自我的善良本性,更受益于《论语》《圣经》《金刚经》等经典文化的滋养。在感悟世界哲人之言的要义时,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份善待他人的美丽。“善”在心中,便有了心灵的一片净土,“乐”亦自然在心中回旋。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为人完全在于自己,而不能靠别人。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走进经典,不断加强内在修养,使自己抵达这一高层的精神境界,从而在教学中传达给学生。

“游于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儒学大师李泽厚解释“知”是在知识层面,“好”是在道德层面,“乐”是在审美层面。可见,孔子更欣赏游艺的学习方法。

陶继新老师说道:“生命个体的学习本来是探索未知、获取智慧的一个快乐过程,是一种幸福的心灵之旅。”“学习一旦产生兴趣,进而抵达审美境界,就不再是负担,而是成为一种心灵的快乐。”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所以教师不是知识的传输工具,而应是学生爱学习的激发者,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改变学习的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经典诵读可以使人趋真向善,可以使人宁静致远,可以使人宠辱不惊,可以使人气质高雅。与经典相伴,取法乎上。

作者简介:王丽双,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五里屯小学教师,一级教师。从教18年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多次获得区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市级先进教学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