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行政组织伦理

文化行政组织伦理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来说,政治支持在我国体现为执政党对文化行政建设的重视。执政党的支持是文化行政伦理构建的前提,具体表现为:任何文化行政伦理构建的方针出台都离不开执政党的参与,任何文化行政伦理具体措施的推进都离不开执政党的支持。如果文化行政行为损害公众利益,就要承担政治责任。文化行政伦理的司法制度包括人民法院的监督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文化行政组织伦理_公共文化行政学

二、文化行政组织伦理

(一)文化行政组织伦理的含义

文化行政组织是文化行政行为的合法主体和文化行政功能的集体行使者,又是个体文化行政人员的生活组织和最直接的责任报告对象。文化行政组织是文化行政系统道德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行政人员个体道德发展的主要环境,即它直接关系到文化行政人员的道德认知、道德评价和道德习惯的生成。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组织环境,是不可能产生任何优秀的文化行政人员的。

文化行政组织结构实际上是人际关系的制度化表现,其实质是一系列人伦关系、伦理习惯与价值观。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行政组织作为一种集体性的文化、一种精神现象,影响着个体文化行政人员的道德心理和行为。反过来也一样,即个体文化行政人员的伦理观念与行为也直接影响着文化行政组织的伦理环境的形成。

文化行政组织在文化行政伦理中,首先表现为一个认知系统,即生活在其中的组织成员总体性地内化这些系统,并且不知不觉地成为无意识地用组织观念思考问题的人。文化行政组织道德这种规范认知结构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又因文化行政人员与文化行政组织的隶属关系和亲密关系显得无与伦比,成为文化行政人员社会化、政治化的主要基地。

其次,文化行政组织文化对于组织集体和组织成员的伦理取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所共享的基本思想和信念,它活动于组织成员的潜意识中,并以一种根本性的想当然的方式来界定组织的自我观念以及对环境的看法。组织文化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和道德意志与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性的,既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好的文化行政组织可以为文化行政人员提供一种良好的直接环境,促进其符合社会公德和公共利益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养成,反之亦然。

(二)文化行政伦理的构建

1.文化行政伦理构建的保障体系

文化行政伦理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认为,这种构建需要把重点放在组织环境培育与个体素质的培训上,而无论是营造环境还是职业培训,其重点都要放在法制性和规范性上面,使文化行政管理者保持合乎法律规定的正确行为和合乎道德的正当行为,并使之成为一种内在的素质,成为一种上下一致的良好习惯。从外部环境看,文化行政伦理的构建需要方方面面的环境的营造,具体包括:

一要建立支持系统。支持系统包括政治支持、舆论支持和机构支持。没有政治支持,文化行政伦理构建是不可想象的。具体来说,政治支持在我国体现为执政党对文化行政建设的重视。执政党的支持是文化行政伦理构建的前提,具体表现为:任何文化行政伦理构建的方针出台都离不开执政党的参与,任何文化行政伦理具体措施的推进都离不开执政党的支持。舆论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舆论正面的导向和氛围的营造都会对文化行政伦理构建的切实推进产生积极的影响。机构的成立是文化行政伦理构建的直接载体。西方一些国家设有专门的伦理办公室,具体负责伦理建设事务

二要建立保障系统。首先是建立责任保障系统。文化行政人员在面临伦理困境时其行为选择要从自身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角度进行。这个责任与义务包括对政党的政治责任、对组织的行政责任、对文化行政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道义责任。政治责任是指文化行政行为必须符合、保护和促进公众利益和社会福祉。如果文化行政行为损害公众利益,就要承担政治责任。法律责任是指文化行政行为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违法行政,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是指文化行政要正确地做事,要做对公众利益有益的事,而不做对公众利益有害的事。没有约束的文化行政权是危险的,因为没有约束的话,可能被滥用。如果责任追究不及时,就会增加公众对文化行政机关的不信任,进而产生对立的情绪,因此文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积极地履行其职责,在文化行政管理的实践中承担起政治的、行政的、法律的、道义的相关责任。其次是要建立培训保障系统。文化行政人员的伦理知识需要在培训的过程中获得。对文化行政人员的日常培训要安排与伦理相关的内容,通过经常性的培训,使文化行政人员在内心建立起文化行政伦理的高地。文化行政人员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职业伦理的好人,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官。一个没有职业伦理的人,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文化行政官员是不可想象的。

三是要建立监督系统。首先是公众的监督。要切实实现观众监督,必须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即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依据委托—代理的原则,文化行政机关实质上是人民群众的代理人。通过建立公众监督机制,如建立公众举报制度、建立政务公开机制等,切实保障文化行政伦理在文化行政机关的落实。其次是立法和司法监督。文化行政伦理建设与文化法制建设应相互配合。文化行政伦理的立法监督的具体制度包括:宪法监督制度,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制度,受理申诉、控告、检查制度,询问和质询制度,调查制度等。文化行政伦理的司法制度包括人民法院的监督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2.文化行政伦理构建的路径

文化行政伦理构建的路径可以从文化行政的文化建设、行政制度建设和立法三个方面来考察:首先,文化行政的文化建设。行政文化是一种与行政相关的文化,是行政体系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对行政活动的态度、情感、价值取向和信仰。任何一个文化行政组织的结构、过程、程序以及文化行政主体的行为观念,都会直接或间接受到行政文化的影响。文化行政也有其特定的行政文化,具体是指包括人们行政观念、行政意识、行政思想、行政理想、行政道德、行政心理、行政原则、行政价值和行政传统等。文化行政的行政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文化,它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民族特性、文化心理、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等。这种文化对文化行政行为、文化行政心理和文化行政制度都可以产生影响。构建新型的文化行政伦理的具体行政文化建设的路径是:以文化制度伦理建设为基础,使文化伦理建设与个体道德建设相互促进;制度变革应输入足够的公共性、服务性、法制性的伦理精神,文化创新应强调发展公民权利意识和自主自治的优先性、根本性的意义;以公共意识和法治意识为核心,以公民权利意识、公务员责任意识为重点持久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教育;以文化行政行为的公共性、法制性对社会产生示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文化制度建设。如果制度设计有缺陷,必然会带来伦理问题。文化行政伦理的构建需要制度的设计。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秩序,由规则构成。制度从纵向看,可以分为规范性行为准则、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三个层次。规范性行为准则包括道德、习俗和意识形态等,主要是从文化层面约束人们的行为。宪法秩序是指关于人类活动的基本原则,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它以宪法为核心,是制定社会各个领域相应行为规则的依据。而制度安排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制度安排就是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文化行政的外部环境,不断调整制度设计,使之更加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种制度安排要以伦理价值为依据。文化行政文化的建设要求文化行政组织必须积极主动地塑造一个行政伦理的实践环境,并有计划地建立文化行政伦理规范。只有这样,文化行政决策层才可以顺利进行授权,而执行层人员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最后,文化行政伦理立法。为了保障文化行政伦理构建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将相关成熟的文化行政伦理规范上升为法律。国外已经有不少国家通过立法制定国家公务员伦理法,主要就政府的雇员公共服务价值观、公务员财产收入申报制度等做出严格的规定。我国可以从文化行政规章和文化行政法规先进行这方面的立法,然后逐步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