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时间赛跑的赢家

与时间赛跑的赢家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为一个优等生,我们所看重的,不仅是一个至高的荣誉,更有实实在在的好处,甚至事关孩子的前途、命运。是主要由人的智力决定的,还是由人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决定的?而且,经过智商测试,结果显示二人拥有基本相当的智力水平,二人的学习自觉性、自信心也不相上下。我们不难看出,上述关于甲生和乙生之间差异性的描述主要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这种由环境因素形成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重要作用。

“您孩子学习挺好的吧?”“嗯!还好吧!”这些通常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围站在学校门口,等着放学接孩子的家长们聊天的常用交际语言。作为一名家长,你十有八九也有过被人问起自己孩子学习情况的经历。还记得你当时是怎样回答的吗?是“还行,算中等生吧”,还是“挺好的,能排在班里前三名”(潜台词是我的孩子是优等生)。可能,最让你不堪回首的是你这样回答对方:“差得很呀!每次考试都倒着数。”优等生与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文化心理相契合,一个优等生就是一个家庭的骄傲,甚至也代表着一个家族的荣耀。

我们这里所谈的优等生,指的就是在学校的诸多学科考试中都能得到高分,甚至是满分的极少数学生。它还有一个更时髦的称呼,叫学霸。当然,我对优等生的定义,可能会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有的人会反驳道:“我的孩子其他学科成绩一般,但数学成绩非常突出,那他就不能叫优等生吗?”是的,像这样的学生,我们通常都称其为偏科生(似乎还带着一些贬义)。

有的人问道:“我的孩子数理化成绩都非常突出,就是语文、历史成绩稍微差点,这也不能算是优等生吗?”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情况也不完全符合我们所讲的优等生的范畴。然而,在人们的印象中,数理化学的好的孩子都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思维品质,其对于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作用较为突显。在高考取消文理分科的背景下,我们对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视正日益加强。例如,浙江省“新高考”方案采取“3+3”模式,除了必考的语数外之外,考生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据统计,考生选考物理即可报考的专业达到了91%。上海复旦大学的法学、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都要求考生选考物理,北京大学的法学专业也要求考生选考物理。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充其量只能称之为潜在优等生。

有的人讲道:“我的孩子画画特别好,这应该也算是优等生了吧?”当然不是,我们通常把在体育、美术、音乐、舞蹈等某一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叫作特长生。还有的人一脸惋惜地说:“我的孩子学习能力非常强,可就是一到考试的时候就紧张,成绩总是不理想。”是啊,如果你的孩子是这种情况,我听了之后也只能表示遗憾。因为,在如何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这个问题上,我们的体制设计主要由考试,尤其是高利害考试说了算(比如中考、高考),我们重在看结果,至于综合素质评价等类似于过程性的评价,其在学生招生录取中所占的权重实际上仍比较有限。

我们每一个家长都怀有一个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等生的期许,这无可厚非。成为一个优等生,我们所看重的,不仅是一个至高的荣誉,更有实实在在的好处,甚至事关孩子的前途、命运。想想看,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优等生,这不仅让你在同事面前赚足了面子,而且,你也不必再为孩子某一科的学习成绩上不去而苦恼,这可是我们很多家长都普遍要面对的问题,甚至,你也不必太担心孩子考不上某个心仪的高中、著名的大学,在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的学习焦头烂额的时候,你却可以戴着太阳镜,躺在柔软细腻的沙滩上,享受着午后明媚的阳光,自然恬静的优美环境让你好不惬意!

优等生同样也是学校的宠儿,老师的荣耀。优等生喜欢学校学习的氛围,他们的记忆力超强,接受和理解能力突出,成绩当然是最好的,他们能够高质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同学中间显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老师眼中好学生的标杆,是同学们眼中学习的好榜样。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优等生总能在别的同学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仍不知所措的时候,积极地配合老师,为其解困,准确地说出答案。优等生最受学校的赏识,他们往往都是学校保送推荐和评优评奖的首选人物,也是学校之间互相比较的重要砝码,更是家长评价学校优劣的基本指标。想象一下,有甲、乙两所相同规模的新办高中学校,甲校三年后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明显多于乙校,如果你的孩子可以在两所学校中间自由选择其中的一所学校,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甲校,原因只是甲校满足了让你的孩子在这三年内也会成为优等生的想象。

那么优等生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是主要由人的智力决定的,还是由人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决定的?首先,我们要肯定的一点是,在当今学校所教知识被高度分科化、学术化且难度没有明显降低的情况下,拥有正常乃至更高的智力水平,这是成为一个优等生的先决条件。此外,学习者个体的后天因素,包括非智力因素(例如学习的自觉性、自信心)、环境因素(例如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氛围)和教育因素(例如学习者所在的学校、学习的课程教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一个志在成为优等生的学习者来说,上述因素都不可或缺。基于优等生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比较的结果,而且,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班级内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不会达到显著性水平,所以,我们在这里着重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显得更有价值。现在,让我们假设有甲、乙两个小学一年级并且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每天带着同样的课程表,学习同样的课程,由同一个教师为他们上课。而且,经过智商测试,结果显示二人拥有基本相当的智力水平,二人的学习自觉性、自信心也不相上下。但是,他们在以下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甲生已经拥有了丰富的诸如历史、文学、数学、地理等背景知识,这将有助于他(她)对学习任务的快速理解,而乙生的知识储存仓库才竣工不久,里面空空如也;甲生的语文阅读量和阅读能力已经达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水平,而乙生才刚刚做好要认字的准备;甲生在语文课上经常踊跃举手,并能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乙生才刚踏上求学的征程之路就已经被老师标记为“这是一个不擅长数学学习的学生”;甲生家里拥有非常丰富的图书资源,而乙生家里只有几种常用家用电器的使用说明书;甲生已经积淀了在世界各地游历鉴赏的丰富体验,而在乙生的认知中,加拿大可能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城市而已吧!我们不难看出,上述关于甲生和乙生之间差异性的描述主要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这种由环境因素形成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重要作用。

或许有人会说:“没错,我也承认这种个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可是,这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影响呢?不管对于哪一个学生来说,一加二都等于三,他们学到的知识是一样的。”的确,对于甲生和乙生来说,在“一加二等于几”这个问题上,答案不会因为二人的个体差异性(甲生有着丰富的背景知识和学习体验,而乙生则相对缺乏)而发生丝毫改变。但是,我们能据此就说他们二人学到了同样的东西吗?可能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甲生由于有着丰富的背景性知识为基础,所以在他(她)的经验和意义世界里,会有多种对知识的表征方式,这会帮助他(她)在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乃至分析、评价、创新等多个层面上的表现都优于乙生。例如,当甲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中的语句“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的时候,他(她)可能会激动地流下眼泪,你若问为何会流泪,他(她)会告诉你,他(她)当时想到了晚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想到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看到的惨烈场景,这些都让他(她)难以控制激动的心情,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着重强调了环境因素对个体差异性的塑造及其对学习者的显著影响作用。我相信各位现在已经认识到了环境因素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其实,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环境因素也可以换成家庭背景这个概念,因为越是经济文化条件优越的家庭,越看重对孩子的教育,也越能为孩子创造更为优越的成长环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假设:家庭背景与学生学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事实上,该假设早已得到诸多研究成果的支持。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著名的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Coleman)在1964年对4000所学校60万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穷人缺乏教育机会的调查研究,他得出两个在当时看来非常令人惊异的结论:“首先,学校资源的差异与学业成绩的差异之间只有很小的相关性。其次,学业成就的差异和学生同辈群体的教育背景以及期望有密切的关系。当弱势学生被安排到与那些有着优越背景、学业成就更高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的时候,他们的表现有明显的改善。”无独有偶,1972年,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克里斯托弗·詹克斯(Christopher Jencks)在一项关于学校教育和家庭背景之间的研究中发现,“学生的学业成就和他们的家庭背景关系最为密切”。

那么对于一些环境因素明显缺乏,家庭背景条件不足以称之为优越的孩子来说,要想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成为优等生,我们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这对于我们每一位家长来说,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了。美国的一位名叫本杰明·布鲁姆(Benjam in S.Bloom)的心理学家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他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关于学习的一种理论——掌握学习。该理论认为,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绝大多数学生(约90%-95%)都能够在学习内容上达到掌握的程度。“学习成绩背后的最重要的区分因子是时间,而不是某种类型的学术才能的差异。”“假如教学时间和类型随不同的个体而变化,那么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掌握所学的内容。”美国的另外一位心理学家约翰·卡罗(John B.Carroll)也认为,“学生之间能力倾向的不同是由他们在学习材料上所花的时间导致的……对于任何给定的目标,学生达到的学习程度是所允许的时间、学习毅力、教学质量、学生理解教学的能力和学生能力倾向的函数”。他认为,只要保障每个学生适宜的学习时间,学习的个体差异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少。

如此看来,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有效途径。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因为他在学习能力上有多么明显的欠缺,环境因素也不一定就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它从根本上是因为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不足。

时下有一句流行的口号,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该口号把学生的学习想象成一种充满了竞争的个体竞技活动,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学校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考试、选拔、排名,而且学校之间也存在着各种优劣不同的排名,更何况当学生步入社会的时候,他们在就业、工作中也要面临竞争。我们既然认可了竞争的客观存在和合理性,就必须真实面对现实。对于那些对该口号持认同态度的家长们而言,他们的心情是较为复杂的,其中,一部分家长的心态是“怕输”,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只要不被落在后面就可以,而另一部分家长的心态是“想赢”,他们希望孩子能领跑整个队伍,甚至把别人远远甩在身后。而不管是“怕输”还是“想赢”,家长们的心态都是极其焦虑的。为了消除家长自己对孩子在“跑步竞赛”中的焦虑情绪,他们便自然成了该口号的支持者和鼓吹者,并且对孩子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例如延长他们的学习时间,增加他们的课外作业量,给他们报各种学科类或兴趣类的课外补习班。

家长们对孩子学习成绩优劣存在的焦虑心态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光靠期待是得不来的,没有哪一个家长会把宝押在期待孩子有一天突然顿悟,对学习开了窍,从此学习成了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情。而且,家长们的想法和举动也有系统的理论作为支撑,例如我们上面所讲到的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即只要增加足够的学习时间,学习终会成功。如此一来,学习终究演化成了一种与其说是学生之间的比赛,不如说是学生与时间的赛跑。学生的时间本该是色彩斑斓的,有休闲的时间、打瞌睡的时间、发呆的时间、读闲书的时间,甚至是写情书的时间。现实却是,学生本该拥有的这些时间都被挤压或剥夺,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被家长以各种名义换算成了学习的时间。正如孔子站在河边曾经告诫我们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对于要成为一个优等生的学生来说,他(她)必须具备争分夺秒的时间意识,甚至恨不得跑在时间的前面才好,这种现象我们也不难看到。例如,有的学生在上初二的同时就赶在了时间前面,提前把初三的几门重要课程也学完了。

要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树立了与时间赛跑的坚定决心,那将会是一种多么壮观的场面!我们可以想象,每一个人都在“赛跑”的跑道上不敢有片刻喘息的时间,每一个人都承载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每一个人都心怀被别人超越的恐惧。这样的世界实在有些恐怖!与时间赛跑,往往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业压力。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个高二学生徐某因承受不了学业竞争和家长的压力,铤而走险,铁锤杀母,藏尸遁逃。据该生交代,从小学开始,他的母亲就要求他考试成绩不低于97分,低了就要挨打。一次期中考试,徐某成绩排在第18名,母亲就拿皮带、棍子打了他一顿,要求期末必须考到前10名,否则打断他的腿。母亲要求他考上北大、清华,最低也是浙江大学。徐某面对母亲施加的巨大的精神压力而无法承受,终而促成这场悲剧的发生。

我相信,看了这个实例之后,你绝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以上我所描述的这种了无生趣的日子。接着,我们要反思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到底有没有起跑线?我想说的是,学习根本就没有起跑线,在倡导终身学习的当今时代,如果非得划一条线的话,那么,这条线就是终点线,即在每个人生命终结的那个时刻。既然学习没有起跑线,实际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根本就是一个谎言。为什么说学习没有起跑线呢?这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一个个有着各种差异性的存在个体,同样,学习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有差异化表现的,有的人学得好一些,有的人学得差一些,有的人学得快一些,有的人学得慢一些,有的人在数学上有特长,有的人好似就是为歌唱而生的。如果我们非要给所有人都划同一个起跑线,这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公平的。

众所周知,人们在智力水平上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性是由先天和后天二者的影响因素共同决定的,如果说对于后天影响因素,例如孩子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等,我们可以通过实施人为干预来减少这种差异性,而对于先天影响因素,例如父母的遗传基因,科技发展还没有达到能够为母亲孕产一个高智力孩子而显著优化父母基因的程度。我说这句话的意图在于,假如有两个刚出生的孩子,他们所拥有的遗传因素对各自智力的影响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除非是同卵双胞胎不会存在这种差异,因为同卵双胞胎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接下来,两个孩子所生存的环境、在正式迈进学校前所接受的非正规教育,这些都会对他们的智力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会对他们的个性塑造、行为习惯等造成不同的影响。当孩子们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时候,坐在同一个教室里的他们除了在年龄上基本相同外,其在智力、经验和心理发展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他们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早已按照各自的起点(有的孩子从妈妈十月怀胎时就开始“奔跑”了)和“奔跑”速度暗自“跑”了起来,跟本就不存在同一个起跑线这回事。

接下来,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让家长们为之亢奋,也是让孩子们不惜耗费精力与时间赛跑的奋斗目标所在,即学到了什么?或许,你已经有了答案,这就是知识。若更具体一点,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是指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知识。

这种对所学之物的狭隘理解,与我们对学生单一的评价方式有着直接联系。我们的纸笔考试方式,考察的是人在限定的时间之内(例如考试时间为100分钟),面对由笔画、符号构成的特定情境,发挥智力,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谁在考试中获得了高分数,也将意味着谁就学到了货真价实的知识。由此,人们流行于追求知识的加速跑,大家对“实用知识”的狂热追崇已经形成了一种不良风气,进而影响到了人的发展这一根本问题,若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终将沦为知识的奴隶,而无法成为知识的主人。

在我们的理想教育中,学生的所学之物,不是只有知识,“它在性质上可以是知识、技能、观点、理解、见识、意义、态度、资质以及/或者能力”。我们对“所学之物”的理解必须有更为广阔的认知,要革新考察和甄别学生学习状况和程度的方式、方法,唯此才能改变我们一贯以来的考知识—学知识这一单向度的、片面的对学习的认知。

如果我们非要用跑道来比喻学生学习的话,就像我们为飞机设置了航道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专属的“跑道”。在你的“跑道”上,你可以健步如飞,也可以款款而行,能跑出自己的精彩,这才是最重要的。教师不是嘴里吹着口哨,让所有的学生在同一个“跑道”上同时“奔跑”的裁判,教师真正的职责是帮助每一个学生开发出适合他们各自“奔跑”的“跑道”,让他们自由而欢快地“奔跑”起来。

优等生执着于与时间赛跑,用令他们无限荣光的一张张逼近满分的试卷向时间炫耀不已。追求在学校围墙内一时胜出的功利化欲念,往往让我们过分重视了对“实用知识”的贪婪性占有,却忽视了对每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影响更为深远的核心素质的养成,例如敬畏生命、珍视健康、创造力、想象力、求知欲、合作意识、他者的立场、道德品质、情感塑造、文化陶冶等。

正可谓有得必有失。由于在学校内和学校之外的社会,二者对人的评价机制和标准存在巨大落差,优等生在学校的优异表现常常不能迁移到社会和工作实践中,这样的现实让他们很难接受,先前是学校的宠儿如今却黯然失色,想必这种感觉不好受!想象一下,唯一能让优等生在社会中挽回颜面的事情就是参加知识竞赛了,毕竟,这是他们最为擅长的。优等生脆弱的心理防线很容易崩溃,他们轻则患上心理疾病,重则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还可能演化成为家庭的悲剧。据报道,2005年北京大学在4个月内接连3个学生跳楼自杀,想必最心痛的就是这3个优等生的家长了!

同是家长的我,实在没有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等生的想念,只愿孩子能够心智健全,快乐坚毅地去面对生活。如果你的孩子对学习有强烈的冲动,但对周围的其他事情毫无觉知的话,你可能需要带他(她)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以打开他(她)的视野,让他(她)不要做一个书呆子;如果你的孩子在某些学科的学业成绩达不到及格水平,那么,让孩子多用一点时间学习知识,这是非常及时的;如果你的孩子的学业表现出类拔萃,同时又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涉猎,而且乐于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那我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恭喜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