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的思考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的思考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分配的有机整体。因此,学校、政府和社会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的三大组成要素。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的形成完善也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在传统计划体制下,中国高校的地位只是国家行政机关上的一种附属物,只是资源的消极接受者,不能也不可能成为资源的配置主体。

夏丽萍 张志英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的内涵及其特点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分配的有机整体。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作为资源配置系统的子系统,具有资源配置系统的共性,但是由于其客体不同,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内涵。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的内涵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是指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运行载体和运行基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是指在高等教育配置中,不同资源配置主体之间相互影响,协同作用,共同构成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的有机整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转换过程是学校、社会和政府三种配置力量不断调整和转换的过程。因此,学校、政府和社会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的三大组成要素。

(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的功能

配置主体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全过程唯一的能动性要素和触发性要素。配置主体能动地发现市场需求,依据市场需求与配置客体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配置方式,然后对配置客体发生作用;对整个资源配置过程的评价就是配置效率。因此,配置主体既然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唯一的触发性要素,那我们就可以通过配置主体来控制配置过程,通过对配置主体的细致研究,提高配置主体的能力和素质,以充分发挥配置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提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实际上,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充分把握不同高等教育配置主体在不同领域配置中的作用,进而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做出比较合理的评价,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的特征

1.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是不同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任何系统的结构都有自己的特定功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的基本结构同样有自己特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其内部诸因素的功能无法替代的,更不是各要素功能的机械总和,而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基本结构所具有的整体功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基本结构的整体功能在于社会、学校、政府等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使整个主体系统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此,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整体统一意志和资源配置主体自主能动性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资源配置主体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保证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能充分调动各类资源配置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从而保证形成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要的统一意志。

2.高等教育配置主体系统的形成完善也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

当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发生改变时,与之相关的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将面临重新选择。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的形成完善也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社会与学校力量的不断回归替代政府控制的资源配置的过程。通过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微观层面——大学存在的三种力量(学术、市场和政府)的考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过程,实质是配置力量不断调整与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原有政府管制的资源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让渡给其他配置主体,如被市场机制替代的资源、回归学术力量的资源、新规制下的政府对那些难以内部化的外部性因素进行干预的资源等。这个过程一直没有停止,主要是外部使然,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本身尚未完成,在市场上形成的一系列制度结构还未完善,政府作为配置资源的主体之一的新角色还未到位[1]

3.不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之间有自己明确的作用边界

不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且有其相对独立存在的条件,有其明确的作用边界,这种作用的边界是由高等教育资源的产权边界决定的。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中,确立在法律制度框架下的行为重构,是学校、政府和社会三种配置力量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相对优化的基本条件,也是约束条件[2]

二、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系统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缺位、学校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失位和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中的错位等。

(一)社会参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缺位

当前,我国社会参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缺位主要表现在缺乏强制企业参与高等教育投入的有效机制,使得企业参与高校社会化服务的力度欠缺。

1.缺乏强制企业参与高等教育投入的有效机制

目前,关于政府和个人的高等教育投入份额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但企业对高等教育投入还只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以捐赠的形式或以社会力量办学的形式参与其中,这样一来,不公平的教育投入就产生了。对于那些从来没有参与高等教育投入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就意味着免费获得了高等教育产品。具体表现为,企业对学生的使用是无偿的,而这种无偿使用不仅导致了地区之间的不公平,而且还导致了企业对人才的高消费形象,使得大学生教育投入的时间和投资量都增加。

2.企业参与高校社会化服务的力度还不够

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因此高校的很多社会化服务具有市场性和公益性两重属性。而目前二者之间的矛盾和传统的高校后勤服务体制导致了企业还不能有效地参与到高校的社会化服务中来。就高校而言,害怕市场的放开导致高校后勤服务价格的上涨,从而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相违背;对企业而言,高校不能提供一个较为明确的盈利模式,投资的风险较大,从而企业自身也害怕参与到高校的后勤服务中来。

(二)高校自身资源配置的失位

在传统计划体制下,中国高校的地位只是国家行政机关上的一种附属物,只是资源的消极接受者,不能也不可能成为资源的配置主体。而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高校已经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主体,但从当前我国高校在资源配置的作用来看,高校在资源配置中还存在失位现象,即高校没有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高校自身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大大弱化了其作为一个独立主体在高等教育配置主体系统中的地位。其次,高校不能有效利用其资源参与社会交换,获得增值。以高等教育资源的来源为例,高校利用自身资源所形成的增值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例,1995年公立学校的销售与服务收入占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23.4%,而同期中国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及社会服务只占了8.3%。高等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三)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错位

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错位现象表现在:政府超越了自身的作用范围,涉足了本来应该属于企业和高校的范围;政府不仅充当了高等教育管理者的角色,还充当了高校的办学者等角色,破坏了主体系统中三者间的关系;而且,政府的角色错位也弱化了其对资源配置的力度,因为政府对高校具体事务干预过多,造成政府精力分散,负担过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忽略大局、决策失误、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压抑了高校的办学活力,阻碍了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和高校管理的积极性,延缓了社会各种教育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成长,也使得高校的资源分配难以按照市场规则进行正常配置和运作[3]

三、完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的对策

(一)转变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角色定位

在高教管理过程中如何避免政府角色的“越位”“错位”等现象,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重点。首先,政府角色应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建立以服务为中心的政府治理机制。政府为高校服务既包括制定有效的制度规则、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为高校提供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等间接服务形式,也包括政府为高校提供国内外教育信息、为高校学生提供信贷优惠等直接服务形式。其次,政府对高校管理要实现从政策治校到依法治校的角色转变。国家制定关于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依法治教、依法治校。高教管理和高校办学宜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运行,同时法律、法规又保护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合法权益,教育法律的稳定与连续性也为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稳定适宜的环境。再次,要实现从强势政府的单边治理到政府、社会和公民共同参与的多边治理转变。多边治理正逐渐成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领域内重要的治理模式[4]

(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手段

市场经济下,政府调节体系应以间接宏观调控为主,以直接行政控制为辅。具体说来,某些高等教育事务应该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调控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时效、不同调控方式的竞争力、达到调控目标的成本。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调控体系要从单一手段转向多维手段结合,充分发挥不同调控手段的特点,以保障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政府必须充分发挥法律手段的规范性保障作用,必须将高教管理和高校办学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上来,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运行,实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要加强计划手段的预测性指导作用,尤其是要加强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预测与规划,从整体上对劳动力市场的增量进行调控;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诱导性调控作用,通过调整投资强度与拨款政策影响高等教育的供求总量与结构的平衡,通过财政资助和助学贷款等措施保障高等教育机会与成果分配的公平,提高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益;大力发挥行政手段的协调性监督作用,根据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与主要任务,制定有关高等教育的重大方针政策,并提出落实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5];加强利用信息手段的服务性引导作用,为有关方面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为实现有效宏观调控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前提[6]

(三)优化高校资源配置

当前,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充分配置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首先,高校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善于创新、对教育事业忠诚的师资队伍,把竞争、激励、淘汰机制引入师资队伍建设中,在教师选拔、考核、聘任、晋升中形成一套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严把教师入口关,避免“近亲繁殖”,通过竞争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教师;实行“非升即走”的淘汰制;实行学科的“后位淘汰制”,激励和鞭策教师为提高所在院系的学术地位而共同奋斗,增强团队精神,提升整体学术水平。

其次,高校必须要面向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设置。高校专业设置其实质在于高校设置自身服务内容。高校专业设置能否满足市场需求,直接关系到高校产品,包括学生和科研成果能否走向市场,也直接影响到高校资源配置的效率。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弊端,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市场所需要的知识。因此,改变专业设置、重点培养既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应变市场的创新能力的研发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第三,制定高校服务价格。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实行免费教育,但是,免费教育又导致了对高等教育的过度需求,从而也导致了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必须要求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学生或家长分摊一部分高等教育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就是高校服务的价格。对于高校服务价格,在兼顾资源配置效率和体现公平性的同时,高校必须依据自身品牌、服务质量高低、服务的成本以及社会需求等多种因素,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进行差别定价,并且高校必须具体确定:收费价格期间、收费价格期间投资计划和筹资计划、总费用等多个方面。

第四,强化高校内部经费管理、提高高校资源使用效率。高校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不另设新校,只是挖掘老校潜力,扩大招生数,提高生师比,适当增加教师工作量,提高实验室、教室及其他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对教育经费预算实施单列,推行科学预算方法,把预算和学校发展计划结合起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改变传统以来的政府对企业的拨款制度,建立适合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金制度实现政府投入市场化配置。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期]

【注释】

[1]康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规律与变迁趋势》,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2]康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规律与变迁趋势》,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3]龙献忠:《论高等教育治理视野下的政府角色转变》,载《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1期。

[4]龙献忠:《论高等教育治理视野下的政府角色转变》,载《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1期。

[5]杨明:《从政府控制模式到政府监督模式——中国高等教育政府管理模式的现代性转换》,载《教育科学》2003年第5期。

[6]杨明:《从政府控制模式到政府监督模式——中国高等教育政府管理模式的现代性转换》,载《教育科学》2003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