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出地理学科特色,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孟趁兰

突出地理学科特色,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孟趁兰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理学科在许多人眼里不过是“记一记,背一背”的副科,特别是在农村初中,无论学生还是学校在地理学科方面的投入较欠缺。另一方面,高中地理教学又普遍面临学生基础差的境遇。面对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尴尬境地,突出学科特色,彰显学科魅力,提升教学效率,是初中地理教师能采用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地理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对于身边的地理环境学生耳熟能详,但难以自觉发现,需要教师把握切入点,“因地制宜”安排教学内容。

孟趁兰

地理学科在许多人眼里不过是“记一记,背一背”的副科,特别是在农村初中,无论学生还是学校在地理学科方面的投入较欠缺。另一方面,高中地理教学又普遍面临学生基础差的境遇。面对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尴尬境地,突出学科特色,彰显学科魅力,提升教学效率,是初中地理教师能采用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地图不仅是研究地理学最必要的工具,而且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新课标也明确要求: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用图,学习过程会轻松而高效。

1.运用地图教学,有利于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都离不开相关地图。以俄罗斯为例,该国东西部区域差异很大,要想认识这一特征,学生利用该国地形、气候、工业区、交通线等分布图进行分析,综合其东西部的区域地理差异,就会较容易地得出结论:俄罗斯的总体地理环境东西部差异显著——西优东劣,进而明白这个虽然大部分国土位于亚洲,习惯上却被认为是欧洲国家的原因了。如果没有地图,学生头脑中就不会形成空间概念,更无法理解该国的区域内部差异,这节课的教与学几乎无法进行。可以说,没有地图的地理教学会使学生感觉枯燥,甚至是痛苦。

2.运用地图教学,以“图”解“文”,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影响是我国自然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难度也较大。为方便学习,我们可以展示《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利用“箭头”符号表示两种季风,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对比其发源地、特点、影响的范围等,结合我国南方及与其纬度同纬度的阿拉伯地区的景观图、我国南方水旱灾害等资料,学生就容易认识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利与弊。配合《中国地形》图,学生还容易明白冬季风对我国南、北方的影响差异,进而较好地理解冬季风也是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初中生来说,适当以“图”解“文”能有效促进教与学。

3.多动手作图、绘图,有助于提升地理技能。

制作简单的地理图表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升地理技能的体现。以制作《石家庄各月气温曲线图》为例,学生问题表现多样:缺少图名;制作“折线”图、坐标轴含义表达不完整;因误读正负数致描点错误;因直尺与坐标轴放置不平行制作的图不美观等。经不断修改,孩子们最终能完成一张规范、科学、美观的气温曲线图时,既学会了作图方法,又有成就感,可谓一举两得。

地理学科综合性强,虽然初中地理内容浅显,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但也绝不是机械地“背一背”就能解决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探“理”能较好地避免机械学习。

地理学科的精髓在于“理”。以《日本》为例,教材对该国地理环境特征突出了三部分: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看似关联度不大的几个地理特征,实则密不可分。

作为岛国,又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也就成为日本的突出地理特征之一;自然灾害频发的岛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且多集中分布于沿海,使这个面积小国发展工业的空间倍受限制。而能成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得益于早期大力发展了加工贸易经济,当初大量进口各国的原料,既是作为岛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日本的无奈之举,也是拥有便利海运条件的岛国日本扬长避短的明智选择。因此,其工业区也就具有沿海分布的特征。这种经济模式的后期,国内各方面问题凸显,成本加大,日本又转向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依托海洋”、“走向世界”的“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成为日本经济的突出特征。在与世界密切联系的过程中,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色也成为必然。

地“理”无处不在,探究“道理”的学习不但能避免机械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地理教学中多“备学生”,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引导他们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高涨。

1.联系乡土生活、生产实际。对于身边的地理环境学生耳熟能详,但难以自觉发现,需要教师把握切入点,“因地制宜”安排教学内容。

在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时,笔者将附近的花卉市场作为了切入点。我校是位于市区西南城乡接合部,这里有全市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西三教花卉市场,附近许多农民种植花卉,班上也有一些孩子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于是笔者提出问题:咱们附近的农民为什么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你们的父母比自然条件相当的郊县农民在花卉种植方面有哪些优势呢?学生积极讨论,发现颇多。如西三教花卉市场紧靠市区,来购买花卉的人更多,市场更广;它又位于南二环与石铜路附近,交通十分方便;与郊县相比,当地农民受省城影响大,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等较高,在投资、管理等方面更有优势;发展花卉养殖业虽然投入较大,但效益更高等。

这样联系实际的学习,对于很少接触农业的孩子来说,初步理解农业发展不仅需要考虑自然条件,还要结合市场、交通、资金、技术、信息等社会经济条件就不再十分困难,而且他们也更希望父母增加收入,学习热情也相当高涨。

2.联系学生自身需求。七、八年级的下半学年所学内容都是区域地理,各区域均有一定的地理特征,也有各自的优势与瓶颈。注重引导学生将其与自己的家乡比较学习,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利于他们逐步树立“扬其长、避其短”的观念。实践证明,越是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越容易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此时,课程才真正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

以七年级国家地理为例,在《俄罗斯》一节中有“发达的交通”部分,除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图文资料分析俄罗斯各种交通线分布外,补充其地铁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到该国首条地铁线路是在1935年开通的,而我们石家庄的地铁仍在建设中;莫斯科的地铁还最美,堪称“地下的艺术殿堂”。这不仅使学生更理解其交通“发达”且分布不均的特征,还特别想亲自尝试乘坐莫斯科的地铁,也特别希望家乡的地铁能早一天通车。

又如学习《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时,除了解当地特色的旅游景点外,笔者还补充了一点儿当地美食资料:如央视的《味道》之《品味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里展示的烤乳猪、沙滩各种海鲜烧烤及《朝闻天下》之《泰国粽子:“吉掌”和“芭掌”》,美食的“色香味”的视觉冲击,使学生简直“两眼放光、口水直流”,还有天真可爱的孩子忍不住拿起书当作美食就咬啊!许多孩子反映:“老师,我那会儿本来肚子就好饿,一看这极品美食我就更着急了,哈哈!”“等放假我一定要去巴厘岛看一看,尝一尝。”

在关乎“我”的前提下学习,孩子们精力集中,印象深刻。当然,“实际”的内容在各地区差异很大,教师在组织教材上需要依据课标适当调整。

媒体材料中常有鲜活的地理知识,运用得当对地理教材会是很好的补充。在引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时,利用央视《走基层•皮里村蹲点日记》关于孩子们艰难的求学路报道:“搁下一只脚就算一条路”“一双鞋难倒一家人”“冒着掉下深渊的危险艰险上学”等,使学生明白“发达与落后并存”仍是我国国情,学生们渴望帮助西部、开发西部的激情油然而生,因此也更加理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现实意义。

总之,改变地理学科境地,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培养未来合格公民,更是地理教师沉甸甸的责任;突出学科特色,提高教学效率,则是我们地理教师永远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