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州蒙学教育的发展

明州蒙学教育的发展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蒙学教育的机构,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但主要为宫廷之内或达官贵人所设立,后来,随着私学的出现,民间开始出现蒙学教育机构,至汉代,这种机构渐趋成熟,称“书塾”。因此,可以推测,宁波地区的蒙学教育自宋始,元朝有所发展,时蒙学教育机构遍及城乡,并呈现多样化发展特点。

第三节 明州蒙学教育的发展

自古以来,我国就很重视儿童教育。在七八岁之前,一般在家庭接受教育,之后,方“出就外傅”,入“小学”读书。从现代教育的角度看,古代“小学”阶段的教育乃为蒙学教育,因为“小学”教育的目的在于“蒙以养正”,即指在儿童智慧开蒙之际,以正当的教育启发之,使之健康成长。因此,下文所指“蒙学教育”是指对七八岁至十五六岁少儿的教育,有时也涉及四五岁至五六岁幼儿的教育。

实施蒙学教育的机构,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但主要为宫廷之内或达官贵人所设立,后来,随着私学的出现,民间开始出现蒙学教育机构,至汉代,这种机构渐趋成熟,称“书塾”。

宁波自西汉末年出现私学萌芽之后,其发展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止,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学更是胜人一筹,不过,面向庶民子弟的蒙学教育仍然是比较薄弱的。到了宋代,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一方面,蒙学教育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并且自城镇扩展到农村;另一方面,蒙学教材更为丰富多彩,出现了除识字之外的专门教材,如道德教育、诗词歌赋、历史故事、典章文物等,各有专书。

一、蒙学教育的发展

自仁宗庆历年间起,北宋先后出现三次兴学高潮。在这兴学潮流涌动下,官办小学也随之发展起来。据现有文献推测,宁波最早的官办“小学”可能出现于庆历八年(1048)。当时,王安石任职鄞县县令,他在建县学的同时,设立“小学”。[78]南宋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南移,宁波各地的官办小学更为普遍。当时,不仅州立小学规模空前,额内生徒常“以百计”,自发前来“环堂而听者”更是“以千计”。[79]就连海岛小县定海县也设立了“小学”。而元代在立国之初,就诏令路学、州(县)学内附设小学(详见本章第一节)。此外,元统治者还下令各地设立社学,以在农闲时蒙养农家子弟(详见本章第一节)。

因此,可以推测,宁波地区的蒙学教育自宋始,元朝有所发展,时蒙学教育机构遍及城乡,并呈现多样化发展特点。就其设立的性质而言,蒙学教育机构有两种类型:官办和民办。

民办的蒙学教育机构形式多样,主要有义塾(学)、家塾、族塾、书塾等,主要从事以识字和习字为主的启蒙教育,兼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之类的蒙学读物。例如,北宋早期,鄞县上桥陈氏就辟屋储书卷、择明师,教其乡人,子孙世守,至南宋陈氏擢第跻通显者世不乏人。又如,慈溪县状元姚颖家族,曾祖姚阜于城南创必庆堂,办书塾,聘硕师,并聚宗族子弟入学,之后其家族成员入仕登科者甚多,以至于成为明州著姓。再如,时属绍兴州的余姚县吕次姚于县城内东北建吕氏义学,远近就学者常数百人;南宋绍兴年间,其裔孙重建,置屋50间,田500余亩,以资塾师膏伙等费用。

南宋时,随着重学风气的盛行,各种形式的私学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1170年,太府卿沈恒辞官回乡,在慈溪一村河之南(今沈师桥)建“海隅书屋”,助乡民学习。[80]还有一些名宦大族延请讲师,对其子弟进行与官学内容相似的教育,如明州望族史氏家族成员史浚,“尤笃于教子,招延名士,宗族子弟之愿学者,皆预勉以修身之要”[81]。一些平民也设家塾,延师教子。据光绪《鄞县志・人物传二》记载,郑若冲“自置书塾,聚书数千卷,延师训子,虽卧病不废”。后其子郑清之登进士第,位至宰相。据陈晓兰研究,当时,鄞县的上桥陈氏、姚氏、汪氏、史氏、楼氏、城南杨氏、边氏、沈氏、袁氏、郑氏、余氏、陈氏以及奉化的舒氏、汪氏等家族都设有家塾。[82]

元代,宁波地区的民间教育机构也不少。例如,奉化胡正义在县治南十里畈,建胡氏义学,以课子孙,远近来学者给书籍、膳食。又如,鄞县应本仁在县治西南王家墩捐田建立义学,供乡人读书。更为著名的是,鄞县乡绅陆居敬与陆思诚兄弟在天历元年(1328),于县治东三十里,创建东湖义学,并捐田160亩,使得一乡之子弟“讲有席,息有榻”,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而鄞县人程端礼曾著《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一书,此书不仅对当地的家塾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还对全国各地的官办或民办学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民办与官办的蒙学教育相比,其办学形式更为丰富,也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实用性,较好地适应了社会的不同需求。

综上所述,宋元时期,宁波地区的蒙学教育较之先前有较大的发展,究其原因,恐怕有以下若干:(1)政府强调科举取士,促使民间读书之风兴起;(2)程朱理学思想日渐成熟,倡导蒙学教育;(3)不少学者编写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蒙学教材;(4)雕版印刷术的盛行,推动了蒙学读本的出版发行。

二、蒙学教材的编写

宋代之前的蒙学教材多以识字读本为主,之后,蒙学教材出现分类编写的现象,以满足启蒙的不同需求。宁波学者编写的蒙学教材在当时颇具代表性,著名的有北宋鄞县人汪洙所作的《神童诗》,南宋鄞县人王应麟所作的《三字经》。

(一)汪洙与《神童诗》

《神童诗》是以诗歌形式对少年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又进行少儿诗歌教学的示范教材和读物。当时,流传很广。据明末学者朱国桢在《涌潼小品》中考证:宋朝汪洙,浙江鄞县人,官至观文殿大学士。据说他在八九岁时就善诗赋,自称“神童”。后有人将他幼年的诗作补诠成集,题为《汪神童诗》,在流传过程中简称《神童诗》。其实,《神童诗》并非汪洙一人所作,也非尽儿时作品,如其间有李白作品,还有南朝陈国末代皇帝陈叔宝的诗,因此,《神童诗》应为汪洙搜集材料,编著而成。按照内容分,《神童诗》可分为劝学、状元、言忠、帝都、四喜、早春、春游、暮春、寒食、清明、纳凉、秋夜、中秋、秋凉、七夕、登山、对菊、冬初、季冬、除夕等19类,共24首,全部为五言绝句,篇幅短小,诗味浓郁,格律严谨,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平仄准确,读起来情趣盎然。在24首诗歌中,有关劝学的就有14首,最有代表性的有: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还有一首流传更为久远的《四喜》劝学诗: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些诗都不禁让人想起宋真宗在其《劝学诗》中曾经描绘功名带来的“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的巨大诱惑力。其他关于四季景物、节日礼仪的诗作,也很优美:

早春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
一支梅破腊,万象渐回春。

(二)王应麟与《三字经》

《三字经》是综合性的蒙学教材,在启蒙类读物中最具有代表性。它流传时间长,范围广,影响也最大。相传《三字经》是南宋学者王应麟编撰,也有人说是南宋区适子所作。但根据王应麟还曾作《姓氏急救篇》、《小学绀珠》等蒙学书的事实,《三字经》为王应麟编撰似更可信。《三字经》全书结构严谨,文字简练,概括性极强;三字成句,或三字倍数成句,句句押韵,朗朗上口;许多人少年读过,竟能终生不忘。全书首先讲明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

其次便提出了伦理道德教育的基本纲领:

……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

再次,还介绍了儿童应当了解的各种常识:

……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

接着,是有关儿童的读书顺序以及相关书籍的介绍:

……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载,说仁义。
中庸者,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大学者,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
……

第五方面是概述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

……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先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

最后,还列举历史上许多古人勤勉好学的范例,对儿童进行榜样教育:

……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

并以动物为喻,激励儿童好好学习:

……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
……

《三字经》在极短的篇幅里包含了如此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实属罕见,故问世以来,备受世人青睐和推崇,人称“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历代刊刻、注释、续作者不乏其人,如王相的《三字经训诂》,贺兴思的《三字经注释备要》等。近代学者章太炎也增补过《三字经》的内容,如:“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二十二”,等等。可见,《三字经》确实是启蒙儿童的难得之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