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顶岗实习在日本

顶岗实习在日本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便开始发展职业教育,当时出于富国的需要,在明治维新开始就提倡兴办职业学校,大力发展实业教育,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明治维新的后期,日本便形成了以实业学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和实业补习学校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系统,这一时期的产学合作还处于初步发展时期。资源有限的日本不得不另辟蹊径,单靠企业单枪匹马的作战不足以应对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力,于是加大产学合作力度成为其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顶岗实习在日本

(一)日本产学合作的历史背景与模式(15)(16)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便开始发展职业教育,当时出于富国的需要,在明治维新开始就提倡兴办职业学校,大力发展实业教育,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产学合作作为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形式,最初是源于美国的合作教育,它的快速发展也是由其政治、经济因素促成的,并且形成了多种产学合作的模式。

1.日本产学合作的历史背景

(1)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产学合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政府就将职业教育的发展视为立国之本,不仅从思想上重视职业教育,而且也从实践上将职业教育发展置于重要的位置。产学合作是日本在美国的合作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实施产学合作过程中,政府首先意识到师资队伍力量是促进产学合作发展的核心,包括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实训教师,最初是通过聘用的方式聘请国外的高级技术教师来到本国任教,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技能型教师,与此同时还向国外派遣大量的留学生,以便回国发展取代外教的位置,这期间产生的费用、资源等都是由政府承担。特别是后来实业补习学校的成立,政府更加重视产学合作,注重补习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并且通过各种立法来为产学合作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国际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日本产学合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明治维新的后期,日本便形成了以实业学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和实业补习学校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系统,这一时期的产学合作还处于初步发展时期。直到“二战”结束后,战争的创伤使得日本的经济发展成为一片废墟,企业发展所需的硬件、软件都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必然导致成本费用的大大增加。资源有限的日本不得不另辟蹊径,单靠企业单枪匹马的作战不足以应对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力,于是加大产学合作力度成为其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大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力度,双方都将人力资源的培养置于首要位置,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之路,以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

2.日本产学合作的模式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本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驱动的产学合作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制度、法律、资金等方面保障了人才的培养;二是产学合作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类型需求增加,为了提升研发能力,跨企业的产学合作兴起并发展;三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灵活有效的保障机制,也促进了本国教育的发展。

(二)日本产学合作背景下职业技术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特征

1.以企业为主导

日本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对人才的需求,便通过资金支持的渠道向学校进行投资,学校一旦接收企业的投资,就需要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培养其所需的人才,这种合作关系一方面使学校的培养经费有了充分的保障,另一方面又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转,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不能全面满足学生的需求。

2.实习生培养机构的专业性

定时制学校、函授制学校、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以及其他专修学校等是日本主要的职业教育机构。其中定时制学校、函授制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就是通过产学合作的开展得以确认的;短期大学的学制年限一般为2年或3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基础文化素养;高等专门学校是以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为特点的学校;其他专修学校是以对高中毕业生就业前的职业准备培训为特色;这些学校虽然出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但都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验、实习等技能型操作实践教育,实习指导过程细致,并且有着自己的评价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