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看教育类期刊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看教育类期刊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容组织标准其实就是知识组织标准。《杜威十进分类法》是由美国的杜威于1873年创制,并于1876年首次正式出版的综合性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最新一版则为2011年出版的第二十三版,简称DDC23。而2003年7月出版的是第二十二版,简称DDC22。此外,DDC更能用来组织网际网络上的各种资源。DDC采用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符号,分类号第三位与第四位之间用小数点隔开,小数点后面通过消息列举或类号组配表示类目的细分。
内容组织标准_连续性资源组织:模式演变

内容组织标准其实就是知识组织标准。

(一)分类标引

1.国际标准(《杜威十进分类法》简称DDC)

目前,国际上的分类法主要有:以《杜威十进分类法》(简称DDC)、《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简称LCC)为代表的列举式体系分类法;以《冒号分类法》(简称CC)、《布利斯书目分类法》(简称BC2)为代表的分面组配式分类法:以《国际十进分类法》(简称UDC)、俄国《图书馆书目分类法》为代表的体系—组配式分类法在此,选介全球使用最广、影响最深远的DDC。

《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and Relative Index,简称DDC)是由美国的杜威于1873年创制,并于1876年首次正式出版的综合性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最新一版则为2011年出版的第二十三版,简称DDC23。而2003年7月出版的是第二十二版,简称DDC22。目前DDC的维护由「The 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DDC)Editorial Policy Committee(EPC)」负责,而网站资料的更新维护与出版工作则是OCLC。

DDC已被全球超过135个国家的图书馆使用,并且被翻译逾30种语言,在美国,有95%的公共图书馆及学校图书馆、25%的学院及大学图书馆及20%的专门图书馆使用DDC。此外,DDC更能用来组织网际网络上的各种资源。

DDC是用传统的学科来分类,总共以10个主要的学科(main classes)来涵括所有的知识体系,每个大类下细分10类(divisions),接着又再分成10小类(sections),它的十个大类(main classes)分别是:

000Computers,information,&general reference计算机、信息及总类

100Philosophy &psychology哲学及心理学

200Religion宗教学

300Social sciences社会科学

400Language语言学

500Sciences科学

600Technology科技

700Arts &recreation艺术及娱乐

800Literature文学

900History &geography历史及地理学

DDC除了主要的分类表外,另有六个复分表,分别是:标准复分表、地区、时代、人物复分表、文学复分表、语言复分表、种族和民族复分表、语种表。另外,DDC首创了图书分类法的类目相关索引,提供了从主题字顺系统的角度来查找类目的途径。DDC采用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符号,分类号第三位与第四位之间用小数点隔开,小数点后面通过消息列举或类号组配表示类目的细分。

DDC共出版两种纸本型式:详版及简版(Abridged Edition),其中简版主要是提供馆藏量低于20,000册的图书馆使用。详版目前最新版是2011年出版的第23版(DDC23),共计四卷,内容分为九大部分:第一卷主要包括DDC23版新增特色和变更说明、DDC简介及使用方法、术语表、分类法简介及术语表索引、手册、六个复分表,以及DDC22与DDC23对照表;第二、三卷是分类法的全文,包括概要(前三级类目)和主表;第四卷为相关索引(DDC的主题字顺表)。

除了纸本外,DDC于1996-2001年间,另有出版光盘型式的Dewey for Windows,内容每年更新一次,于一月出版。目前,DDC的更新主要是利用网站型式的Web Dewey,自1997年上线使用,每季更新一次。同时,OCLC Dewey Services网站上也会随身提供DDC新增及修订的款目、与LCSH的对照表、相关研究等最新动态消息。

2.国内标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

(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简称《中图法》(第五版)

我国自编的目前还在使用的分类法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简称《科图法》)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人大法》)。在此,选介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中图法》,它已成为我国文献分类法领域事实上的国家标准,国内的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以及GB/T5795-2002《中国标准书号》等也都著录《中图法》分类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在第3版原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1971年北京图书馆(现中国国家图书馆)等36个单位组成编辑组开始编制,1973年3月编成试用本,1975年10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第1版。1979年7月成立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进行修订,1980年6月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第2版,1990年出版第3版,1999年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第4版。2010年9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第5版。

中图法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具体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中图法》使用字母与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基本采用层累制编号法。《中图法》主要供大型图书馆图书分类使用。另外,为了满足计算机编目和检索的需要,2001年《中图法》第4版电子版(也称机读版)问世,它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电子分类法。随后《中图法》网站(http://clc.nlc.gov.cn)开通,周期性发布“修订快讯”。此外,为适应不同图书信息机构及不同类型文献分类的需要,它还有几个配套版本:《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本)》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等。

(2)《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第三版),简称《期刊表》(第三版)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第三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9月)

报刊分类方法毕竟和图书不一样,所以,多年来,国内报刊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外国报刊目录中》的《报刊分类表》主要应用于60年代-80年代;第二种:利用《中图法》简本或者《中图法》、《科图法》、《人大法》等对期刊分类的明确规定,如“-55连续出版物、期刊”和“Z综合性图书”大类中设置一组专门类目。第三种:自行编制期刊分类表。

正是由于这几种方式都有各自的弊端和不足之处,为便于期刊的统一分类,《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于1985年编制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以下简称《期刊表》)。该表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和修改后,于1987年2月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用于国内外期刊分类的分类表,1993年出版了该表的第二版,2012年9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第三版。

《期刊表》(第三版)目录:

基本大类

第一版编制说明

第三版编制及使用说明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连续出版物

一、形式复分表

二、世界地区表

三、中国地区表

从表面上看,《期刊表》基本大类和《中图法》一样,也是22个基本大类,不同的就是Z大类名称改为“综合性连续出版物”以及复分表由八个减为三个(其中“形式复分表”新增),故,有人认为《期刊表》没有存在的必要,直接使用《中图法》即可。

实际上,如果真是这样,《期刊表》确实没必要存在,但当我们实际使用,或者通过《期刊表》的编制原则等,就会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区别和意义。1998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实用指南》,该书的第二章“编制原则”通过大量实例阐明了了《期刊表》和《中图法》的不同及意义所在。还有,《期刊表》(第三版)长达45页的“第三版编制及使用说明”,分别从“指导思想和修订原则”、“修订工作进程”、“修订重点及特色”、“各大类具体修订及使用要点”这几个方面一一作了解释和说明,同样会让对《期刊表》有误解的人会发现它和《中图法》的区别和编制意义。

《期刊表》(第三版)维持了期刊表原编制体系,并尽量与中图法五版的体系结构、标记符号保持一致,满足了期刊内容综合性强与形式特殊的个性化需求,适当调整第五版的类目结构及其设置,对《期刊表》第二版作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提高。兼顾报纸分类功能,适应期刊分类排架、开架管理、浏览和检索的需要。体现文献保障原则,国家图书馆中外文期刊分类使用频率成为《期刊表》增、删、改类目的文献保障依据。

《期刊表》(第三版)共有各级类目近2000个,一般列类到三级、四级,个别类为五级。其中主表类目1500多个,附表类目460多个,约一半以上的类目有类目注释,交替类目79个。此外,《期刊表》(第三版)本着实用性原则,对一些重点类进行了局部体系结构调整,对类目注释进行规范化处理,调整、新增了交替类目,对附表相应补充新主题,增设类目或增加注释、修改类名以明确类目含义。

(二)主题标引

1.国际标准(《国会图书馆标题表》)

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表》(Library of Congress Subject Heading,以下简称LSCH)是美国国会图书馆编制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标题。1909~191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以本馆藏书目录为基础,编制和出版了2卷本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字典式目录用标题表》,1975年第八版改为本名,至1991年已出14版。目前,LCSH在出印刷本的同时,还发行缩微胶卷、缩微平片、计算机磁带版和光盘版。自1989年第十二版起,将每版新增删的标题单独抽印,排在前言与主表之间,以便查阅。LCSH的前言介绍各版的标题分类统计数字、发展简史、标题结构以及示范标题表等;主表由众多的规范化的标题及各类参照按字顺排列,许多标题后附有《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的分类号;附录是一个专门用于儿童读物的标题表。LCSH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标题表,在检索语言的发展史上和当今图书馆主题编目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国会图书馆自1984年起出版《主题编目手册(标题部分)》,1991年已出至第四版,它是使用LCSH的最主要的辅助工具,其中除介绍主题编目工作的基本规定外,还以较大篇幅介绍了各种复分标题及其使用方法。

2.国内标准(《汉语主题词表》)

《汉语主题词表》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的综合性的叙词表,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北京图书馆主持,1975年开始编制,1980年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共收正式叙词91158条,非叙词17410条,范畴类目分为三级。1991年自然科学部分出增订本,增补新词8221条,删除不适用词5434条。《汉语主题词表》分3卷10册:第一卷(2册)为社会科学部分,第二卷(7册)为自然科学部分,两部分均包括字顺主表、范畴索引、词族索引和英汉对照索引,第三卷为附表,包括世界各国政区名称、自然地理区划名称、组织机构名称及人物名称。《汉语主题词表》涵盖各个学科专业,收词量大,编制体例规范,对推动中国主题标引工作的开展和促进专业叙词表的编制起了重要作用。

《汉语主题词表》是一部显示主题词与词间语义关系的规范化动态性的检索语言词表。它是沟通情报文献工作者与情报用户之间的思维桥梁,是自然语言与情报系统语言之间的媒介,同时又是人与计算机之间在进行情报存储与检索方面的联系工具。《汉语主题词表自然科学部分》,作为综合性叙词型词表,主要供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与厂矿企业情报部门、图书馆、档案馆等标识处理国内外科技文献之用;既适合用以组织计算机化情报系统的存储与检索,也适合用以组织编制手工检索的主题目录和主题索引;还可作为汉英-英汉综合科技词汇使用。

本词表作为一部大型综合性科技检索工具,收词范围包括自然科学、医学、农业、工程技术等各学科领域的主要名词术语,适合对各种科技书刊、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会议录、专利、标准以及产品样本等图书情报资料进行叙词标引与检索。由于考虑到手工检索中一般使用组配的级别有限,本词表在选定词时,对词组型主题词的数量作了适当的提高。

(三)分类主题一体化(《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简称《中分表》)是在《中图法》编委会的主持下,从1987年开始由全国40多个图书情报单位共同参加编制,1994年出版的一部大型文献标引工具书。它是在《中图法》(第三版)(包括《中国图书资料法》)和《汉语主题词表》(1979年版)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分类检索语言和主题检索语言兼容互换的工具。它的出版使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可以同时进行,降低了文献标引的难度和成本,提高了文献标引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与《中图法》四版一体化标引功能相配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在2005年9月出版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二版),包括印刷本和电子版。2010年,其网络版正式发布。

《中分表》目前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分类主题一体化标引的信息资源组织工具,共收分类法类目52992个,主题词110837条、主题词串59738条、入口词35690条。修订后的《中分表》(二版)对初版中的分类号、类名、注释、对应的主题词及其参照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增补了新学科、新事物的主题概念,增补了自然语言形式的入口词。它和第一版一样,也包括2卷,第1卷“分类号——主题词对照表”(2册)和第2卷“主题词——分类号对照表”(4册)。其中,第1卷与其电子版内容完全相容;第2卷由于篇幅所限,省略了电子版的部分内容,如主题词英译名、名称主题词、类目对应的出题词串,并在主题词款目中不设“属”和“分”项,而在族首词下采用等级关系全显示。

所有版本:

(1)印刷版:《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二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9月

意义:是我国第一部非常成功的分类主题对照索引式一体化词表,也是中文文献资源拿主题标引事实上的国内标准。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二版)及其电子版手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8月;

意义:是应用《中分表》进行分类——主题一体化标引和检索的规范指南,是文献资源知识组织人员的必备工具。

(2)电子版:《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二版)电子版2005年

意义:实现了正式意义上的分类主题一体化标引和检索,并为实现机助标引和自动标引提供了知识库和应用接口

(3)网络版:《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二版)网络版2010年

意义:将实现一系列新功能:(a)用户可通过网络获得《中分表》最新版本数据;(b)用户可通过《中分表》语义浏览界面向类似OPAC的检索系统获得主题检索(包括分类检索)服务,实现联机检索目录(Web OPAC);(c)能满足可更新扩展的实用分类体系(知识本体)的建设需求;(d)通过授权下载数据库和管理系统(MARCXML转换格式),为网络、专业用户、多语种用户服务;(e)提供友好的可视化界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