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程结构重建,关注学生潜能,孕育特色之新

课程结构重建,关注学生潜能,孕育特色之新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认为课程结构要充分考虑这些能力的协调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科学、技术与社会校本课程研发不单是课程渗透,也不仅是课程整合,更是一门崭新的综合型课程。在10年的学程中,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个性特点的变化会发生诸多变化。如图1-2,同心圆说明,核心课程的实质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学养课程是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符合我校十年一贯制的特色,形成了十年段十系列百门课程。

(一)课程结构重建,关注学生潜能,孕育特色之新

学校以充分开发学生智慧潜能为教育实验的宗旨,追求的是通过学校教育体系整体性改革,促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转化为现实能力,成为素质协调发展的、具有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

20多年来,学校坚持开展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根据课程目标性、整体性、开放性、多样性的原则,确定设置各种内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的课程的比例和彼此关系,使之达到整体优化效应,在课程中探索学生潜能开发与个性成长的最佳结合点,并最终形成实验课程的基本特色。

1.构建以能力结构为主线的核心课程

我校构建核心课程的总目标是根据开发青少年的智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和谐发展的整体改革实验总思路,构建以能力结构(即社会能力、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行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结构模式。

具体而言,社会能力是学生独立工作的技能、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认知能力是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以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的能力;表达能力是学生对材料的分析、领悟能力和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能力;行动能力是指学生在前3种能力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目标的能力。创造力则是这4种能力的综合。我们认为课程结构要充分考虑这些能力的协调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因此,我们以能力为主线构建了核心课程结构体系(表1-1)。

表1-1 核心课程结构体系

img2

2.设计以全面发展为基础的学养课程

学生潜能开发必须与个性的发展辩证地结合,才能让学生的智力、体能、道德、审美等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渗透、彼此影响。片面孤立地开发智慧潜能,会影响学生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了塑造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学校在核心课程基础上设置了以“小学段兴趣、初中段情趣、高中段志趣”为主线的学养课程,构建起10个年段、10个系列的基础课程(表1-2),涵盖德育、文学艺术、科学思维、文理综合、实践考察、交流体验、体育运动、心理健康、节庆活动。

img3

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系列为例,分为3个层次20个模块,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精心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学校在初中阶段根据学期课程特点分别开设了2个系列6个模块。人文系列为:我爱我家(家族史探究)、爱我中华古文明(博物馆系列)、爱我家乡(上海文明寻访);科学素养为:爱我森林(绿色环保研究)、爱我江河(资源与发展探究)、爱我天空(未来世界畅想)。科学、技术与社会校本课程研发不单是课程渗透,也不仅是课程整合,更是一门崭新的综合型课程。

3.开发注重特长发展的个别化特需课程

学生潜能开发应与学生个别化培养需求联系在一起,遵循“为了差异发展,从差异出发,开展有差异的教学”的教学思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异辅导,使学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获得最佳发展。在10年的学程中,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个性特点的变化会发生诸多变化。当提供给全体学生的核心课程、学养课程不能满足学生个体的需求,学校还需要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做的特需课程。某七年级学生(相当于初三)用6年半的时间完成相当于其他学校9年的课程,在信息技术方面也有特别的兴趣,并获得了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大赛一等奖。学校给这位学生定制了一张属于他的课表(表1-3)。

表1-3 某学生特需课程表

img4

总之,我们通过核心课程提高学生的4大关键能力,通过学养课程培养学生的“三趣”,通过特需课程拓展学生的个性亮点,3大课程体系共同完成学生潜能开发的终极目标。如果把学生成长比作树苗生长,那么核心课程就是肥沃的土壤,而学养课程和特需课程则是雨露、阳光,三者缺一不可,且相互渗透,不可间断。

如图1-2,同心圆说明,核心课程的实质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学养课程是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符合我校十年一贯制的特色,形成了十年段十系列百门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