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依托海洋特色课程

依托海洋特色课程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牢牢把握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海洋资源,整合学校、社区、家长三方面的力量,着力开发“海洋文化”特色课程。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评估,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我们决定从现有的条件、环境、设施等客观实际入手,构建“海洋文化”特色课程体系。与此同时特色课程领导小组也经常与任课教师一起学习、座谈,揣摩特色课程的宗旨,一起说课、备课、检查校本课教案,鼓励教师备精品课,从而保证了校本课程的高品质实施。

一、课程背景与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特色课程的开设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办特色学校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怎样开发特色课程,并以其为载体,促进学校发展,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金洲小学是一所由散落在珠海高栏港各岛屿的海岛渔村小学合并而成的学校。学生大多是当地渔民的儿女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儿女,他们和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这一文化现状出发,学校着力于海洋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将海洋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大海所承载的文化特质,以大海的广博与包容、刚健与执着、活力与涵养等意象为基本文化要素,着力构建凸显“金洲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包括:其一,确立“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办学理想。意在精神层次引领师生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走开放、融合的成长之路。其二,提炼“志存四海,笃学健行”的校训。学校临海而立,所以要求师生心怀天下,志存四海。我们勉励学生笃学健行,既要认真学,也要勤于做。其三,明确“厚蓝色底蕰,育多彩未来”的办学目标。校园硬环境以海的蓝色为基调,着力弘扬大海的包容特征,构建和谐发展的校园气氛。其四,整体构造校园“三风”,即“众流归海,勇立潮头”的校风、“山容海纳,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学海无涯,学而不厌”的学风。校园“三风”分别提炼了海洋的悦纳、坚韧和广博等意象特质,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精神指导。

二、课程目标

学校牢牢把握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海洋资源,整合学校、社区、家长三方面的力量,着力开发“海洋文化”特色课程。该课程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以“知海”为核心的博知课程,以“亲海”为核心的健体课程,以“学海”为核心的养心课程,分别从智、体、德三个维度来支撑学校教育,以培养知识像大海一样渊博、体魄像大海一样刚健、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的新时代海的儿女。

三、课程内容

我校“海洋文化”特色课程分三大板块(博知课程、健体课程、养心课程),共46门课程,基本达到了“一师一课程、一生一课程”的目标。

金洲小学的“海洋文化”特色课程

(续表)

各门课程注重体验与感悟,注重创新与实践,着力引导学生关爱家乡、感知海洋,培养他们深沉的故土情结、博大宽广的胸怀以及勇敢坚忍的意志品质。特色课程很好地实现了对本地海岛文化的接纳、继承、弘扬和超越,使学校德育深深扎根于海洋,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从而让学校教育与地方发展和学生成长有机统一。

四、课程实施

1.明确职责,细化管理

在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我们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成了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专家学者等共同参与的课程审定委员会,具体负责实验工作的决策、协调、组织、保障和评价工作。

2.明确认识,深入调研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身独特的资源状况和文化品位,不可能模仿和照搬,必须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加以开拓和创新。

金洲小学立足本土海洋资源,着力建设海洋文化特色学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一所海岛学校,我们紧紧抓住大海所承载的文化特质,以大海的广博与包容、刚健与执着、活力与涵养等意象为基本文化要素,着力构建凸显“金洲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着力打造富有海洋特色的硬环境,同时也以开放与包容之心,鼓励师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建设,营造良好的软环境。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评估,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我们决定从现有的条件、环境、设施等客观实际入手,构建“海洋文化”特色课程体系。

3.人尽其才,积极参与

特色课程开发初期,多数教师持旁观漠视态度,加上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专业准备,缺少合作沟通等因素,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热情不高。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我校采取“校本通识培训”“校本话题讨论会”“教师兴趣、爱好小调查”等形式,增强教师对特色课程的认识理解,鼓励教师发挥特长、积极参与。

4.紧密部署,有条不紊

为了加强我校的特色课程管理,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如课程安排,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采取先自主报名、后有效协调,让全校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体验特色课程的乐趣。在课程管理方面,校本课的常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每周三下午第二、三节课是我校校本课的授课时间,教导处随时检查教师授课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听课,从而保证校本课的正常运作。与此同时特色课程领导小组也经常与任课教师一起学习、座谈,揣摩特色课程的宗旨,一起说课、备课、检查校本课教案,鼓励教师备精品课,从而保证了校本课程的高品质实施。

5.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我校加强了海洋乐园、海鲜厨房等特种教室的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不断扩展校外基地,为特色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专项资金。

五、课程评价

我校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围绕校情—目标—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尤其高度重视评价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在教师评价上,重点围绕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校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评价。着重对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和能力,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由此达成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第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自我反思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应着重对其自身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促进教师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学生评价上,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主要从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在教学过程的行为表现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个性知识品质等方面的整体发展进行考查。在这个评价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方法,既有行为观察,又有成长记录;既有表层的作业,又有深层的学习日记,使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以便更清晰、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发展事实。值得强调的是,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学校设计了一些调查问卷,让学生对课程和教师进行评价,以便获得第一手评价资料来调整和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如下表:

金洲小学学生对校本课程欢迎程度调查统计表

从表中可看出,以“知海 亲海 学海”为核心的“海洋文化”校本课程为90%以上的学生所喜爱,由此可以说明,“海洋文化”校本课程激起了广大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课后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大环境——海洋,更加关注海洋保护、海洋文化、海疆护卫等问题。促进孩子们热爱海洋、保护海洋,进一步培养孩子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六、实施措施与初步成效

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主体性。我校特色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如艺术素养较高的学生可在《海舞飞扬》《海精灵唱吧》等课程中展现自我,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在《泥塑海洋世界》《彩贝工作坊》中发挥特长。

(2)发展性。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内容和结构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如博知课程中的《童游幻海》,童话故事的起承转合、价值取向等都由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创作,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空间。

(3)差异性。特色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要学的内容做系统安排,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形成具有独特性的个别化课程。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从学生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做到因材施教。如养心课程里的《海精灵闪亮金洲》,参加本课程的学员全部由学困生、心困生组成。通过课程,这群孩子在奉献中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他们身穿蓝色志愿者服装,活跃在各种大型活动中,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在责任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在信任中快乐成长。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执行者的角色使教师习惯服从上级的指令,不需要关心参与课程的决策,也不知道该怎么参与。特色课程的开发可以使他们形成参与课程决策的意识,行使课程决策的权力,并在参与过程中形成参与的能力。

(2)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我校46门特色课程均由教师自行开发,他们自行选择学习主题,设计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特色课程的开发帮助教师们认识到自己所教的科目与学校整体的教育目标和前景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整体的课程观和结构的课程观,形成整体的课程意识而不是狭隘的学科意识。

(3)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特色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关注自己的学生,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和思考学校发展的远景和文化的创生。在与校外专家共同开发特色课程中,教师以课堂师生互动的自然情景为研究对象,进行行动研究。在这种研究过程中,教师们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会大大增强。我校有7位教师以特色课程开发为蓝本,在2016年珠海市微课题研究申报中全部通过评审,顺利立项。

3.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1)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特色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我们把重大的德育活动与特色课程实施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课程化的主题德育活动。比如,在“世界海洋日”,学校组织各相关课程的师生,集中展示课程学习的成果,举行“经典诵大海”“童心写大海”“彩笔绘大海”“海在奉献在,我在精彩在”等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更真切地感悟海洋文化,从而更好地去知海、亲海、学海、护海。又如,在春秋游活动中,学校会组织学生划泥船、捡螺蛳,感受父辈劳作的辛苦与幸福,并通过习作、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下属于自己的“海之语”,抒发对海洋、对家乡、对父母的爱与感恩之情。

(2)营造浓厚育人氛围。在特色课程开发过程中,师生们共同策划,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教育氛围。走进金小,你会被迎面扑来的海洋蓝色所包裹,从橱窗、墙壁、走廊、柱子到楼梯,到处都是一片海之蓝。校园文化墙的形式之美带给师生视觉上的震撼,而内容之美则引起师生内心的共振。

(3)提升教育教学成效。学校层面:课程开展以来,学校被评为“高栏港经济区教育科研基地”、珠海市“绿色学校”、珠海市“家长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区“德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在区第八届青少儿艺术花会中,我校取得一金两银的好成绩,并获优秀组织奖。我校在第一、第二届高栏港区大课间比赛中均荣获一等奖。

教师层面:2016年3月,廖秋玲校长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吴苑红教师先后被评为“珠海市名班主任”、珠海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珠海市名师培养对象。曾锦荣、吴炎新教师被评为高栏港经济区名班主任、珠海市名师培养对象。2015年4月,辜涵敏教师荣获广东省第九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观摩课一等奖。2015年4月,我校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大赛,辜涵敏荣获国家教育部、广东省一等奖,艾玉雯荣获珠海市一等奖,罗丹泽、吴苑红、李明均获市二等奖。

学生层面:学生经典诵读节目《寄给大海的梦》获港区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的第一名,并作为高栏港经济区唯一的代表,参加2014年珠海市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全市22个节目中脱颖而出,入选珠海电视台专场晚会。学生表演唱《阳光女孩》获高栏港区青少儿艺术花会一等奖的第一名,并代表港区参加珠海市第二十六届青少儿艺术花会荣获银奖。原创舞蹈《摩崖乐》荣获珠海市第二十七届青少儿艺术花会银奖。

七、成果推广

(1)本项目开展研究以来,《珠江晚报》《珠海特区报》《珠海教育》等新闻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2)2014年1月,《珠海教育》杂志以《立足本土资源 建设海洋文化特色学校》为题,报道了我校的海洋文化办学特色。

(3)2016年4月8日,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高峰论坛(小学专场)在金洲小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将近六百名小学教师汇聚一堂,廖秋玲校长做了题为《依托海洋文化提升海岛学校德育效能的策略与研究》的报告,得到现场听众的高度好评。

(4)2015年11月14日,高栏港经济区中小学、幼儿园德育现场会在我校隆重召开,来自区社会工作局的领导、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共50余名同行参加了本次现场会。

(5)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间,主持人廖秋玲校长先后为全国各地兄弟学校开设推广项目研究成果的讲座达9场,均获得高度好评。

八、展望与设想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在专家学者的引领下,金洲小学全体师生百舸争流,勇立潮头。我们将继续以“海洋文化”特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有所长的未来人才,助力师生生命成长。

九、活动剪影

海舞飞扬——“绿色”海洋梦

“戏”水弄“潮”——小小设计师

海精灵闪亮金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