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程结构衔接

课程结构衔接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结构的合理设置对衔接教育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就是一个典型的课程结构的代表。由于非专业对口衔接,学生在中职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部分无用,几乎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新专业。要使中高职教育衔接达到最佳效果,关键是使真正的专业对口衔接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由于中高职教育衔接学习周期长达5年。

课程结构的合理设置对衔接教育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就是一个典型的课程结构的代表。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有三层含义:一是将课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通过分析、综合,把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并使各个部分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重新设计课程——课程自身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二是按照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的顺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课程建设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三是对学生从入学到走上岗位的整个在校期间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它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育中,学生对所学职业(专业)内容和工作环境先有一个感性认识,以此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技术和专业理论不再抽象,而是企业、社会和技术工人个人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职业教育是一个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是案例性的、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中,每一个学习领域是一个学习课题。通过一个学习领域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一个典型综合性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所有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专业对口衔接,造成知识和技能错位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扩大生源,并未严格按专业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有的地区只是分成文理两大类“对口”招生。由于非专业对口衔接,学生在中职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部分无用,几乎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新专业。而文化基础又不如普通高中毕业生,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质量。

(二)非一体化设计的专业对口衔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

设计的教学计划,无论是非对口衔接专业错位,还是对口衔接课程与内容重复。都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职业教育质量。因此。设计中高职教育衔接一体化课程结构,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已是当务之急。上述问题包含了到中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的脱节问题。

(三)高职专业课零起点,难以培养高技能人才

高职与中职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理应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实际并非如此。由于高职专业课从零起点开始,专业课时数少于中职。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高职的专业课比中职少790学时,这就可能出现高职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反而不如中职毕业生的情况。如果不计最后一学期的企业实践,高职生在校专业学时仅1100学时,显然难以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二、实现中高职教学中课程结构衔接途径

如何实现中高职教学中的课程结构衔接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设计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结构的前提,是根据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技能型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构建一个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中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及其标准,避免中职、高职培养目标出现职业能力水平和教育层次的错位。

(二)实施中高职一体化教学计划

要使中高职教育衔接达到最佳效果,关键是使真正的专业对口衔接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根据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分析,按照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考核要求,制定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设计并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制定中职与高职的专业教学标准。

(三)制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接口标准

要确保中高职课程的高效衔接,必须统一制定相应的专业接口标准。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接口标准可以分为专业、文化基础两部分。专业部分接口标准,可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四级(中级工)和相应的职业鉴定考核要求制定;文化基础部分接口标准,与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的考试要求一致。

(四)构建整体性的课程结构体系

要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结合。应根据企业职业活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这样不仅能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有利于造就高技能人才。

(五)采用“3+2”学制模式实现课程衔接

目前要实行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学制主要是五年制高职,采用“3+2”学制模式较合适,适用的范围更广。另外。借鉴德国的师傅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的情况,也可以考虑中职毕业生工作两年后通过选拔再进高职,这样更加符合高技能人才的成才规律。

三、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结构的基本框架

课程体系为专门化方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四个层次。以大类专业基础课为基础,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涵盖多个专业,专业基础面宽,适应性强;以专业核心技术为支持,专业稳定性好;以企业的职业活动为基础,每个专业对应若干职业岗位,针对性强。这样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仅能够符合企业要求,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此基本框架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

(一)专业化方向课程

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设置的课程。通常一个专业对应若干个职业岗位,针对每个职业岗位要求设置专门化课程。课程教学内容注重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并涵盖相应的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专门化方向课程作为限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要,结合自己的特点选择其中1~2门,此类课程可采用项目教学,根据企业的工作项目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设计项目,每个项目作为相对独立单元,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功能。

(二)专业核心技术课程

根据各专业方向之间具有共同的职业能力,提炼能反映专业特性的技术,以此为基础构建专业核心技术课程。而按照企业工作任务设置的任务引领型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企业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若所有专业课程都按照工作任务设置也会存在弊端;一是有些专业覆盖面广,涉及的职业岗位多,相应的工作任务难以穷尽;二是由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岗位变化大,毕业生实际就业岗位可能与所学不一致;三是各项工作任务分散独立,难以形成有机整体,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职业能力。因此,有必要设置专业核心技术课程。

(三)大类专业基础课程

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是以大类专业共同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的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相关职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重实用性,如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工作流程、基本的技术和方法等。由于中高职教育衔接学习周期长达5年。而学生入学时年龄较小且对专业知之甚少,选择专业存在一定盲目性。故第一阶段学习可不分专业,待学完大类专业基础课后再分流,有助于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此外,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会产生影响,通过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可拓宽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覆盖面,增强适应能力,有利于将来就业、转岗学习新技术和终身学习。

(四)公共基础课程

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要求,各专业一般都应设置包括德育、体育、文化基础课等在内的公共基础课。我们认为,为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并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有必要制定统一的文化基础课程标准。具体可分为两个层次,“标准一”作为中职各专业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标准二”作为中职升高职的接口标准。各专业在最低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专业要求制定相应的文化基础课程标准。

四、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结构的技术设计

(一)衔接层次结构

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基本上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纵向延伸,即学生在职业教育各阶段都能获得相同或相近工作领域的职业资格,高职获得职业资格的层次高于中职:二是横向扩展。即学生在各阶段获得不同工作领域的职业资格。但高职获得职业资格的层次并不一定高于中职。主要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纵横拓展,即学生在各阶段获得层次和工作领域不同的职业资格,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根据我国目前情况,比较适合采用纵向延伸和纵横延伸扩展模式。而依据职业标准确定专业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是解决中高职教育衔接最有效的方法。比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职的培养目标为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职的培养目标为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这样中级工要求的相应技能和知识,就可以定为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

(二)各类课程的比例结构

不同的专业具体要求不同,专业技能训练的时间也可能有所不同。一般在“3+2”模式的课程衔接中,“公共基础课1”约800~1000学时,“公共基础课2”约400~600学时,“公共基础课3”约400~500学时;“大类专业基础课”约200~400学时。“专业核心技术课1”约300~400学时,“专业核心技术课2”约400~500学时;“专门化方向课1”约400~700学时,“专门化方向课2”约400~600学时;企业实习为18~20周。中高职的接口标准为学生学完公共基础课1、2和大类专业基础课1、专门化方向课1,达到规定的要求,合计约2600~3000学时。以市场需要,结合自己特点选择其中1门。此类课程可采用项目教学。根据企业的工作项目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设计项目,每个项目作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功能。

(三)课程综合化、模块化、学分制

课程的模块化和学分制的实行,可使学生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课程,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若以中职毕业就业为目标,就可选择文化基础课的基础模块,以及专业核心技术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提高模块,从而达到中级工考核要求;若以升学为目标,则可选择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模块以达到初级工要求,同时选择文化基础课的提高模块以达到高职的入学要求;若要获得两个职业资格证书。也可以在专门化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中选择两个不同职业标准的相关课程。

五、高职课程体系结构与课程设置

“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从实质上说,就是课程体系结构如何设置的问题。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每个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不一样的,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是不一样的,课程体现了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最终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差异上,人才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各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可以说课程结构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对中高职院校而言,既不能以理论为主,走“压缩型本科”的路子,又不能以实践为主,套用技校的模式,而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即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应该自始至终地贯彻够用原则和中高职理论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合理性、层次性和连续性”原则。

所谓够用原则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体系,需要的就开设,不需要的就不开设,不考虑学科的系统性;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来确定各门课程的讲授内容,需要的就讲授,不需要的就不讲授,不考虑理论的完整性;同时,在教学中还不能削弱其相关理论的教学,而必须保证相关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够用”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满足专业课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二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前提)。所以,“够用”是在能够满足后续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基础上,考虑大学专科层次必备的知识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需要。与此同时,还要兼顾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层次性和连续性。所谓合理性,就是指中高职学校专业理论和技能的难易程度要合理,中职相对容易,而高职适当加大难度和技术含量;所谓层次性,就是中高职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及技能方面的结构应体现层次,中职就是中职水平,高职就是高职水平,层次分明;所谓连续性,就是中高职专业知识不能出现裂隙,而要实现无缝对接。按照这些原则,中职生通过“对口招生”升入高职学校后,课程结构和设置应考虑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和方法两方面。

(一)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做到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就明确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具体地说,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其培养目标与本科有着很大的差异,与技校有着本质的不同,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考虑专业设置和毕业生的就业。

1.以就业岗位分析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要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国家建设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就业需要岗位作支撑。设置合理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并不是坐在办公室中就能完成的,这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工夫对就业岗位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需要组织专门的机构及人员来完成就业岗位需求的工作内涵;需要面向社会进行岗位职业群调研,并进而掌握整个社会对人才、岗位的需求状况。只有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才可能有的放矢做好新专业的开发及老专业的改造,对拟开设的课程体系进行精挑细选,跳出传统教育课程设置时只注重学科体系和理论完整的旧框架,来设置理论上够用,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使得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适应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市场需求,培养出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达到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的目的。

2.以就业服务为宗旨的专业设置

从本质上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要实现这一目的,专业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作为有别于本科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在专业设置上,经过市场需求的专业岗位群调研分析,高职教育应该按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来设置专业,依托于当地经济,依托于行业,特别是依托于市场,这样可以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增强专业的针对性,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一个学校,其专业设置往往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体现了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及综合能力,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在进人时首先考虑的因素。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均可明显地看到:一方面,学生入学的总体报到率在下降,但有的专业报到率仍可达90%以上,而有的专业报到率却达不到30%;另一方面,有的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能找到工作,顺利就业,而有的专业毕业生则相反,就业十分困难。因此,从这一角度看,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正确,专业设置能否满足社会需要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所以,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灵活设置高职专业,使高职专业的设置成为服务于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设置的方式

作为高职院校,一方面,课程体系设计不能延续本科教育的理论体系,不能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学科性,否则将会成为“压缩型本科”,不能体现高职特色,不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实践训练教学也不能照搬技校生的训练模式,不能让学生只是动手、动手、再动手,最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成为熟练的“蓝领”,但不能成为“灰领”。高职教育应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掌握必要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1.按岗位群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

高职教育在设置了专业以后,应进行深入、广泛的专业调研,分析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活动项目。在了解专业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应该开设的课程。高职专业是根据市场需求而设置的,其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要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理论教学应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实践教学要体现针对性,突出应用性,凸显实用性。课程体系应能覆盖主要的专业岗位群,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同时,还要正确处理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没有知识作为支撑,是不可能形成能力和素质的。而知识的来源就是各门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因此,课程体系的设计,就是对岗位群所需能力和素质的基础设计,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能力是知识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知识转化成为能力,进而上升为素质,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实现,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所以,在高职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并重,既要设计其理论课程体系,又要设计其实践教学体系;而素质是内隐的知识与能力,是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的综合体现,是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可以表现为,知识新、能力强,适应性好,毕业就能顶岗的成品型人才,培养高素质的“灰领”就是高职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确定胜任职业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结合行业、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专业人才需要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以此作为确定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的总体框架。企业是人才的使用者,在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的设计上,要广泛征求企业的意见,发挥企业的作用。要注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才是高素质的学生,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课程体系设置要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实行“多证式”培养,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要以应用能力为主线,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

2.按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内容

在确定高职专业岗位群的基础上,聘请技术专家分析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形成以(理论知识+经验知识+动手能力)技术学科体系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有人认为高职培养的是实践性人才,因而实践要加强,理论愈浅愈好。这其实是非常片面的、也是不正确的。应该看到,高职人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必备的理论基础上的,削弱了理论基础就是削弱了实践能力。不懂得汽车构造原理和相关的机械、电气、传感器等理论知识,怎么谈得上汽车的维修、调度、维护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呢?当前,在技术的发展向深度化、综合化开拓的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应有的理论水平必定需要不断的提升。这一需求应该在高职课程内容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此外,要根据职业能力分析,组成由教学专家、技术专家和骨干专业教师参加的教学分析小组,按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点、能力项和职业素质目标与要求,明确各门理论课程的知识点、找出各门理论课程的知识点及其关联性,确定设置哪些理论课程。明确各个实践环节的技能点,分析各个技能点的相互关系,确定设置哪些实践性课程。进而分析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确定整体的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根据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设计教学单元;若干个相关的教学单元组成一门课程或一个环节,确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构建满足能力培养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平行的、互为支撑的、横向有机联系、纵向衔接贯通的体系。其中实践尤为重要,因为实践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一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实训的时间和内容,在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同时增开综合性、操作性实验;二要使实践内容的技术水平适应学生就业的岗位职业要求,与生产现场技术水平同步,并适当超前,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3.按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

形式上,一要淡化“三段式”,打破原有课程的学科界限,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采用模块式教学,重新组合课程内容,按照“需要”来组织授课;二要有清晰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两个平行并列体系,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置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都要围绕对合格社会人和职业人的培养,并适当设置除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以外的一系列活动。内容上,理论教学要体现高职教育属性,注重理论的应用形态,强调专业技术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以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具体的理论课程设置上,除基本的公共课外,课程设置可进行必要的整合,打破学科性,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增加新技术课程或在课程内容中安排生产现场应用的、成熟的新技术等。实践教学体系中,技能训练项目的构成要针对各专业高职人才应具备的职业岗位技能,精心设计由低到高、结构有序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系统地安排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注重训练项目的现代技术含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为学生获得多种技能等级证书创造条件。

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上述一系列工作,必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贯彻够用原则,高职院校才能实现“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坚持够用原则,高职院校才能成为社会欢迎、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否则,面面俱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是不可能实现高职教育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