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昌大学校长潘际銮

南昌大学校长潘际銮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3年,他出任南昌大学校长,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奉献历程。这就宣告了潘际銮改进的氩弧焊接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科学攀登无止境,潘际銮并没有就此止步。依照潘际銮的个性和抱负,他是不摘桂冠不罢休的,他时刻想着有更大的成果奉献给党和人民。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这项重大成果,是潘际銮等人经过6年的奋斗才获得的。经过潘际銮等人的不懈努力,QH—ARC控制法共推出三个方案,实现了两次重大突破。

创造·奉献·圆梦——记中科院院士、南昌大学校长潘际銮

陈 浩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真正的爱,没有什么爱得多爱得少之分,它是把整个自己都付出去。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正是以他对祖国人民无限的爱,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学和教育事业,全身心地付出,创造发明硕果累累。1993年,他出任南昌大学校长,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奉献历程。

他投身科技事业,艰辛创造,圆了一个个把杰出成果奉献给人民的梦。追求创造,在创造中呈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是潘际銮从事科学研究时刻不忘的信条,并激励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斩关夺隘,开拓奋进。

潘际銮早期就读于西南联大,194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20世纪50年代初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研究生时已初露锋芒。他的导师、苏联专家普洛霍夫教授是位思路开阔、有胆有识的学者,在导师的指导下,潘际銮选择的研究方向是焊接中的热裂纹问题。裂纹是焊接技术的大敌,探索热裂纹产生的原因和机制、寻求避免防止热裂纹的途径,是当时焊接技术中的一个前沿课题,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重大价值。通过反复实验和研究,潘际銮获得了一些重要发现,出色地完成了研究生毕业论文《焊接中金属的晶间层断裂问题》,其中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后来被吸收和反映在普洛霍夫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版的论著里。潘际銮的出色才学,引起了校领导的重视,研究生还没毕业,哈工大就指派他组建焊接教研组。不久清华大学又委托他主持筹建焊接专业和焊接教研组的任务。从此,他成了清华大学焊接学科的创业者,与焊接技术结下不解之缘。

新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科学技术研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以潘际銮为首的青年学者群体,很快就取得属于全国首创的大型轧钢机轧辊电渣焊、大型锻模堆焊等项成果,为国家和企业解决了许多重大的技术难题。

1959年,当清华大学自己设计建造我国第一个核反应堆时,32岁的潘际銮率领一支由教师、工人、学生组成的队伍,勇敢地承担了核反应堆设备的焊接任务,尽管他非常清楚这一技术的高难程度,如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核泄漏的灾难性后果。这是个十分庞大复杂的工程:主要建筑物共8幢,包括17种工艺系统、几百台精密仪器设备、几千套电气与机械部件和20多万米管线。为了解决防腐蚀的特殊要求,大量设备需采用铝材不锈钢的焊接结构;其中,放置堆芯和高纯冷却水的铝制大水池,容积50吨,深达8米。为了杜绝放射性水的泄漏,这个庞然大物的密封要求极为严格,不容有丝毫缺陷。这样巨大的铝制薄壁容器,只能采用特殊的氩弧焊技术。这在当时国内没有先例,国外也属罕见,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关,潘际銮和组内的师生付出了大量心血,进行了严格的实验研究。智慧和汗水,换来了欣慰的成功。不久,几千米焊缝经X光检验无一气孔,足有两层楼高的铝质大池子奇迹般地诞生了。这就宣告了潘际銮改进的氩弧焊接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

科学攀登无止境,潘际銮并没有就此止步。1963年,他与教研组其他几位老师一道,与上海电焊机厂合作,又一次率先攻克了一项新的技术,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真空电子束焊机。1965年,这种名为ZD—30型电子束焊机,获得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授予的新产品创造二等奖。

“为什么不能争取拿个一等奖?”依照潘际銮的个性和抱负,他是不摘桂冠不罢休的,他时刻想着有更大的成果奉献给党和人民。自喊出这句话起,他一直在想着如何早日圆“国家一等奖”的梦,即使在十年动乱期间也未曾忘怀。1984年6月,这一刻终于到来了,经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审查评定,潘际銮等人研究成功的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QH—ARC),荣获了国家发明一等奖。这是我国工业方面,也是在高校系统中第一个荣获国家科技发明最高奖的项目。

梦圆时分,是令人兴奋的。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这项重大成果,是潘际銮等人经过6年的奋斗才获得的。1978年,那是百废待兴的岁月,潘际銮和他的焊接教研组根据科研总体方案,几个专题的实验研究陆续上马;其中,开发一种新型的焊接电弧控制法被列为重点。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不仅要攻克一个一个科学技术上的难题,而且要为经费不足和设备条件困难而奔波。

1980年10月,潘际銮凭借已有的研究基础,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八十年代焊接研究国际讨论会”上,发表了有关QH—ARC控制法的学术论文,立即引起了反响,许多同行纷纷向他热烈祝贺,有的表示愿意合作研究,有的表示对技术转让感兴趣。国际焊接学会的瑞典代表哥德伯格博士,敏锐地察觉到该项成果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价值,他很快与我国签订了引进这项新技术的合同。1983年,新焊接系统的原型机在清华大学制造完成。瑞典这家公司验收了样机,表示非常满意。

经过潘际銮等人的不懈努力,QH—ARC控制法共推出三个方案,实现了两次重大突破。这项被认为开辟了焊接控制技术的新路、把焊接技术推向了新阶段的科研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它实现了焊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和焊接参数的自动优化。采用这种控制法,不仅可以提高焊接的质量,而且利用它就可以实现单面焊接双面成形。这样,焊接工就可以不用长时间钻进高温的管道内部进行作业了。这项技术的优势和潜力,已经为国际焊接界所公认。这项发明,已分别在中国和美国获得了专利权。

潘际銮是位高产的科学家,在他的科技生涯中,还有许多开拓性的业绩。20世纪60年代初,他和二哥潘际炎(铁路桥梁专家)就联手提出把焊接技术应用于建造铁路桥梁的大胆设想,并雄心勃勃地梦想要在长江上修建一座焊接大桥。不几年,潘氏兄弟的这一设想在成昆铁路上变成了现实,一座座不同结构形式的栓焊桥横跨在成昆铁路上,突破了百余年铆接桥梁的历史,使我国的铁路桥梁技术居于世界前列。近三十年后,潘氏兄弟又圆了一个梦,一座用栓焊技术建造的新的长江大桥,在他们的故乡九江巍然屹立,它为中国焊接事业和铁路桥梁事业树立了又一座丰碑。

几多付出,几多收获,潘际銮在国际同行中的声望日隆。1989年,潘际銮应邀参加美国焊接学会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在学术报告会上,他以“脉冲MIG焊接的熔透控制”为题作报告,介绍了“脉冲MIG焊自适应控制”、“以CCD为传感器的熔透识别”、“熔透闭环控制”等学术成果,再次引起与会者的浓厚兴趣,不少同行认为,他的学术思想新颖,有的成果又属国际首创,无论在学术上和实践上均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潘际銮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经验,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尊重:

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81年,他被推选为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

1986年,被选为中国机械工程学副理事长;

1982年,在第35届国际焊接学会上,他被推选为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

为表彰潘际銮的卓越成就和重大贡献,全国总工会曾授予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北京市“特级劳动模范”称号。对于名誉和地位,潘际銮认为:“那只是奋斗的结果,但绝不应是奋斗的目标。”他在数十年科学道路上艰辛攀登的实践中感到: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求知、创造和奉献,如果把追求的目标聚焦于功名利禄,那无异于在眼前撒开迷雾,使自己短视,甚至扼杀学术生命。他也奋力追求人生的欢乐和幸福,但他始终认为,只有当自己的创新之梦一次次得以圆合,即只有当自己的创造发明获得成功并为人们所承认、特别是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时,才会享受到人生无比的欢乐和真正的幸福。

1993年5月4日,这是个值得江西人民隆重纪念的日子,经国家教委批准,由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而成的南昌大学正式挂牌,宣告成立。更使一些有识之士庆幸的是,受聘于南昌大学的首任校长,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曾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的潘际銮教授。

潘际銮出任校长,投身高等教育改革,是要圆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梦。当年65岁的他,之所以放弃北京优越的学术环境、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应江西省委、省政府之聘,举家返乡,出任新组建的南昌大学校长、校党委副书记的职务,除了被江西父老一片诚挚的情意深深感动之外,主要是他在权衡能为国家作贡献的大小而做出的新选择。他相信,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基础,继续搞科研或著书立说,是能够搞出新成果、作出新贡献的;同时他也相信,凭借自己长期从事学术和教育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去管理一所新组建的大学,从另一方面施展自己的抱负,就有可能为社会带来更好的效益,作出更大贡献。潘际銮是一个事业心、责任心极强的人。他对自己选择的目标、要干的事,极为认真,从来不许有半点马虎应付的念头。在拟聘请潘老担任南昌大学校长之初,由于不了解潘老的意愿,江西省的有关领导曾向潘老表示:为了不过多影响您的学术活动和健康,哪怕您去挂个校长的名,具体事务可以少做或不做也行。不料,潘际銮对各种有名无实之举最为反感,听到这话,内心自然不快。当江西省领导获知潘老的本意是“要么不去,要去就得有名有实”时,正是求之不得,不禁大喜过望,当即表示,全力支持潘老的领导,努力创造人事和物质等方面的良好条件,完全信赖潘老的工作。

潘际銮走马上任后,团结学校党政一班人,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运用于指导南昌大学的办学实践。潘校长心里清楚,要使南昌大学实现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早日进入“211工程”建设,眼前最关键的一步在于真正实现合并的优势,真正把工作抓上去。他也明白,江西省下决心从牙缝中挤巨款重点建设南昌大学,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把江西的教育科技事业搞上去,反过来促进江西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他说,我们要争取早日进入“211工程”,但这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不是为进入而进入,而是为了实现“科教兴省”。据此,他提出南昌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是“面向21世纪,以改革总揽全局,定位于江西,服务于江西,紧密围绕江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南昌大学”。他的这一办学指导思想,得到了校党政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的支持和拥护。

建校伊始,潘校长就着手教学改革,并以学风建设为切入口,提出并实施了以学分制、淘汰制和滚动竞争制为核心的学生“三制”改革。学无压力难成才。在潘际銮看来,要办好大学没有投入不行,但光有投入也不行,所以在他的脑海里,作为校长,抓学风比抓投入更重要——因为那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全面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大事。

继学生“三制”后,潘校长又提出并在全校教师中组织实施了聘任制、考评制和奖惩制“三制”改革。在干部职工中组织实施了处、科级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一般干部双定双选制和职工全员聘用制的“三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同样收到显著效果。

“不打大仗出不了将军,不搞大课题出不了人才”,这是潘校长一有机会就要强调的观点。他还经常对有关同志说:我们不是要办成重点大学吗,那就要改变现状、转变观念。重点既要体现在教育质量高上,还要体现在科研水平上。他直率地向学校的领导干部和教师表示,他对南大教师安于小项目、习惯于小打小闹的精神状态很担忧。为了引导教师在科研上有追求、有奉献,使学校科研工作走出困境、步入大道,潘校长不辞辛劳,经常率领各系所的精兵强将走出校门,奔向社会,寻求科技合作伙伴,争取各种科研经费。南昌大学创建之初,曾有人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合是暂时的形式。对这种疑虑,潘校长和校党政领导一道,用扎实的工作和显著的成绩,作出了正面的回答。1993年12月,在建校仅半年的时间里,就取得了江西教育史上博士点的零的突破,硕士点也由原来的17个增加到26个。学校还率先推出了“文理工渗透,学研产结合”新办学模式。现在,学校不仅实现了组织上的合并,更做到了思想上的融合和精神上的凝聚。

南大人的精神风貌,可以用“人心思上”来概括。所有这些,都与潘际銮校长全身心的付出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正如潘际銮校长以往把焊接事业融入自己生命之一样,如今他把办好南昌大学为高教事业尽情地奉献看成是自己生命的主旋律。两校合并,南大初创,内外事务繁杂,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为此,已过花甲之年的潘校长不得不夜以继日不分节假日地工作。他始终坚持在学校的一线,为制定学校改革和发展规划,他经常深入到师生中去了解情况,调查研究。如何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促使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如何以提高本科教育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如何进一步调整队伍结构及如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等等方面的工作让他操心费神。潘校长这种求真务实苦干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加上他那见多识广、站得高看得远的眼光,赢得了全校师生员工的热烈拥护和爱戴。省政府领导说,选择潘际銮当校长,这着棋走对了,他不仅是学术权威,也有很好的办学思路。

在红色的土地上建设一所重点大学,摘掉江西无全国重点大学、无科学院院士、无博士点的“三无”帽子,一改江西高教落后旧貌,打一个教育与科技翻身仗,这是江西人民多年来的一个梦。潘际銮校长的到来,南昌大学改革和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更多杰出人才将在江西这块土地上茁壮成长,江西人民似乎已经初尝了梦圆时分的甜蜜,这也是潘际銮接任校长以来梦寐以求的。

(陈浩,原《南昌大学校报》记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