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受意识流动的过程

感受意识流动的过程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看来,意识流小说写作和阅读的感觉是截然相反的。这个短篇是她对意识流的最初尝试。意识流手法使用有一个好处,即让所塑造的人物更加丰满和真实可信。在这里,意识流手法使用针对意识流动的本身。重要的是她已经成功地表现了一段意识流动的过程。伍尔夫对意识流动过程的描写就具有这个特点,再加上文笔优美,和文章中对生命、对社会、对哲理的玄想,不能不让《墙上的斑点》成为一篇杰作。

感受意识流动的过程

从初次阅读英国女作家佛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到我教学生阅读,中间隔了10多年时间。而教读她的作品却恰恰又是一个缓慢而又反复的过程,这实在是因为她是一个文笔优美的意识流小说家。

阅读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我总会因为疑心错过了些什么而多次返回开头重新再看,这似乎是阅读意识流小说必然的动作。在我看来,意识流小说写作和阅读的感觉是截然相反的。作家往往会急切地挥动着笔尖,竭力想捕捉瞬间意识流动的微光,而读者常常在慢吞吞地看过几段之后,猛地发现自己有点心不在焉,又急忙翻到印象较深的句子上,重新认真地再看下去。我们不能由此就武断地评论作家写得不好,或者读者阅读水平太低。在阅读过程中发生这样的事情,完全是因为读者和作者要有一个思维上缓慢磨合的阶段。文章中思绪流动或者跳跃是在作者意识的长河中完成的。读者阅读文章就好比从长河中掬起一捧水喝,在喝之前,当然要弄清水是否适于饮用等,而这个过程,就和阅读意识流小说时要不停地进行思想磨合一样重要。然而,有一些句子会一时想不明白,或是一个段落,完全不知道她的思绪是怎么跳到那里去的。那就只能先放下,除非你去找作者本人,否则完全没有别的办法。而庆幸的是,阅读意识流小说的乐趣不会因为这些而丧失。就拿伍尔夫来说,她的文章充满了优美的句子和好看的词藻:“她观赏着鲜花,观赏着烟雾缭绕的树林和上下翻飞的乌鸦”(《达洛卫夫人》),“让你觉得那只一头扎进水里去的雌红松鸡,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墙上的斑点》)。这些句子足以让我们以最肤浅的理由喜欢上她的作品。

既然提到了《墙上的斑点》,那么就不妨再说得细一些。这个短篇是她对意识流的最初尝试。意识流手法使用有一个好处,即让所塑造的人物更加丰满和真实可信。但在这个短篇里我们就感觉不到这一点,而且严格说起来,这不是一篇小说,而是一篇散文,或是一次很精彩的练笔。在这里,意识流手法使用针对意识流动的本身。这种手法所特有的那种跳跃不定、绵延流动,正是思绪激动时所具有的特点。用意识流手法来描画意识的流动,不仅让人印象深刻,而且十分恰当。

“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的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儿,又把它扔在那里……”省略号表示思绪跳转,接着开始了下文意识流动。我喜欢这个可爱而恰切的比喻,在接下来的文字中,她多次印证了这个比喻。不过,这些思绪的蚂蚁看起来到文章结束也没有忘记“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这根稻草。虽然在某些地方,它们似乎被“一棵树”“查理一世时的花”“惠特克年鉴”之类小草籽迷住了,它们停下来了。围着这些东西转了转,嗅嗅其中的味道,但最后还抬着“墙上的斑点”这根稻草热热闹闹地走下了舞台。这是由于行文本身的需要,作家总是需要有一条主线来贯穿全文,让各种思绪前来攀附,防止它们变成一盘散沙,但这同样是意识流动的特点。我们独自坐着想问题,总会因为触动某个细小线头而引出了别的问题,之后我们思绪会在那里徘徊一阵子。或者进一步浮想联翩下去,后来才发现自己已经走题了,“我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呢?”在前面段落里,伍尔夫把思绪拽回到墙上的斑点。在最后一段,她却没有这么做,“我想到什么地方啦?”把她曾想过的一个小小插曲又全部翻腾出来,摆在读者面前。她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承前,而是再现思绪流动的状态。至于那个斑点到底是什么,已经显得并不重要了,那不过是个借口。重要的是她已经成功地表现了一段意识流动的过程。这个蜗牛,作为引出全篇的一个线头,稍稍在那上面一使劲,就会让思绪像毛线一样纷至沓来。

优秀的作品总会表现出人类的某种共性,也正因为此,它们才会引起共鸣,流传开来。伍尔夫对意识流动过程的描写就具有这个特点,再加上文笔优美,和文章中对生命、对社会、对哲理的玄想,不能不让《墙上的斑点》成为一篇杰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