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学科竞赛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学科竞赛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去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时,明确指出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已成为我国教育当前面临的三大任务之一,引起了社会和高教界的高度关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自觉运用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个阶梯。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学科竞赛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这春暖花开、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好时节,我们相聚在一起,隆重表彰2005年教学成果奖和学科竞赛奖的获得者,意义重大。

大家知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招生人数10年间猛增5倍,其规模居世界第一,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和师资等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面临着如何把握好发展节奏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去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时,明确指出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已成为我国教育当前面临的三大任务之一,引起了社会和高教界的高度关注。借这次召开优秀成果奖和学科竞赛奖表彰大会之机,我谈两点意见。

第一,要鼓励广大教师、干部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以此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在教师、干部中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活动,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早在1994年,国务院就颁布了《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确定教学成果奖同国家科技成果奖励一样,同为国家级的奖励,把教学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更高地位,极大地鼓舞了高等学校的广大教学工作人员。接着,各个省政府和高等学校都相继设立了相应级别的教学成果奖,旨在激励、推动教师、干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这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存在着自身固有的内在规律性,高等教育还有其外部规律,只有把握了它的规律性,自觉地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无论是哪一个类型、哪一个层次的学校,大凡教学能力强、教学质量高、受到学生欢迎的老师,都是乐于分析教学、勤于钻研教学、善于总结教学的老师,他们一边从事教学实践,一边进行教学研究,做到了教研相长。因此,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的“量”,还要不断地分析教学、研究教学、总结教学,提升教学的“质”;要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自觉运用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个阶梯。当然,管理干部尤其是学校领导干部更应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掌握教育规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学,中央要求高等学校领导要努力成为政治家、教育家,是具有深刻含义的。

我们学校作为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为主的教学型大学,教育教学活动是我们最经常、最广泛、最重要的活动,其他一切活动都是服务于、服从于这一活动而展开的,理应十分重视教育教学的研究,这是由我们学校的功能定位所决定的。我们过去在这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天受表彰的优秀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无论是从广度和深度上看,还是从数量和质量上看,或者是从研究成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上看,还存在很大差距。去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时,对我们明确提出了要“积极引导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这说明我们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方面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还做得不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从总的来说,我们要关注当前国内外有关高教领域,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并结合我校实际,积极申报课题开展研究和实践,力争对国家有所贡献。具体来说,我们一是要注重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抓好教学研究工作,在坚持现有教学竞赛制度的基础上,要建立教研竞赛制度,积极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的环境和氛围,促进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努力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形成以教学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二是要积极开展课程、教材教法研究,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分析、研究教材,钻研教法、学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并善于运用科学的评价机制。三是要进一步加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的总体要求,修订教学计划,建立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模块,逐步建立融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是要以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为切入点,加强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对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加强对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教育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将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有机结合,逐渐形成完整的素质教育体系等。在开展教学研究、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方案、措施的基础上,学校也将提供组织支持和经费支持,鼓励教师、干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逐步形成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要进一步加强高教所的建设,充实研究人员,提高研究水平,在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同时,为全校教育教学研究起到咨询、组织和引领的作用。

第二,要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活动,以此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在学生中开展学科竞赛活动,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对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和创造能力,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就步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高。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在人才培养方面遇到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遇到了挑战。

在我国,高等教育素有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传授的优良传统,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理论的把握上一直都得到世界的公认,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们仍拘泥于过去的传统不仅已不适宜,而且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在单纯重知识的年代,我们衡量一个学生是否成才,往往是以他掌握了多少知识为标准。后来人们发现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往往造就出“高分低能”的人才,于是便强调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能力的培养。现在,时代对人才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能力,还要有较高的素质,因此,我们强调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者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全面成才。从重知识到知识与能力并重,从知识与能力并重到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统一,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时代特征和教育思想的发展与跨越。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跨入大众化阶段后,社会对从业者的全面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从事社会工作的界限也比较模糊,50%以上的学生毕业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可能和大学所学的专业没有直接的联系,这对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改革探索。如,北京大学实施了“元培计划”,首届元培实验班学生已经顺利毕业;复旦大学实行“大文大理”,以通识教育为目标,成立了复旦学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校也都通过各种形式的实验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成绩。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我们江汉大学近年来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如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我们紧密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全面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加突出应用性;我们联合企业、政府部门组建了女子足球俱乐部,探索“教、训、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得到了教育界和体育界的赞赏;我们还与国内外教育机构、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人才等,这些都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和成才提供了广阔空间,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开拓了新的思路。作为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中开展学科竞赛无疑也是一个有益的形式,近几年来,我们狠抓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培训和管理工作,并将这项工作作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如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服装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仿真大赛以及湖北省高校工业外观设计赛、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与制造竞赛中,无论是获奖等次还是获奖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是需要给予充分肯定和发扬的。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各学院、学校许多部门、许多老师精心指导,为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健康成长功不可没。我们学校还多次获得组织奖,教务处等单位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我们认为做得还不够,还有上升的空间,在有些方面如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还没有突破,我们还要继续抓好这项工作。教育部专家组在评估我校时,随机抽查测试了我校学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议我们要继续“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这反映出我们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我们要继续把学生的学科竞赛、课外创新设计、科研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阵地,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要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活动,让学生亲身参加、正确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科学思维习惯和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我希望今天的表彰大会,是我校教师、干部教育教学研究和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新开端、新起点。学校号召全校广大师生、干部以今天受表彰的师生、干部为榜样,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和学科竞赛活动当中去,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提高作出新的贡献。

(在江汉大学2005年教学成果奖和学科竞赛奖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5年4月1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