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行知关于中国教育改造的早期论述

陶行知关于中国教育改造的早期论述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纸上的教育改造能有多大效力!故欲求教育刷新进步,必先有试验,以养成其自得之能力。试一观国中之教育,应有而无,应无而有者,在在皆是。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故生活为全体,职业为部分;教育为全体,职业教育为部分。生产虽有事物之不同,然其有利于群则一。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

索引2 陶行知关于中国教育改造的早期论述

这部书代表我在中国教育模黑所见着的几线光明……当选择旧稿时,我曾下了一个决心,凡是为外国教育制度拉洋车的文字一概删除不留,所留的都是我所体验出来的。所以我所写的便是我所信的,也就是我所行的。(3)

纸上的教育改造能有多大效力!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这部书最多不过是画了几条路线罢了。倘若遇不着有心改造的人,便与废纸何异?(4)

(《中国教育改造》自序,1928年)

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亦视其发明能力之如何耳。

彼善试验者设假设,择方法,举凡欲格之物,尽纳于规范之中;远者近之,微者大之,繁者简之,杂者统之,合者析之,分者通之,多方以试之,屡试以验之,更较其异同,审其消长,观其动静,察其变化,然后因果可明而理可穷也。(5)

试验者,去旧之方法也。盖尝论之,教育之所以旧者五,革而新之,其惟试验,所谓五旧者何?

一曰依赖天工……

二曰沿袭陈法彼泥古之人,以仍旧贯为能事。行一事,措一词,必求先例。有例可援,虽害不问;无例可援,虽善不行……故欲求教育刷新进步,必先有试验,以养成其自得之能力。能自得,始能发明;能发明,则陈法自去,教育自新矣。(6)

三曰率任己意……

四曰仪型他国……试一观国中之教育,应有而无,应无而有者,在在皆是。此非仪型他国之过欤?若能实心试验,则特别发明,足以自用。公共原理,足以教人。教育之进步,可操左劵矣。

五曰偶尔尝试……(7)

(《试验主义与新教育》,1919年2月)

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有关于职业之生活,即有关职业之教育;有关于消闲之生活,即有关于消闲之教育;有关于社交之生活,即有关社交之教育;有关于天然界之生活,即有关天然界之教育。人之生活四,职业其一;人之教育四,职业教育其一。故生活为全体,职业为部分;教育为全体,职业教育为部分。(12)

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以生利为主义。生利有两种: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是。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生产虽有事物之不同,然其有利于群则一。故凡生利之人,皆谓之职业界中人;不能生利之人,皆不得谓之职业界中人。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13)

职业学校有生利之师资、设备、课程,则教之事备;学生有最适之生利才能兴味,则学之事备。前者足以教生利,后者足以学生利;教与学咸得其宜,则国家造就一生利人物,则得一生利人物之用,将见国无游民,民无废才,群需可济,个性可舒。然后辅以相当分利之法,则富可均民自足矣。(19)

(《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1818年1月)

现在的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的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生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之外,便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他和学分离了。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21)

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热心的先生,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既然不能为学生一齐发明,那他所能给学生的,也是有限的,其余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找出来的……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22)

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

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这也是教学分离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定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这不但是教诲丰富,学生能多得些益处,而且时常有新的材料发表,也是做先生的一件畅快的事体。因为教育界无限枯寂的生活,都是因为当事的人,封于故步,不能自新所致。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真是过来人阅历之谈。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我却觉得有十分的枯燥。所以要想得教育英才的快乐,似乎要把教学合而为一。(23)

(《教学合一》,1919年2月)

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

依我看来,今日的教育家,必定要在下列两种要素当中得了一种,方才可以算为第一流的人物。

(一)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我们教育界做事的人,胆量太小,对于一切新理,小惊大怪……究其结果,他的一举一动,不是乞灵古人,就是仿效外国。也如同一个小孩子吃饭、穿衣,都要母亲帮助,走几步路,也要人扶着,真是可怜。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这是何等的魄力,教育界有这种魄力的人,不愧受我们崇拜!(25)

(二)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一般有志办学的人,也专门在有学校的地方凑热闹,把那边疆和内地的教育,都置之度外。究其原因,只有一个病根,这病根就是怕。怕难,怕苦,怕孤,怕死,就好好的埋没了一生。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26)

(《第一流的教育家》,1919年4月)

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29)

学生自治如果办得妥当有这几种好处。

第一,学生自治可为修身伦理的实验。……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最应注意的,在乎实行;但是现今学校中所通行的修身伦理,很少实行的机会;即或有之,亦不过练习仪式而已。所以嘴里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行所为都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无形无影当中,把道德与行为分而为二。

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我们办学的人所定的规则,所办的事体,不免有与学生隔膜的。有的时候,我们为学生做的事体越多,越是害学生。因为为人,随便怎样精细周到,总不如人之自为。我们与学生经验不同、环境不同,所以合乎我们意的,未必合乎学生的意……有的时候学生自己共同所立的法,比学校里所立的更加近情,更加易行,而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31)

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

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我们培植儿童的时候,若拘束太过,则儿童形容枯槁;如果让他跑,让他跳,让他玩耍,他就能长得活泼有精神。身体如此,道德上的经验又何尝不然。我们德育上的发展,全靠着遇了困难问题的时候,有自己解决的机会。(33)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有同学的切磋,有教师的辅助,纵因一时不慎,小有失败,究竟容易改良纠正。若在学校里不注意练习,将来到了社会当中,切磋无人,辅导无人,有了错处,只管向那错误路上走,小而害已,大而害国。这都是因为做学生的时候,没有练习自治所致的。(34)

学生自治是共和国学校里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们若想得美满的效果,须把他当件大事做,当个学问研究,当个美术去欣赏。当件大事做,方才可以成功;当个学问研究,方才可以进步。

自治是一种人生的美术,凡美术都有使人欣赏爱慕的能力;那不能使人欣赏的、爱慕的,便不是真美术,也就不是真的学生自治。所以学生自治,必须办到一个地位,使凡参与和旁观的人,都觉得他宝贵,都不得不欣赏他,爱慕他。办到这个地位,才算是高尚的人生美术,才算是真正的学生自治。(37)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1919年10月)

遗传之事,欧美学者认为教育根本问题之一。其关系教育,至为重大。故遗传学家始高尔登(Galton)至戈打得(Goddan)殚思极虑,以冀深造,五十年来良多发明。今辑诸家名说,以资海内教育家之借镜。苟有心斯学者,利用诸专家之阅历,以作基础,再尽精微,俾此学大放光明,以佐教育之进行,记者实有厚望焉。

释义 人生智能品格之来源有二:一由于天然之禀赋,一由于外界之陶冶。禀赋于天然者,谓之遗传的智能品格,又曰生成的智能品格。简言曰先天,亦曰天性,名虽异而义皆同。陶冶于外界者谓之习染的智能品格,又曰后获的智能品格,简言曰后天,亦曰习惯,皆异名而同义者也。前者与生俱来,后者随遇推移,遗传与习染交相为用,而人之智能品格备焉。(1)

(《遗传论》,1917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