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韩家集初级中学

韩家集初级中学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开门办学”、“学工学农”的风潮中,韩家集乡“初级农业中学”挂牌成立,校址设在袁嘴大队,教室是一间狭窄简陋的平房,学生30名左右,由杨慕震一人负责学校教学工作。1974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中、小学部又一次分离,韩家集乡独立初中正式诞生了。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1994年韩集初中被评为“韩家集乡教育教学先进集体”。

韩家集初级中学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韩家集乡第一所小学——袁嘴小学创立。至50年代末,韩家集小学、云台大李小学等数十所小学相继创立。然而,在拥有近万人口、崇尚读书、文风昌盛的韩家集乡却无一所中学,同时因交通不便,经济困乏,在外求学困难重重,这给韩集乡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带来了许多不便,有的学生被迫中途辍学,有的只能望学兴叹。迫于需要,1960年经县教育部门批准,会宁县第六中学在韩家集小学内挂牌成立,当时招收了两个初一班,学生近百人,教师三人,丁兆江任校长,马儒香、乔发秀为科任教师。后因师资匮乏,经费枯竭,一年后停办。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开门办学”、“学工学农”的风潮中,韩家集乡“初级农业中学”挂牌成立,校址设在袁嘴大队,教室是一间狭窄简陋的平房,学生30名左右,由杨慕震一人负责学校教学工作。

1967年春在“复课闹革命”的新潮流中,“初级农业中学”又移址于韩家集小学,两校一址,校舍紧缺,除原有教师外,在会宁教育界中深孚众望的许益保、张天水、吴振中三位相继来校任教。

1970年春,“初级农业中学”与韩集小学又并体合为韩家集七年制学校,薛仰礼任校长。1974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中、小学部又一次分离,韩家集乡独立初中正式诞生了。1975年正式迁往新址——韩家集乡东街。

学校搬迁后,规模狭小,为扩大教学规模,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增建校舍

1976年,学校新建教室1幢,共9间,教师宿舍1排,共12间,第二年又增建教室2幢,共18间。同年,又增建教师宿舍1排,共12间。此后分别在1983年、1985年增建了两排宿舍共计16间。1996年,世界银行贷款第三个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20万元,乡教育附加40万元,建教学楼1墩1860平方米。从此学校教学条件初具规模,教书育人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为以后学校教育质量的再次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扩充班额

建校初,学校设有教学班三个。到1976年时,六年级、七年级均设有两个平行教学班,第二年学校开始招收初三班一个,到2003年时各年级均设有四个教学班。至此,学校12个教学班的建制初步完成。

三、课程设置

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课程日益齐全。1981年秋,初一级开始开设英语课,1983年秋各年级都开了英语课。2005年秋季初二年级又开设了信息技术课。

四、领导的更替和教师队伍的扩大

1975年薛仰礼任校长时,学校有教师七名。1978年秋薛仰礼调离,由副校长兼教导主任的赵连成负责学校教学工作。他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教学,学校教学工作起色比较明显。

1979年秋何文钦任校长,他采取了分级管理的领导方式,学校从上到下形成了一条龙的管理机制,教学工作井然有序。

1980年8月张静接任校长,他在任期间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短期内便形成了一个“效优争先”的教学高潮。

1982年8月,李映奎同志任校长,赵连成担任教务工作,他积极推行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相互提携的教学作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突飞猛进。当年,学校被评为“会宁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自1984年至1993年期间,杨慕震任校长,刘迈祖、何殿禄先后担任教务工作。他们把教育教学质量看作学校工作的生命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学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988年学校被评为“白银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989年被评为“会宁县体育卫生先进单位”;杨慕震也先后获“白银市园丁一等奖”、“省部级优秀教师奖”。

1993年秋,杨作选接任校长,何殿禄任副校长,胡彦忠任教务主任。新一届领导班子配合默契,使得学校教学工作又上新台阶。为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1995年秋学校新建砖木结构的标准实验室、仪器室总计84平方米,又扩建了校门并修建花园,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教学的需要,学校又增设教学设备,使学校达到国家三级实验标准。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1994年韩集初中被评为“韩家集乡教育教学先进集体”。1995年正式通过验收,成为“市级标准化学校”,杨作选同志也荣获“白银市园丁奖”。1999年秋杨涌武接任校长,在副校长王作、胡彦忠及教务主任司炳铠的积极配合支持下,学校各项工作逐步规范、完善,质量稳步提高。

2000年秋,朱联任校长。他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学校管理工作同抓,鼓励教师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学校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组织实施了“义教工程”项目,新建教师宿舍3排,共26间;新建学校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及图书室共计370平方米;新建学校教学辅助用房4间,共计280平方米;扩展学校操场3800平方米并改建了校门(原来的西门改为南门)。

2002年,学校实施了“一期危改工程”,增建学生宿舍一排共五间;同时为实现“两基”达标,组织教师在紧张的教育教学中,建立健全“两基”文档,明确岗位职责,修缮、平整校园(硬化部分操场及篮球场一个)。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校配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一套:多媒体教室一间,主控室一间,共有电脑34台,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设施。

2003年春,段永宏接任韩集初中校长,张郁琛任副校长,李剑啸任教务主任。他们重视教学管理、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2004年,学校被教育局命名为“家长学校”。

2005年秋,张郁琛任校长,曹秉坤任副校长。新的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凡事勤字当头,真抓实干,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更换办公桌40套,添置一体机一台,乒乓球台十个,篮球架一副,电脑两台,新建厕所203平方米,挖水窖两眼。同时,学校实施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工程,建设综合楼和办公楼2100平方米,更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通过以上一系列工作使学校教育教学有了更进一步发展,校容校貌有了更进一步改善。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01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37平方米。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12个教学班的农村寄宿制独立初中。有教职工44人,专任教师42人,其中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35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0.5%。藏有图书7450册。学校理、化、生实验齐全。

2008年2月25日,新任校长蔺国微带着县委县政府改善韩集初中面貌的殷切希望走进了校园。上任伊始,他将教学工作放在了所有工作的首位,激情高昂,关心师生,重实效,积极征求各方面意见,确定今年的工作重心为“抓校风、抓教风、抓学风、抓质量”,持“以最快的速度,改学校之面貌”之决心,认真努力开展各项工作,认真学习全县“教学管理年”的各项工作要求,使韩集初中的各项活动与之相吻合。新气象的学校正在沿着正确的方向蓬勃发展,相信韩集初中的明天一定会更璀璨!

韩集初中历任校长名单:丁兆江、薛仰礼、何文钦、张静、李应奎、杨慕震、杨作选、杨涌武、朱联、段永宏、蔺国微

(供稿人:蔺国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