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三关爱”机制,保障农民工子女“学有所助”

建立“三关爱”机制,保障农民工子女“学有所助”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二,建立“班额”预警机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年初各学校报告的班额,建立城乡学校班额预警机制。其三,建立城市规划“教育用地”预留机制。其二,集中与分散结合,统筹调配农民工子女入学名额。其三,小学与初中衔接,统筹协调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段。

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八三”机制改革实践

渝北区教育委员会

一、改革背景

渝北是重庆两江新区主阵地,伴随城市化进程全面加快,城区面积由42平方千米扩大到100多平方千米,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大量涌入城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其中,户籍人口由2008年末的95.49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10.58万人,净增15.09万人;常住人口由2008年的95.8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43.32万人,净增47.52万人。快速的人口增长造成学龄人口激增,导致城区生均占有教育资源减少,大班额增多,教育承载力减弱。面对城区入学压力,渝北区积极承担重庆市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在发展上建立“三预备”机制,在经费上建立“三投入”机制,在学籍上建立“三管理”机制,在入学上建立“三统筹”机制,在师资上建立“三优化”机制,在教育上建立“三育人”机制,在创新上建立“三特色”机制,在帮扶上建立“三关爱”机制,探索出了旨在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八三”机制。

二、改革实践

(一)建立“三预备”机制,保障农民工子女“学有谋划”

其一,建立“学龄人口”预测机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造成城乡学龄人口此长彼消状况势必长期存在。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做好城乡人口变动的跟踪统计,科学把握人口变动趋势,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房地产开发、城市就业情况,及时预测城乡学龄人口变化情况,建立科学的“学龄人口”预测机制,保障学校布局及建设规划的科学性

其二,建立“班额”预警机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年初各学校报告的班额,建立城乡学校班额预警机制。要求凡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出现班额小学超过45人、中学超过50人,或小学班额少于10人、中学少于15人,或空置学校的情况,均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再逐级向相关部门报告,并由各相关部门提出针对性处置意见。当某学校出现较多大班额现象时,就启动政府干预机制,由政府将该学校超载的学龄人口通过向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全回购或部分回购教育资源的方式保障义务教育,或通过调剂多余学生到教育资源富余的学校就学等办法化解入学矛盾。

其三,建立城市规划“教育用地”预留机制。再科学的预测,也会有误差。为减少偏差,满足实际需求,区政府在“十二五”城市发展规划中,配套规划学校建设用地周围预留教育用地,以便于满足学校发展需求,拓展学校用地,形成“教育用地”预留机制。

(二)建立“三投入”机制,保障农民工子女“学有所资”

其一,执行中央财政专项投入机制。为保障学校建设资金筹集到位,提高学校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积极性,中央财政从2009年至今,每年向我区补助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经费分别为120万元、330万元、124万元。流动儿童接受学校免收借读费,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专项资金。

其二,落实市级财政配套奖励机制。在执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专项资金的同时,市级财政落实了配套奖励机制。对于免收借读费接受义务教育流动儿童的学校奖励金额度,根据生均教育费与生均公用经费之和进行计算,市级财政配套投入。

其三,建立区级财政预算补助机制。区财政将流动儿童所需生均教育费与生均公用经费纳入预算,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只要接受流动儿童,均有财政全额投入。流动儿童与就近入学儿童一视同仁,享受免收教科书费、作业本费、营养餐工程以及家庭困难补助,所需经费由区财政投入。学校依据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数量,考核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绩效,区级财政参照农村教师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

(三)建立“三管理”机制,保障农民工子女“学有所管”

其一,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机制。区教育行政部门对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实施归口管理,分别由中小学管理机构负责,根据流动儿童就学申请及提供的“流动学龄儿童义务教育电子学籍卡”信息,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接收学校。

其二,建立学校学籍管理机制。接受学校根据“流动学龄儿童义务教育电子学籍卡”提供的信息,为流动儿童注册,建立电子档案,安排接受班级。

其三,建立班级学籍管理机制。接受流动儿童的班级在接受学校为其建立电子档案后,原则上采用混合编班,个别学校为开展课题研究,实行集中编班,由班主任对流动儿童实施常规管理。

(四)建立“三统筹”机制,保障农民工子女“学有所教”

其一,新建与扩建并举,统筹建设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政府提出加快新建、加快扩建、加快回购“三个加快”进程,新建一批学校、扩建一批学校、回购一批开发商学校建设用地和民营学校,通过上述“三个一批”举措,切实保障新城学校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使每一位随迁农民工子女都能享有公办学校教育。

其二,集中与分散结合,统筹调配农民工子女入学名额。为解决城区随迁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区政府出台了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对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条件、入学原则及学校、收费标准以及咨询等方面提出了明确措施。

其三,小学与初中衔接,统筹协调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段。为了保障农民工子女公平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区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做好小学与初中不同学段的衔接统筹工作。其中,安排11所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读小学,安排3所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读初中。面对实施“免试入学”的初中升学政策,确保每一位随迁农民工子女顺利升入初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城区学校,做好每一位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初中升学工作,保证其学业的延续性。

(五)建立“三优化”机制,保障农民工子女“学有所师”

其一,优化行政管理体制,践行“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一是优化行政服务。以提高服务意识、增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能力为重点,优化区教委机关工作人员对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就学管理与服务。二是优化校长队伍。健全完善干部培养、考核、交流制度,对10多所城区中小学校长进行了交流,加强了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领导力量,优化学校干部队伍对随迁农民工子女的管理与服务。三是优化管理团队。各学校加强教导处、德育处、科研处的管理能力建设,完善教师竞聘上岗、绩效考核和引进、流动机制,优化班级教师搭配,服务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教学,使随迁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一个都不能少”。

其二,优化学科教师配置,践行“一科都不能差”的理念。学科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基础,学科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领者。用公平的职称晋升、评优、争先机制激励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将最优秀的学科教师配备到有随迁农民工子女的班级,研究农民工子女心理特点,探索适合农民工子女实际的学科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评价方法,力求随迁农民工子女“一科都不能差”。

其三,优化班主任素质,践行“一育都不能偏”的理念。对安排有随迁农民工子女的班级,各学校配备优秀的班主任,积极开展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咨询、学业辅导,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切实关注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全面发展,协调学科教师的工作配合,使每一位随迁农民工子女“五育”并进,协调发展,“一育都不能偏”。

(六)建立“三育人”机制,保障农民工子女“学有所成”

其一,建立心理疏导育人机制。学校通过配备心理咨询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辅导室”,探索用“心”教育打开每一个农民工子女心灵的窗户。空港实验小学四年级二班的田惺怡初到班上时,性格内向,很少说话,平时也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班主任老师针对她的心理特点,帮助她树立自信心,利用她朗读好的特点,经常安排她在课堂上带领大家朗诵,同时积极为她创造一些融入集体的机会。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田惺怡不但融入了班级和校园这个大家庭,还成为学校“十佳作业新星”“优秀小记者”“科技之星”。

其二,建立品德导向育人机制。学校除了重视农民工子女的“心”教育,更重视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工子女继承中华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使之明确奋斗的目标、成长的方向。龙山中学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按照每周1个话题、每月1个主题组织班会课,强化学习行为的规范和养成教育。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其三,建立习惯导行育人机制。学校在实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导之以行”培养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良好习惯。渝开学校前身是石油子弟校,现有1900多名学生,其中农民工子女占了1/3。前几年,新入校的农民工子女在行为习惯上要差一些,比如下课后喜欢吃零食、随手乱丢纸屑等。为了培养农民工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学校开展了争做“五雅”好少年活动,具体包括谈吐文雅、举止儒雅、生活淡雅、兴趣高雅、环境优雅。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与坚持,现在渝开学校的校园再也看不到不文明行为,孩子们脸上绽放的笑容和自信,让人们感受到一座校园的勃勃生机。

(七)建立“三特色”机制,保障农民工子女“学有所长”

其一,以特色学校建设为导向,实施“一校一品牌”工程,保证农民工子女学有所长。渝北教育以特色学校创建为契机,重视农民工子女个性特长的发掘与培养,通过扎实推进中小学体育、艺术、科技等“2+2”项目工程,做到“一校一品牌”,使每一位随迁农民工子女在音、体、美、科技等方面都有一项以上的特长,使其学有所长。

其二,以特色课程开发为载体,实施“一校一亮点”工程,保证农民工子女学有所长。努力开发具有渝北特色的地方课程,以“渝北地理”“渝北人文”“我与经典”“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寸草心——慈孝文化教材”等特色课程为载体,形成课程资源“一校一亮点”,激励农民工子女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使其学有所成,学有所长。

其三,以特色教学实践为重点,实施“一校一模式”工程,保证农民工子女学有所长。渝北教育在广泛开展“七彩教育•润泽未来”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多次召开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专题讨论会,不断探索接收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经验,形成了“混合编班、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开放办学”的模式和“集中编班、配备良师、针对差异、分层教学”的模式。通过“一校一模式”建设,因材施教,注重发掘每一位农民工子女的潜能,发展其个性特长,使其学有所能,学有所长。

(八)建立“三关爱”机制,保障农民工子女“学有所助”

其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活关爱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实施“三免一补”等的生活关爱机制,建立学校、社区配合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生活关爱机制。2009年,区政府投资300万元启动为期3个月的农民工培训,在提供的200小时的各类培训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帮助农民工学习如何当好家长、教育子女的课程。为了强化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不少学校还定期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建立家长与学校固定联系机制,向家长介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帮助他们和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

其二,建立学校为主导的教育关爱机制。建立学校为主导,社区、家庭配合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关爱机制。东和春天实验学校根据农民工子女流动性很大的特点,专门为30多名农民工子女提供了住宿公寓,对一些成绩优异、在校表现良好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甚至给予每个月50~150元不等的补助。社区义工、志愿者和大学生开展结对活动,在课余为农民工子女辅导功课;一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还向农民工子女免费开放合唱、舞蹈、书法、英语、礼仪等课程,让他们身心健康地融入城市生活

其三,建立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关爱机制。以教师为主导,不断完善教育质量检测评估制度,在学生管理、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考试竞赛、文体活动等方面,做到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区学生一视同仁。激发学生互帮互助精神,广泛开展“一帮一、一对一”学业帮扶活动,帮助学习困难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提高学习成绩。师生间结成学习生活互助体,无论是城市孩子,还是农民工随迁子女,都获得了互助发展。

三、改革成效

通过三年来的试点探索,农民工随迁子女“八三”就学机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提高了保障水平。完成城区渝北中学、松树桥中学冉家坝校区迁建,完成农业园区实验学校、天一新城实验学校、长安锦绣实验小学、空港新城小学、龙山小学、龙塔实验学校、南方玫瑰城小学的新建工程,以及实验三小、双湖小学等扩建工程的建设。还对位于回兴的四川外语学院双语学校(民办)进行回购,改造成包括初中和高中在内的“两江中学”。通过城区学校的建设,扩大了城区教育规模,提高了城区义务教育承载力,基本保障了每一位进城农民工子女有学可上。从2004年秋季开始,率先指定9所中小学为农民工子女接收学校,截至2012年,已扩大到15所中小学,累计接收进城农民工子女3.01万多人,试点以来接收进城农民工子女1.5万多人。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和接收进城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探索,不仅让进城农民工子女享受了与城市学生同等的义务教育政策,还使他们尽快融入了城市生活。

二是产生了社会效应。随着本试点项目深入开展并取得成效,本试点项目赢得媒体关注和宣传报道,在全国和重庆市扩大了影响。2009年11月27日,重庆日报以《渝北区探索新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就学》为题,对我区的试点改革给予了宣传报道;《探索新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就学——重庆市渝北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的试点论文在《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第1期上发表。2010年,中央政府网站、新华每日电讯等媒体对重庆市渝北区第二实验中学接收的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课堂情况和开展的课外活动给予报道;2010年2月,重庆日报以《特色一:在渝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总是留给农民工子女》为题,对我区的试点工作进行了报道。

三是形成了决策机制。其一,探索形成了能有效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八三”机制,并就其相关亟待完善的政策机制提出了决策建议。其二,这些建议获得市教委及相关专家的高度评价。其三,试点组起草的《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意见》,已获得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正在被进一步研究实施。

策划审稿人:谢 钢 陈治国

   撰 稿 人:余国源 张 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