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障碍分类

人格障碍分类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人格结构的复杂性,缺乏明确的划分标准,所以人格障碍的分类也不尽相同,至今仍未统一,比较有价值的有Leonhard的分类方法和ICD10分类方法。这类人的人格障碍与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这些表现是诊断分裂型人格障碍的重要标准。在治疗中由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因复杂,采用药物是治标不治本,采用心理治疗也很少起作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也叫病态人格,不一定都违法犯罪。
人格障碍分类_社区医学心理学

由于人格结构的复杂性,缺乏明确的划分标准,所以人格障碍的分类也不尽相同,至今仍未统一,比较有价值的有Leonhard的分类方法和ICD10分类方法。现介绍ICD10分类方法如下: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又称妄想型人格。其显著特征是对别人充满猜疑和偏执,认为人们的动机都是恶意的。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对批评或挫折过分敏感,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多疑、易将他人的无意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而产生歪曲体验。好胜心强,看问题片面,易生嫉妒。因此,易产生偏执观念。

在治疗中采用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提高法、交友训练法、自我疗法及敌意纠正训练法等效果很好。

(二)分裂型人格障碍

这是一种具有精神分裂样表现的人格障碍,在日常心理门诊中常见这类人来诊治。这类人的人格障碍与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这部分人大多情感冷淡,疏远,缺乏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对赞扬或批评无动于衷,没有或很少表现强烈的情感体验,过分沉湎于幻想,孤僻自处,行为怪僻。

分裂型人格表现特点有:奇异的信念与文化背景不相称;奇怪、反常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言语怪异、用词不当、表达不清;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幻觉;对人冷淡;表情淡漠;多单独活动等。这些表现是诊断分裂型人格障碍的重要标准。

治疗方法是多用社交训练法、兴趣培养法等心理疗法进行治疗。

(三)反社会型人格

是一种人格偏离社会化,内心体验、外在行为违背社会常情和社会规范,不能正常进行社会交往与适应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社会危害的人格障碍,又称悖论型人格障碍。其行为表现特征主要有:外表迷人、生活无计划、麻木不仁、病态自我为中心、对事情无责任感、判别能力差、有反社会行为、性生活轻浮、无信义等,其行为与整个社会规范相背离。本能愿望、兴趣嗜好、情绪气质和价值观方面与常人不同,但无认识判断推理方面的智能障碍,对社会与他人很冷酷而缺乏好感和同情心。忽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义务。行为未加深思熟虑,不加考虑后果,具有暴发性情绪和行为冲动。无内疚感,不能吸取教训,屡犯不悔,并常为自己的粗暴行为辩解。

在治疗中由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因复杂,采用药物是治标不治本,采用心理治疗也很少起作用。目前在治疗时常常采用认知领悟疗法、厌恶疗法加上强制性惩罚,有时会有效果。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也叫病态人格,不一定都违法犯罪

(四)攻击型人格障碍

青少年和中年期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亦称暴发性人格障碍。这类人情绪高度不稳定,极易产生兴奋和冲动,办事鲁莽,缺乏自控,容易对事物做出暴发性反应,稍有不如意便火冒三丈,大打出手,不计后果。行为有不可测和不考虑后果的倾向。心境不宁和反复无常,行为暴发不可遏制。这种人情绪急躁,性格表现为攻击性,行动反复无常,可有不良行为和犯罪倾向。

在治疗时采用心理卫生教育开始,鼓励独立反省,完善自我,集中精力学习。通过多种形式让青少年的精力能得到释放,培养兴趣促其健康成长。经过心理访谈,正确对待挫折,树立榜样引导向上。

(五)癔症型人格障碍

亦称表演性人格。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追求他人注意,具有某些癔症表现的人格障碍。与一般早期家庭教育有关,溺爱、过分保护孩子,心理发展滞后,其心理暗示性和依赖性特别强。

这类人喜欢表现自我,引人注意、情感易变化、好捉弄人、自我中心意识强、性心理不成熟等。癔症患者的表演与动作夸张,富于显示或表演色彩,暗示性增高,思维、情绪和行为易受他人影响。情感表浅、脆弱,波动性大。自我为中心,好炫耀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与赞赏。感情易受伤害,追求刺激,富于幻想,说谎欺骗,不习惯于逻辑思维,要挟、操纵他人为自己的需要服务。

在治疗中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患者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通过自我情绪调适,转移兴趣到表演艺术才能的发挥上,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发挥。

(六)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也称强迫症。是以重复出现不能为主观意志所控制的强迫症状为特征的神经功能性疾病。其症状十分复杂多样,思维刻板固执,做事认真,循规蹈矩,缺乏创新与冒险精神,处事优柔寡断,思虑甚多,做事讲究十全十美,认真、慎重有余,幽默感不足,焦虑与悔恨情绪多,愉快与满意情绪少,易发生强迫症状和焦虑忧郁反应。

在治疗强迫症时,大多采用顺其自然法,减轻和放松自己的压力,使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对做过的事进行过多的评价,慢慢的症状就会消除。要改变思维,用新的观念面对问题。

(七)焦虑型人格障碍

懦弱胆怯,自幼表现胆小易惊恐,有持续和广泛的紧张、忧虑感觉,敏感羞涩,对任何事物都表现惴惴不安。有自卑感,常不断追求受人欢迎和被人接受,对排斥批评过于敏感。日常生活中过于夸大潜在的危险,个人活动交际十分有限,缺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勇气。

(八)依赖型人格障碍

是一种无力型人格障碍或称被动型人格障碍。表现过分顺从别人的意志,严重缺乏独立性的人格障碍。这类人表现为没有他人保证自己很难作出决策,无助感强,有被遗弃感,无独立性,过度容忍,自感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唯恐为人遗弃,对别人的依附性强,过分顺从他人意志。当亲密关系终结时有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有一种将责任推给他人来应付逆境的倾向。

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可采用习惯纠正法、重建自信法效果很好。

(九)不成熟型人格障碍

是青少年中一种不健康的人格发展倾向。他们自幼为家庭所宠养,依赖性极强,生活优裕,情绪幼稚,自我为中心,要父母顺从自己,稍不如意,则激动暴怒,缺乏道德感,自以为是,适应能力差,习惯于依赖别人,处境不良或遭遇挫折,易自暴自弃,轻率自杀,或暴怒发狂,残忍伤人。

这种性格特点的形成,至少部分与父母长辈的溺爱、过度保护、包办代替,教养及社会或家庭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