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障碍的分类

人格障碍的分类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社会行为始于15岁前,属少年行为问题,18周岁后才可正式诊断。少年期过早出现性行为或性犯罪,常有酗酒、吸毒、赌博行为。反社会人格病人不一定都违法犯罪,犯罪中也只有一部分人原有人格障碍,另一部分则属于正常人格。鉴别要点是,前者有许多品行障碍的个人史记录,情绪的暴发性与行为的冲动性特征突出。

一、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病人在本能欲望、情绪气质、兴趣嗜好和价值观念方面与常人不同,但没有认知、判断、推理方面的智力障碍,亦无妄想幻觉,其共同心理特征是情绪的暴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与他人很冷酷而缺乏好感与同情心,缺乏羞愧悔改之心,目无法纪而具有反常价值观念(如唯恐天下不乱、害人为乐),不能从挫折中与惩罚中吸取教训。

反社会行为始于15岁前,属少年行为问题,18周岁后才可正式诊断。男性远多于女性,儿童时期即经常逃学,多次外宿不归,撒谎、偷窃、虐待动物、欺负弱小,故意破坏他人的或公共的财产,斗殴、流浪、违反纪律、反抗权威。少年期过早出现性行为或性犯罪,常有酗酒、吸毒、赌博行为。成年后习性不改,经常旷工、变换职业、借钱赖账,言而无信,成家后不能很好履行做父母的责任,易激惹、冲动,难与爱人、家属和朋友保持持久的、密切的、热诚的与负责的关系,他们很难在接受教育、谋求职业与经济收入方面获得成功。由于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能力差,经常给别人制造麻烦,被人疏远,故生活中烦恼多于愉快。

其中也有部分病人口才很好、表情活跃、极易与人接近,能博得同情和信任,但言谈内容除少量事实外,充满幻想与谎言,伪造证件、诈骗钱财为主要犯罪倾向。

反社会人格病人不一定都违法犯罪,犯罪中也只有一部分人原有人格障碍,另一部分则属于正常人格。鉴别要点是,前者有许多品行障碍的个人史记录,情绪的暴发性与行为的冲动性特征突出。

二、强迫性人格障碍

有如下特征:①做事犹豫不决,思虑甚多;②做事力求十全十美,反复核对,注意细节,忽视全局;③过于严肃、认真、谨慎,缺少幽默感;④循规蹈矩,缺少创新与冒险精神;⑤固执己见,要求别人按他的规矩办事;⑥焦虑、悔恨情绪多,愉快、满意情绪少。

三、表演性(癔症性)

特征如下:①表情与动作有些做作夸张,富于显示或表演色彩;②暗示性高,思维、情绪、行为都易接受别人暗示;③情感肤浅、脆弱、波动;④自我为中心,以吸引别人的注意,渴望别人的同情与赞赏;⑤要挟、操纵、挑逗、依赖他人;⑥爱幻想,以想像代替事实,理智易受感情蒙蔽,任性,不习惯于逻辑思维。

四、偏执性人格障碍

特点如下:①敏感多疑,不信任别人,易把别人的好意当作恶意;②易妒忌,无端怀疑恋人或配偶另有所欢;③易感委屈、挫折、无意中觉得被歧视、冷遇,常有回击、报复之心;④自尊心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重视自己,追求权势;⑤固执、好争辩,经常抗议、反对他人的意见;⑥对周围常抱不信任、警惕与敌视态度,缺少热情与同情,从来不开玩笑。

五、分裂样人格障碍

特点如下:①情感冷淡、疏远,缺乏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没有知心朋友;②孤僻,好沉思幻想,几乎总是单独活动;③行为古怪,不修边幅,不随和与不能顺应世俗;④对别人的赞扬与批评无动于衷,很少表现情绪体验,如大喜或愤怒;⑤性生活表现冷淡。

六、冲动性人格障碍

这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

1.有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

2.行为暴发难以自控。

3、不能控制不适当的发怒,易与他人争吵或冲突,尤其是行为受阻或受批评、指责时。

4.情绪反复无常,不可预测,易暴发愤怒和暴力行为。

5.生活无目的,事先无计划,对很可能出现的事也缺乏预见性,或做事缺乏坚持,如不给予奖励,便很难完成一件较费时的工作。

6.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与人关系时而极好,时而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

7.有自伤行为。

七、其他人格障碍

上述类型以外的人格障碍,如依赖型(或孱弱型)人格障碍、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