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全县教育工作有关情况和问题

当前全县教育工作有关情况和问题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76所。根据目前情况,每年需正常经费4千元左右。因此已建议民政局将这一问题汇报地区民政局,酌情给予解决。目前公司在西峰几所小学上学的儿童约400名左右,预计今后不会有更多增加,根据学校布局及校址情况,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经与学校研究并请示地、县有关领导同志同意,决定承担运输公司职工子弟上学问题,但要求公司解决西峰新建及向阳小学校舍、设备及人员供给问题。

当前全县教育工作有关情况和问题

庆阳县文教局局长 郑世昌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76所。其中完全中学15所,初级中学10所,八年制学校35所,小学278所,村学333所,另有国办幼儿园两所,附设幼儿班71个。

在校学生共3086个教学班,学生89733名,其中中学生384个教学班,学生17126名,小学生2702个教学班,学生72607名。国办幼儿园9个教学班,幼儿415名,附设幼儿班幼儿1187名。

7至11周岁学龄儿童总数为55875名,已入学的51128人,入学率92%,其中农村学龄儿童总数50685名,已入学的46118人,入学率90.1%。

教职工及民办教师共4530名,其中正式职工1641人,民办教师2889名。正式职工中,专任教师1435名,行政人员、工勤人员206名,民办教师中专任教师2757名,行政人员、工勤人员132名。民办教师中国家未给补助的教职工451名。

从近三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看,经过1978年全面整顿之后,学校基本稳定,今年全面调整布局后,小学、村学要合理布局设点,加之新分大队普遍要求增办小学,小学将略有增加,村学将略有减少。八年制以上学校将由现在的60所调整为40所左右。近年来在校学生基本处于稳定下降状态,1978年,在校学生97833名,1979年,在校学生96755名,今年则下降为89733名,比去年减少7022名,除山区社队有个别流动现象外,从入学率看,主要还是学龄儿童在开始下降。教职工较快的增加,1979年一年净增正式职工259名,主要来源是大中专分配、从民办教师中吸收公办教师、落实政策复职三个渠道。今年除调出调入外,大中专已新分配105名,还有一个新的情况是其他部门要求到教育部门的人多,在外地工作的教师要求回本县的较多,环县、华池两县已回来的有15名。我们这次调整布局中,还要搞好人员编制,按照规定编制标准,超编的人员要坚决减下来(主要是民办教师)。今后对公办教师都要严格控制编制,同时对于老弱病残人员妥善安置。现已批准退休25人,退职2人,病休16人,半休3人,总之队伍要精干,人人要有职有责。

二、经费安排情况

今年教育经费共安排240.9万元,其中第一次下达省年初计划会议建议指标220万(已落实216万,下余4万省财政局已电报催促尽快落实)。第二次下达0.9万元,不发达地区教育修缮补助13万元,地方财政补助4万元,与去年相比增加12.5万元(1979年教育经费实支204万元,老区建设经费安排21.4万元,地方财政补助3万元,共228.4万元)。

由于地区主管部门和县委领导关心重视教育工作,与其他县相比经费安排较好,尤其是年初县上地方财政补助和不发达地区补助20万元,解决了不少燃眉之急。另外,地区在下拨指标外给我县安排5万元,其中西峰西街小学扩建2.5万元,阜城八年制学校扩建2.5万元。截止10月底,共拨入教育经费206.9万元。其中正常经费支付172.72万元,基建安排中小学14所19万元(中学4所4万元,初中、八年制学校7所9.5万元,小学4所5.5万元),维修中小学62所,15.18万元(中学9所2.8万元,初中、八年制学校16所4.36万元,小学37所8.02万元)。从今年安排使用情况看,除了重点搬迁或扩建显胜、陈户、熊庙、翟河等新分公社所在地初中或八年制学校外,还重点新建、扩建了肖金、温泉等4所小学。维修设备经费也主要用于农村小学及八年制学校。这在近十年来教育经费的安排使用上是没有过的,今后将逐年增加对农村小学的投资,加上依靠群众办学的力量,两三年内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办学条件,为普及小学教育奠定物质基础。

三、关于什社聋哑学校移交及与有关单位办学问题

1.什社聋哑学校是什社塔头大队于1976年3月创办的,当时由大队筹集资金修建校舍,添置设备。只收了本社10多名儿童。后来外社及外县不断有聋哑儿童要求入学,增加人员、扩建校舍大队难以解决,为了扶持办好这所群众欢迎的学校,文教局在教育事业费中负担了全部人员工资及办公费用,并先后拨维修费8千元,去年省上拨款5万元,重新修建了校舍,学生不断增加,现在已有5个教学班,97名学生,7名民办教师,2名合同工炊事员。根据目前情况,每年需正常经费4千元左右。

最近根据省上有关会议精神,地区已决定将什社聋哑学校按社会福利事业由地区承办,县民政局代管。据此,我们已会同民政局负责同志去聋哑学校商谈了有关接交事宜,决定从11月份起由县民政局管理,经费开支由民政局拨付。鉴于5年来我局一直负担人员及经费开支近3万元,挤占了正常教育经费。因此已建议民政局将这一问题汇报地区民政局,酌情给予解决。

2.关于与地区石油化工厂联办阜城八年制学校问题。阜城八年制学校原是我县于1977年新建的一所初级中学,因校址距地区化工厂很近,而地区化工厂原办的小学校舍和人员困难较多,学生就学无法解决,于1979年初,由地区计委出面,召集地、县文教局负责同志协商,确定与县上联办一所八年制学校,接纳化工厂职工子弟入学。当时商定,校舍、设备由地区直接投资解决,师资由地区统一分配,化工厂供给部分人员工资及经费,业务上由县局统一管理。去年以来,地区两次拨修建款6万元(1979年3.5万元,今年2.5万元),扩建了校舍,目前校舍基本解决,设备尚有一些困难。已同厂方负责同志面谈,答应以后帮助解决,人员供给及其他经费开支目前仍由县局统一安排。

3.关于与地区运输公司办学问题。由于在西峰地区的省属及地区单位多,职工人数增加,学龄儿童也逐年增加,县上所办的几所小学难以接纳。根据国家要求厂矿单位办学的精神,地区行署去年决定在运输公司办一所小学。由于地址、经费等一系列问题未得到解决,加上公司领导及职工不愿自己办学,要求县上几所小学承担公司职工子弟上学问题,因而公司一直未办起学校。目前公司在西峰几所小学上学的儿童约400名左右,预计今后不会有更多增加,根据学校布局及校址情况,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经与学校研究并请示地、县有关领导同志同意,决定承担运输公司职工子弟上学问题,但要求公司解决西峰新建及向阳小学校舍、设备及人员供给问题。本月中旬同公司有关负责同志商谈,我们要求解决400名学生校舍及设备,即修建教室两幢24间,桌凳200套,共4万元,8个教学班人员按编制供给14名教师,办公费用酌情解决,公司准备研究讨论,尚待落实。

四、关于对全县教育工作进行调整问题

庆阳县人民政府已批转了文教局《关于对全县教育工作进行调整、整顿、检查、考核的安排意见》。从9月下旬开始,我们抽调30多人组成工作组,第一批搞了5个公社,第二批开展了6个公社,将于本月下旬结束,全县计划于年内搞完。从已开展的前塬11个公社的调整整顿工作来看,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调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教育只有调整才能积极稳步地发展,才能提高教育,也只有调整才能精简人员,搞好编制,更有效地发挥人力的作用,加强小学基础教育。

“文化大革命”的10年浩劫,搞乱了教育战线,学校发展处于无政府状态,“文革”前全县仅有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而现在八年制以上学校就有60所,相当于原有学校的20倍。由于中学发展多,摊子铺得大,造成人员经费过度紧张。近10年基建维修经费基本用于完全中学和部分初中及八年制学校,教师则是“中教不够小教顶,小教不够找社请”,教师节节提,质量节节低。目前仍有部分中学课程开不全,也严重地削弱了小学基础教育。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调整布局不仅必要,而且完全可能尽快实现(有的则要逐步调整)。以肖金公社东片为例,肖金东片小寨、芮岭、米王3个八年制学校,相距肖金中学距离均不超过10华里,这3所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如按布局保留芮岭1个八年制学校,现有13个班因人数不足,只能合并为10个教学班,按编制算,现在白白浪费10名教师,如果同时合并,至少可以从这3校中抽出10名公办教师加强其他小学,而芮岭只要扩建一所小学,改办为初级中学,现有校舍、设备完全可以解决。又以董志公社西片为例,董志西片现有野林、冯堡两所八年制学校,冯堡距野林及董志中学也超不过10华里,因两校均班额不足,造成人员浪费,而冯堡一些课程仍然停开,将冯堡初二、初三两个班并入野林八校后,野林仍不增班,初三两个班仅81名学生(原有两个班仅60名学生),初二3个班142名学生,班额也不算大,这就可以节约6名教师,从冯堡调出2名公派教师加强野林教学力量,冯堡也相应地加强了小学部的师资力量。再以后官寨公社南片为例,后官寨南片沟畎、王咀、后官寨中学3所八年制学校,相互距离也较近,将现在王咀的初三和沟畎的初二、初三4个班并入后官寨中学,后官寨中学增加1个班即可解决,这就可以节省10名教师。这次调整后,从沟畎八校可调出6名公派教师加强其他学校。明年中心小学扩建后,后官寨中学即可全部接纳南片初中学生上学,这样人力物力集中使用,完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类似上述情况,在前塬公社较为普遍存在。在这一段调整工作中,多数社队领导思想明确,决心大,也采取了积极稳妥的措施,但有少数社队领导及部分群众有阻力,这主要是考虑就近上学一面,而没有看到布局不合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尤其是削弱小学基础教育带来的后果。总之,调整不是倒退,不是为了砍学校,而是为了稳步前进,特别是为了确保农村小学普及教育这个重点,力争1985年完成普及农村小学教育的任务。

五、关于发动群众办学,尽快改变办学条件问题

庆阳县人民政府决定本月下旬召开全县教育工作现场会议。这次会议无论是总结推广温泉、彭原两个公社的经验,还是从推动今后全县教育工作讲,主要是为了解决普及农村小学教育,大办幼儿教育和业余教育,发动群众办学,尽快改变办学条件等问题。

实行“两条腿走路”是我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贯方针,也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正确方针。近几年来,我县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在自力更生、勤俭建校上是出了力流了汗的,是有很大贡献的,也是有显著成效的。温泉、彭原等公社学校面貌的变化就是很生动的事例。近10年中,1979年是投资较多的一年,据统计,全县用于基建维修总值约92万元,拨款25万元,学校勤工俭学解决12万元,而群众投工献料约55万元。占国家投资的一倍多。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国家投资仍占一少部分,以今年为例,国家基建维修安排34万多元,而群众投工献料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仅温泉公社今年新建的4所小学,国家只拨补助款1.8万元,已有3所建成,总值约6万元。

大量事实说明,群众中确实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随着生产的发展,花些钱办学校是可以办得到的,群众也是乐意的。桃江群众把新建学校叫“看得见的社会主义”,我县广大群众也懂得办好学校是为子孙后代造福,是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

桃江县把实行“两条腿走路”办学总结为3个一点,即“国家补助一点,群众贡献一点,学校解决一点”,在当前国家财力有限,经费安排紧张的情况下,国家补助这条腿短一些,要尽快改变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必然要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勤俭建校。就我们教育部门来说,也要全面领会贯彻党的各项政策,特别对农村经济政策,不能一刀切,更不能搞极端化,认为群众负担越多越好,但是无论如何群众办学这条腿不能缺。恐怕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改变办学条件,发展农村教育,主要还得依靠群众的力量再加上国家的补助,即实行“民办公助”。

反映上述情况和问题,主要是为了认识和掌握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索教育规律,以有效地指导今后工作。中央书记处提出力争在80年代使我国教育事业有一个新的发展,要超过新中国历史最高水平。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力争使我县教育事业能有一个新的发展。

意见和看法错误之处,请批评指出。

1980年10月2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