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侨中学新加坡全校所有名校概况

华侨中学新加坡全校所有名校概况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加坡华侨中学是一所在国际教育界颇有盛名的中学,原名为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是1919年3月21日由已故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一手创立的华文学校。现在华中学生考取的成绩在新加坡同届学生中位居顶尖的3%,每届有30%进入牛津、剑桥等外国顶尖大学,有70%则进入本地大学。学校发言人表示,校方计划争取让这些海内外大学和颁发奖学金的机构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国防科技局等,承认华中文凭。

华侨中学——新加坡

——新加坡名校概况

新加坡华侨中学是一所在国际教育界颇有盛名的中学,原名为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是1919年3月21日由已故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一手创立的华文学校。该校从初创时仅招收78名学生发展到现在已拥有2000名面向海内外招收的学生。学校久经沧桑,为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做出了不懈努力,为南洋华侨子女提供了就读升学的机会,深受海外华人华侨推崇并享有较高声誉。

现在华中学生考取的成绩在新加坡同届学生中位居顶尖的3%,每届有30%进入牛津、剑桥等外国顶尖大学,有70%则进入本地大学。学校发言人表示,校方计划争取让这些海内外大学和颁发奖学金的机构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国防科技局等,承认华中文凭。

提起新加坡,许多人会用“舒适的城市”、“风光优美”等词语来夸赞它,然而除了城市的洁净美丽,新加坡的教育实力也日益得到世界的认可。秉持着“用教育帮助青年一代实现潜力”的新加坡,不但公立教育生机勃勃,私立教育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机会,同公立教育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如今,新加坡凭借着其全面而专业的教育系统、丰富多彩而特色各具的教育服务,吸引了众多的海外留学生,成了亚洲最重要的教育中心。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给拥有不同兴趣爱好与才能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机会,能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并发挥自身潜能。从小学教育一直到研究生教育,学生们能够在不同的教育道路中做出最适合自我发展的选择。新加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留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育之城”。

名校特色

英语为第一学习工具

华侨中学的学生和教师的一部分资料都是参阅英国美国的一些书籍或是从网上下载的。这对教师与学生英语水平都有特别高的要求。重视英语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了解和掌握最新最全的国际教育资源,学生也可查阅最权威的资料辅助学习。随着全球化的进展,英语无疑是一个阶梯,能够帮助学生到达更高的领域。

有了好老师才会有好学生

华中90年来,培养出了49名获得总统奖学金的优秀生,人数是全国学生这项最高荣誉之首。

有了好老师才会有好学生,华侨中学秉承这种信念,鼓励它的教师团队不断进修提高自己。

华中副总裁潘兆荣解释:“有了好老师才能有好学生,指导学生做研究专题论文之前,教师应当先做研究。教好学生之前,教师先要把自己武装起来。修读高等学位,我们必须阅读很多文章,掌握世界教育最前沿的状况。而自己动手进行了研究,回到课室,教学生做起专题、阅读、找资料、做分析时,自然就会得心应手了。”

华中现有的355名全职教师中,有278名(78%)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中10人(3.6%)为博士,268人为硕士。硕士教师中,又有27人(10%)现在在攻读博士学位。52岁的潘兆荣,去年以“新加坡中学生领袖学生的素质”为论文题目,获得西澳大学教育博士学位。

华中在2000年与西澳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每年让大约20名教师修读硕士课程,希望在5至10年之内,达到全校所有教师起码拥有硕士学位的目标。从2001年起,西澳大学在每年的3月、6月和11月的学校假期中,派教授到华中校园授课。

校方认为,这是一个校方与教师双赢的计划,因为有意自我提升的教师,无需辞职或申请无薪假期修读高级学位,而校方也不会流失师资。

卓越教研中心

除了和西澳大学合作,将教授请进校园来,让全体教师进修高等学位以外,华中还于2007年设立了“卓越教研中心”(Centre for Pedagogical Excellence),着手研讨重要的教育课题,并发表研究成果。该中心也和教育学院合作,为教师提供教导高才生的训练,同时为教师提供从事教育研究的各种资源。

郑雅凤老师(49岁)是负责卓越教研中心的处长。她对我们说:“校方前年去美国考察,发现哈佛大学设有‘教研中心’,遂决定自己也设立‘卓越教研中心’,协助教师不断提升。每年我们视学校的需要与未来的方向设计教师进修的课程内容,比如,学校现在正朝‘未来学校’的方向努力,我们就为教师提供成为‘未来学校’教师的培训课程。”

华中是自主学校,可以自行聘请教师,有些从海外来的教师,入校前并未受过新加坡的师资训练,于是,“卓越教研中心”就为他们设计华中特有的教学原理、教学实践、教学法等培训课程,新教师培训完毕,还可以获得“华中师资培训证书”。随着日益增多中途转业者加入教师行列,郑雅凤老师预期有更多新教师会参加“华中师训班”。

华中学生卓越的学术成果

华中学生备受瞩目,他们的论文被刊载在国际学报上,甚至受邀到国际会议上发表。

自2005年到2008年,华侨中学有11名学生的研究论文刊载在国际科学学报上,被邀请到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另外,2007年至2008年的国际赛中,华中一共夺得9项世界级竞赛冠军。其中参加“未来问题解决计划世界赛”还获得两年双科冠军。

华侨中学总裁洪伟雄介绍说,学生在专题作业上的卓越表现,与华中学生一开始就在各学科做专题作业有关。每年,学校都要举办专题作业比赛,学生也参加校外专题作业比赛。

他说:“我们感到做专题作业,能激发学生深入钻研有兴趣的课题,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还能促进交流,互相切磋研究,从小发扬群策群力的精神。”

程爱珍老师为华中负责科研的处长。她说,中学时代的论文就能刊登在国际学报上,将促使这些学生走上学术道路,成为将来的科学家或学者。华中有20%至30%这样的学生,钻研尖端科技,平时有机会接受大学教授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科学家的指导。

她说:“我们同本地及全世界21个大学院系及实验室有交流,46位教授是我们学生的导师。相信在华中成为‘未来学校’以后,来自世界的合作伙伴和导师人数,只会越来越多。”

去年获取“未来问题解决计划世界赛”世界冠军的人文科专题作业,是6名中三生开展关注自闭症学生的社区服务学习计划。他们为自闭症儿童编写了一本图文并茂的中英对照读物《阅读伴我成长——儿童日常生活指引》。以色彩缤纷的插图与简单的文字,教畏惧与陌生人接触的自闭症儿童勇敢地走出孤独与封闭。

洪伟雄说,华中学生的专题作业,业已远远超过会考特优的要求,过去两年A水准会考的专题作业成绩,只差一点儿就达到了人人特优(2007年97%,2008年98.2%)的最佳成绩。

华中的中一中二生都要做学科专题作业。从中三开始,有40%的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课程,如人文课程、语文特选课程(华文)、美术课程、数理高才课程、双文化课程等,参加课程的学生都要撰写有深度的专题研究论文,其他60%没有参加课程的学生则在个别科目或社区服务做专题作业。

程爱珍说:“华中学生从中一专题作业开始学习撰写专题论文,懂得找资料,如何采访,如何根据‘已知’去找‘未知’,掌握做研究的技巧手法。”

“未来学校”的三方面发展

华侨中学为第一所被教育部挑选成为“未来学校”的自主学校。在未来的5年,华中“未来学校”将向三个方面发展:一是设立环球学院,通过虚拟实境让学生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学习。二是同世界多国合作伙伴展开高级研究计划。三是打造多元化的学校环境。

华中副校长曾文驰说:“新加坡第一所在北京设立卫星校园的学校就是华中。有了‘未来学校’的设备,我们将会借助网络、视像会议等先进科技,提升华中和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中、印度班加罗尔科登主教男校,以及美国维吉尼亚州劳登郡数理学院的交流计划。”

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及学习热忱,华中未来学校将实行灵活的课程设置及评估制度,培养学生具有世界观与道德观,并从今年开始试行综合寄宿计划。

曾文驰说:“我们在严谨扎实的直通车综合课程的基础上,要求未来学校及综合寄宿计划给学生提供更多能加强他们领袖训练、品格发展及研究能力的机会。通过寄宿,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健全人格与学术能力。这个综合寄宿计划是未来学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亦是构成‘华中经验’的重要部分。届时,每名华中学生都会有最少一年寄宿的机会。”

特色探究

华侨中学的教育宗旨强调营造研究和思考的文化,营造自强不息的学习环境,学生能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最高目标,因此也相当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每位学生都要学围棋书法。提供高品质的教学水准,多元的课程及各种活动,让学生达到学业的目标,而且同学读书、生活同在一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独立、责任感、包容、彼此开心与耐心的品德,以及相互之间深厚的友谊。

中学4年,高中2年。除了华语课,所有课程都是英语教学,每间教室都配有电脑与投影机,华侨中学有完整的资讯科技教育,老师上课都利用电脑来教学。每位教师都会做网页,将教材放在网站上供给学生学习,学生也用电脑来沟通、交作业与互相学习。

被誉为新加坡“华文堡垒”的新加坡华侨中学,有着异于其他学校的鲜明个性特色。

一、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华侨中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的,目前也是新加坡最好的中学之一。其学制4年,从中一至中四,到初级学院再读2年高中后升入大学。

华中的课时安排是从早上7:30至下午1:30,一共上完6节课后放学(一部分学生留校参加特长小组,如计算机与数学等)。

华中每周三下午为学生集会。学生就学校或社会的一些话题同有关人士交流(他们称之为FREASHING TALK),虽然纪律有些乱,但学生都很有主见,勇于发言,口才好。

周五下午为课外活动。有体操、武术、柔道、戏剧、围棋、铜乐、田径等可以任意选择的项目,辅导教师大都是从外边请的。

华中每天都要升旗,由学校自己的学生乐队主持参加,场面正规而壮观。华中举办的许多活动都充分体现出其重视学生主体性的显著特点。在一次国际性的名为“创意火花”的比赛中,从会议的发起主持,到大会的摄影录像、会场服务、技术支持等基本皆是学生在操作,教师大多是旁观者。大会的开始由学生计算机协会会长(15岁)做工作汇报。由学生邀请的贵宾国家资讯部部长也前来捧场助阵。决赛选手的作品呈现过程都包括一个问答项目,观众学生皆踊跃参加,就连国家部长大人的讲座都有人提问,其中包括小学的女学生。大会还设立最佳提问奖。看着台上那名中三的学生(15岁)在700多人面前与部长从容交谈,还不时作笔录,真令人惊讶与羡慕。一位中国访问学者问旁边的一名华中教师:为什么你们的学生胆子这么大?她回答说,无论学校还是政府都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从小开始学就是这样锻炼的。“创意火花”决赛其间,华中还举办了一个美术展,从一件件学生的作品上,不难反映出学校注重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一位中国学者曾在一片树林边看到一个告示牌,上面写着:擅自喂猴子者罚款10000$。当时还为如此数目的巨额罚款迷惑不解。后来得知,原来新加坡人认为喂猴等于杀猴,野生的老虎才能成为森林之王,教育亦是如此。

二、注重知识的实践创新

新加坡学校的假期与我们是不同的,在新加坡参观访问期间,学生恰好还没有放假,于是,一位中国教师就顺便听了几节课。

第一节听的是普通科学课(General Science),可以翻译成相当于中国学科中的物理。从他们的课本可以看出其知识面之广,注重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电脑处理的趋势,内容和时代合拍。

一堂历史课的场景是几十个学生用自己的手提电脑通过教室墙壁上的插口联网(据说华中的手提电脑普及率达50%),从网上阅读教师的讲义,并自行查阅相关知识,那天正讲中国内战。这位中国教师问一名学生“这样上课同以往有何不同?”学生回答说,“书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网络可以提供一个更宽广的学习空间。”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普遍应用是华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

教电脑的是一个印度人,当时正处在“创意火花”大赛比赛期间,为了比赛他的事很多,索性就让这位中国教师来代他主持了最后一节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专题研究”的汇报课。教师的任务就是给不同的小组提问并打分。学生自选的题目各异,例如梦、辩论指导、力与生活、反战时代等等。题目的完成为半年时间,电脑只是呈现方式。此种方式使学生的检索能力非常强。计算机对学生的开放程度很高。程序设计主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也讲授一些计算机硬件的简单原理。教师传授的较少,但学生计算机水平普遍高。在画展中即有一些学生利用计算机编写小动画片呈现自己的作品。

“创意火花”大赛的标志是由学生自己设计并通过电脑制作发布的。为了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此次决赛大会上设有幸运抽奖,而幸运号的产生即是由学生用程序编写的幸运数字(Lucky Numbers)。几名学生通过会场台前的插座接通自己的手提电脑帮助设计大会演示动画,并根据教师的意见现场做修改。尽管入选决赛的只有几个人,但其过程却锻炼了一批人。华中能举办这样的比赛,并由学生担主角,可见他们对于知识的实践与创新的重视。操场上“自强不息,学以致用”的标语,仿佛也在说“致用以学”。我们一直以悠悠华夏文明而骄傲。然而大会期间学生表演的短剧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中国的四大发明都已经成为过去,未来属于创意。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三、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交往

华中的校训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意思就是自己有所建树或发达之后还要帮助别人也取得成功)。据中国的留学生讲,他们注重培养学生日后对母校的回报,叫作饮水思源。学校的画展即有几代校友参加,校方说这体现了“一家亲”。校友会对学校的建设提供了大力支持。

华中推行学长制度,一些科目由高年级学生辅导。他们的学生强调,他们提倡“共赢”。英特网对合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学生回家的第一件事即是先看自己的邮箱,他们有世界各国的朋友。专题研究的评分标准中有一项就是是否体现合作,此次大赛也鼓励不同国家的选手参与其中。学校之所以斥巨资承办此次赛事,无非也是想通过大赛,加强学生国际合作的意识。大赛的承办过程,处处体现了华中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注重知识的实践创新与加强国际合作倾向引导的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