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复习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化学复习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联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复习时要以课本为本,以教科书说明为纲,对基础知识进行扎扎实实地、疏而不漏地、有计划地系统复习,特别要强化第一轮复习的复习效果。

化学复习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联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一、复习的种类

复习的种类、方法各一,但复习的种类,大致可分为新课中的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三种。

1.新课中的复习

这种复习是把与新课有联系的已学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进行复习。目的是“温故知新”。从已知引出未知,由旧导出新,降低新课的教学难度。这可采用课前提问,或边讲新内容边复习旧知识的方法。

2.阶段复习

这种复习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

(1)单元复习就是把每章按内容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讲完后复习一次。如第一章可分为一至三节和四至八节两个单元。

(2)每章复习是在上完了一章内容后进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进行归纳、综合并进行一次小测试。其方法可根据每章后面的“内容提要”有所侧重地进行,并结合学生实际,做每章后面的复习题或选做适量的课外练习题进行消化、巩固。

(3)学期复习是在学期期末考试前集中两周时间,把一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复习。通过复习及学期考试检查,将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寒假作业弥补,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好基础。

以上各种阶段复习,按课本内的顺序进行为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

3.学年总复习

它是在上完全册教材后进行的,不受章节或阶段知识的限制。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系统化、条理化,有较好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学年总复习一般可分为系统复习(即块块复习)和综合训练两个阶段。

二、复习的基本步骤

1.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以课本为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复习教学中,不少教师都会丢开书本另搞一套,甚至不少学生在进行复习阶段随身携带的不是课本,而是各类复习参考资料。其实,复习中用好课本意义十分重大:①书本所列知识就是考试的“纲”,以书为本,不会离纲走题;②复习中重温课本,可以拾遗补缺,温习课本就是对过去教与学疏漏进行补堵;③阅读课本,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佳选择,不仅复习了旧知,又使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因此,我们建议,在复习教学中,一定要以课本为本,特别是第一轮复习,要按教材编排顺序一章一节过关,绝不能脱离课本而进行所谓的系统或归类,要求学生配合复习内容对课本进行2~3次的认真研读。

2.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

传统的家庭教育包办式的教学使学生的选择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面对稍微复杂的问题就会手忙脚乱,不知何去何从,表现在解答选择题、判断题,甚至是信息题时不知如何下手,针对选择能力与学生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对基本概念理解与掌握的深刻程度有关,与学生的个性,特别是思维习惯相联系,所以在复习教学中应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

(1)加强基本概念教学复习的同时,必须多进行基本概念甚至基本理论的辨析训练,对一些易错、易混淆的概念在备课中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是非问题编制一些辨析题,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

(2)复习时最好让学生先回忆,或根据听课所记要点,进行回忆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等。复习教学中必须留给学生思考时间与空间,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做出选择与判断。如,在设问时不要过早地给出结果,要控制课堂教学节奏与教学气氛,让每个人都能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选择。也许我们在复习教学中由于时间问题这一点很难做到,但我们还必需去做。

(3)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复习时要以课本为本,以教科书说明为纲,对基础知识进行扎扎实实地、疏而不漏地、有计划地系统复习,特别要强化第一轮复习的复习效果。

(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复习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特点。对每一项实验,必须注意它的变化、现象,仪器装置、操作手续,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它、理解它。同时,在复习时,必需让学生对所做过的实验已观察到的变化,从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回忆,并且还要注意实验装置及操作过程的回忆。

三、复习的操作方法

“读、结、议、练”是化学复习过程中的四个阶段,是每一新课结束后所必须进行的环节,按照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的认识规律,把四个阶段合理安排,灵活掌握,有机地结合,在一课时内完成一单元的复习任务,充分发扬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对于顺应学生个性心理发展规律、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1.阅读

在进行复习时首先让学生对全内容再次进行阅读,其功效在于能动地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它区别于教师满堂的讲解,牵着学生思路走的复习方法。那样即使讲得再系统,也不如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把全部内容进行阅读而获得的知识更系统、更深刻、更扎实。

阅读的方法按课外阅读和课堂阅读两个阶段进行。

(1)课外阅读

①先细读一遍。在细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全部内容进行认真的阅读,对重点内容、全黑字、关键的字词句,用不同的颜色的笔做上标记。②再精读一遍。在精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把重点内容、全黑字、关键的字词句作为理解掌握的重点,并运用联想找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③展开讨论解决疑难问题。阅读中遇到疑难问题,可在学习小组中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由教师启发讨论解决。课外阅读的好处是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心理的需求。基础好、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用较短的时间读完课本知识,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补充课外内容,扩大知识视野。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地、反复地阅读,加深理解,克服怕耽误他人时间而影响了阅读质量的心理,从而保证阅读教学的平衡发展。

(2)课堂阅读

通过课外阅读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之后,特别是那些基础不好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之后,为了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可以把阅读过程放入课堂,并且与“结、议、练”三个阶段合理安排时间,在课堂上按“读、结、议、练”四个阶段完成全部复习任务。

2.总结

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类与系统化的思维过程,学生可以了解各部分知识的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性,掌握整个单元的全体的、本质的东西,形成一个主次分明的知识结构。

总结的方法:

(1)布置习题

为了帮助学生有重点地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在复习的阅读前要布置一些能揭示本堂课知识相互联系和规律的练习题或实验习题。

(2)讨论习题,启发思路

在复习课教学中,通过典型习题的讨论,可以启发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要求学生把所做的习题答案写到玻璃片上,用投影仪映出,请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叙述解题思路,由全体学生进行检查、鉴别。这样做能使总结能力较差的同学受到启发。若是实验习题,由学生自行操作,自行总结,效果会更好。

(3)阅读后的课堂训练

在解题和阅读之后,就要抓好学生全面归纳、总结的课堂训练。要求学生所总结的内容一定要概括性强,突出重点,找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绝对不能把知识的罗列当成归纳总结。为了增大课堂密度,提高课堂效率,可让学生把总结的内容讲给大家听。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概括能力,也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克服了教师总结学生听,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式教学的弊病。

3.议论

议论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练习时有议论,阅读时有议论,特别是在归纳总结时更要进行广泛的议论。议论方法:

(1)总体议论

总体议论是对单元知识进行全面的分析、讨论。学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归纳本单元的知识。找几名学生把自己总结的知识向全体同学复述,介绍归纳总结的思路。然后让学生广开言路,各抒己见,展开争辩,找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能对照自己总结的内容向全班提出问题,反复进行讨论,从而得到统一的认识,使总结的内容更加系统化。

(2)总结性议论

总结性议论是以教师启发引导为主,辅以学生的答辩。它应是对本单元知识的集中概括。教师在启发引导过程中要纠正学生议论中出现的错误,指出学生尚不清楚、不注意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路,教给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特别是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在进行前几单元复习时,教师的启发、议论和板书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4.练习

在习题练习过程中应注意三个问题:

(1)题型设计要有科学性、完整性、灵活性

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正误题、实验题、计算题等,要根据本章知识内容和教学目的来编制练习题。

(2)练习题出现的顺序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也可以出一些有一定深度和灵活性的讨论题。

(3)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意对差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在课堂练习中多给他们回答这类问题的机会。注意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练习讨论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发展逆向思维。

上述“读、结、议、练”四步虽然各有其特点,但四者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并且共存于整个一课时(课外阅读除外)的复习活动中。但并非每一过程的顺序固定不变,例如,议论这一环节可以渗透于各个节段的始终。因此,教师应视教学实际情况,把“读、结、议、练”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地掌握运用。

参考文献

《中学化学教学法》,西南师范学院化学系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