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体态语的运用

教师体态语的运用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最近几年也发现有这方面的研究和著作。良好师生沟通的基本前提在于教师对学生及其活动的关心和重视。这是一种带有评价意味的面部表情,用于对学生良好行为的评价。由于传统教育和中国文化的历史特性等原因,中国的许多教师潜意识中一直保持着“师道尊严”的观念,以得到学生“敬畏”就作为满足。还有,双臂交叉护置于胸前,无论对教师或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消极性的体态语。

第三节 教师体态语的运用

一、影响教师体态语效果的主要因素

1.教师对自我形象的认识

教师对自我形象的认识即教师怎样看待自己的整个身心状况:自己是能干的还是无能的,腼腆的还是大方的,温和的还是严厉的,负责的还是轻率的,富有吸引力的还是让人讨厌的,自信的还是羞怯的……其中也包括对自己外在形象的一些评判。有人曾用“身体观念”这一词来说明这一概念,他们认为,“身体观念”是人对自己身体的吸引力和能力的感觉,这种感觉是通过人与别人的相互作用,在人特定的文化、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经历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对自我形象充满自信、形成了积极的评价,他们的体态语才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散发出巨大的魅力,从而对学生产生无法阻挡的影响力。

2.适当的学习和训练

一些调查表明,那些在学生时代曾学习过戏剧表演、舞蹈、体操等项目的人当了教师后,大多数人不但性格开朗,而且体态语也较为丰富,更易形成对学生的亲和力。

现代教育科学的研究也表明:目前,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不但在传统的幼儿师范教育中,而且在对所有层次的教师教育中开始重视教师体态语的研究和训练,还出版了一些专著。中国最近几年也发现有这方面的研究和著作。可见,对未来的教师来说,“有声有色”地教学、沟通将是一项必备能力。

二、教师体态语运用艺术举要

(一)眼神

1.注视学生的艺术

一般教师对学生的注视分为以下几种:

严肃注视:该种注视的眼神集中在对方脸上以双眼为底线、上顶角为前额的三角部位,视线一般要直,不能眼珠乱转,面部表情要严肃认真,目光要带有锐利感而不僵直。要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时,严肃注视可能让学生心灵震撼,吐露真情。

关注注视:该种注视的眼神集中在对方脸上以两眼为底线、嘴为下顶角的倒三角部位,目光以亲切、柔和、自然为主,表情不能过于严肃或过于随便,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受注意或得到鼓励、接受良性暗示等,从而让学生能积极地思维和认真地与教师沟通。

亲密注视:该种注视的眼神集中在以对方两眼为底线、下顶角为胸部的倒三角形部位。教师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除了以批评为目的以外,一般都可以使用这类注视,这样会使学生感到关心、体贴,产生巨大的温暖效应。

2.消极的眼神

教师需要尽量避免使用的消极眼神按程度排列,大致有以下几种:

呆视——毫无表情地面对学生,使学生觉得教师根本不关心自己。

垂视——眼睑低垂、目光指向地面,使学生感到教师“拒人以千里之外”,无意与自己沟通。

漠视——冷淡、冷漠地注视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瞧不起自己,产生自卑感。

侧视——侧目视之,又称“斜视”,“斜睨”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有鄙视和轻蔑感。

盯视——目光不流转、甚至伴随瞪眼、不眨眼睛。在带有一定威慑力的同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不安和害怕。

怒视——在瞪大眼睛盯视的同时伴有眉毛竖起、牙齿咬紧等愤怒表情,如再步步靠近学生、又可称为“逼视”。这种眼神会引起学生巨大的恐惧,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伤害,同时,可能引起学生严重的对立情绪,甚至发生冲突。

(二)面部表情

1.表示关注、饶有兴趣的面部表情

基本状态:眉毛微微上扬、双眼略显张大,常伴口部微张、嘴角上翘呈微微笑意。

良好师生沟通的基本前提在于教师对学生及其活动的关心和重视。这种面部表情能表达这种关心和重视,并含有鼓励的成分在内。

2.表示询问及疑问的面部表情

基本状态:询问的表情是眉毛上扬、眼睛略睁大,嘴微微张开,与表示关注的表情相似,但只是去掉了微笑而代之以疑惑的嘴形。这种表情一般用于与学生谈话时询问某些情况,鼓励学生说出真相,但这类询问常常是教师已明白或猜中了问题的结果,只不过是有意激发学生思考和倾诉而已。

疑问和询问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教师的问话实际带有怀疑的成分在内,有时还含有不满的意味。所以,疑问的成部表情往往以眉头微皱,微带否定性的声调为特征。

试用以上两种不同的面部表情说这句话:“今天的语法搞懂了没有?”就可以体会出两种问法的不同。

3.表示满意和赞扬的面部表情

基本状态:眼睛略闭,嘴角上翘浮出微笑,明显地赞扬时还伴有点头动作。这是一种带有评价意味的面部表情,用于对学生良好行为的评价。这种表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对学生具有同样的鼓励效果。

4.表示亲切、友善的面部表情

基本状态:双目微眯,嘴角微翘,面露微笑。这种亲切和善的表情是与学生建立并保持心灵的接触的前提条件,是进入学生情感世界的“通行证”,也应该是教师在工作中表情常态。由于传统教育和中国文化的历史特性等原因,中国的许多教师潜意识中一直保持着“师道尊严”的观念,以得到学生“敬畏”就作为满足。所以,要真正呈现给学生亲密友善的表情,首先要从观念的真正改变着手,这一点在本书的前半部分已有涉及,这里就不再展开。

5.表示严肃认真的面部表情

基本状态:眉毛微皱,双唇较紧地抿在一起,眼睛略略张大。除在讲解一些严肃、庄重的内容时外,教师主要在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时使用这种表情。

使用这种表情时教师应注意两点:

第一,这种表情不能成为教师的表情常态,只能偶尔为一时特殊需要而用。教师如果终日严肃、难见笑容,学生绝对不会喜欢与其接近,更不用说沟通。

第二,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把严肃认真的表情与亲切友善的表情巧妙结合起来运用。教师又要能当“严父”、又要会当“慈母”。一般策略是先“严”后“亲”,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合应用。

6.应尽量避免的面部表情

强烈的愤怒:眉紧皱、眼圆睁、牙关紧咬致使双唇紧抿,有时伴有面色紫红或苍白。这种表情很容易把教师的理性淹没,无助于解决问题。

明显的蔑视:眼微眯,嘴角下垂,嘴向一边撇去。这种表情会极大地伤害学生,应严禁使用。

羞怯:最明显的表现是脸红,伴有手足无措、语言结巴等动作。新教师应注意防止出现这种情况。

另外,可能损害教师形象的一些表情,如厌烦、无可奈何、卑琐庸俗等表情也要坚决杜绝。

(三)其他体态语

1.手势

手势语的使用看起来非常复杂,其实只要指出教师使用几种常用手势语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一般都可以举一反三,灵活选用。

大拇指的运用:翘起拇指向上是表示肯定、称赞、首屈一指等意义,用时必须和面部表情密切配合,否则有应付或讽刺意味。但切忌用大拇指指向身体外侧并晃动几次的手势,因为这一手势能表达严重的蔑视意味,同时会大大损害教师本人的形象。

其他手指的运用:食指也许是使用最多的手指,但切忌用食指向学生作斥责性的上下点动。

另外,蔑视性地伸出小指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绝不可取。

手掌的运用:单手上抬,指向某学生,可表示介绍、请求发言的意思。双手上抬、掌心向上,除表示起立外,在与学生谈话时可表示自己的诚恳和可信任。亲切温和的招手,恰到其时的带头鼓掌等都是积极的体态语。而讽刺性地鼓倒掌、愤怒性的拍桌面都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双手与手臂的位置:与学生谈话时,教师如把双手随意相叠在身前、或配以适当手势,学生会感到亲切、真诚与愉快。如把双手背到身后,会给学生以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因此,除监考、巡视时教师可适当背手外,一般不应该出现背手现象。还有,双臂交叉护置于胸前,无论对教师或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消极性的体态语。

2.空间语言

教师所使用的空间语言一般由教师的身体指向、与学生的人际距离、方位角度等几个要素组成空间语言的一般原理在许多论述人际交往的书中都有较详细的介绍。这里只想简单说明师生沟通中双方面对面交谈时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教师的身体指向:可分为面对面、肩并肩、V字型等几种类型。面对面的指向通常表示一种让正在进行交流不被打断的愿望,同时交流双方要么亲密、要么严肃、甚至敌对的关系。用肩并肩的指向,坐下互相转头对视,可造成一种“促膝谈心”的良好状况。V字型的指向最为灵活也最可常用,可表达许多种意义。

身体的倾斜度:在与学生面对面谈话时,教师的身体适当向学生倾斜可以使谈话变得更融洽。但如果倾斜的角度在75度以上,则可能演变成一种压力,因为这样已侵犯了学生的个人空间,其表达的意思可能是:“我不相信你”或“你最好讲清楚”或“你最好同意。”如果要给学生减轻压力,使他们能较为放松地与你交谈,教师可后倾斜一点,但不能向后倾斜太多,因为太多的话会给人以对谈话不感兴趣的印象。

与学生的人的人际距离:一般把人际距离分为亲密区(50cm以内)、个人区(50cm-125cm)、社交区(125cm-350cm)、公共区(350cm-750cm)等四个区域。教师要根据师生间的喜爱程度、不同的情境、学生年龄、性别、个别差异等因素灵活运用。

方位与角度教师与学生在沟通中各坐什么位子,互相处于什么方位与角度,直接影响到沟通的效率。

以上几种要素须有机配合起来运用,不能机械地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