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及其运用原则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及其运用原则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高度重视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教师非言语行为,具有传递知识、密切情感、道德示范、组织管理和激励作用。事实上,不存在仅有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教学行为。运用这一原则时,教师必须对非言语行为有较深入的了解,以达成与言语等教学行为的合理搭配和最佳选择。因而教师在运用非言语行为时,必须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做到因人施教。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及其运用原则

刘曼珍

教师在教育学实践中具体行为表现为“言传身教”,亦即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教学行为,而且常常存在着重“言传”而轻“身教”的现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高度重视教师的非言语行为。

R.Birdwhistell断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语言的交流仅仅表达了我们思想最小的部分——在30%~35%左右。A.Mehrabian提出,信息传递交流的总效果=7%言语+38%音调+55%脸部表情。现代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几乎一切非言语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作沟通手段,师生间的人际沟通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方式进行。非言语交流大致分为三类:⑴动态无声的。通常是指体态语包括眼神、面部表情、手势、身体的方向等各部分的无声动作,均可以作为信息系统传递着重要信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⑵静态无声的,又可称为近体学或距离学。ET.Hall认为,人际距离分为四个层次:①亲密层(0~0.45米)②熟人层(0.45米~1.22米)③社交层(1.22米~3.66米)④演讲层(3.66米~7.62米),超过7.62米这一限度,人际间的交流几乎不可能。教师可在教学中通过不断调整与学生的距离,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⑶有声的副语言,是指除言语表达的确定的意思之外的辅助语、类语言以及音调、音量、音速等变化均可表达信息。同一句话,不同的音调可以表示截然不同的意思。除上述三类外,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在时间上的安排、对教学情境的布置、教师的衣着打扮等均能有效及时地传递信息。笔者认为,教师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在与学生交往中能够传递知识和信息,表达情感和意志,与言语交融使用或单独使用,以实现沟通为目的的一切手段就构成了教师的非言语行为。

学生在学校学习,通常是由教师来组织安排,体现着教师的意志或意图。教师的所有言行时刻在向学生传递着种种信息,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由于非言语行为能在不同的场合通过不同手段的运用取得直接明显的效果,因而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言语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非言语行为,具有传递知识、密切情感、道德示范、组织管理和激励作用。通过教师种种行为,表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关心、信任和鼓励,从而激励着学生不断调节自身不适当的行为和态度,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着教师与学生人际交往中信息的双向交流。教师非言语行为作为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载体,它能否被熟练和巧妙运用,既体现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更体现了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这里,笔者提出五种一般性的运用原则,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系起来使用,仅供实际操作中参考。

1.整体性原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所有的教学行为也都以系统状态出现,因而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作为系统的一部分就必须和系统的其他部分紧密配合,不可能脱离系统而存在。事实上,不存在仅有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教学行为。运用这一原则时,教师必须对非言语行为有较深入的了解,以达成与言语等教学行为的合理搭配和最佳选择。

2.差异性原则。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不同学生存在着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也存在着差异。因而教师在运用非言语行为时,必须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做到因人施教。如面对小学生与中学生,表现好的学生与表现差的学生、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胆大与胆小的学生、平时关系融洽与平时关系紧张的学生等种种不同的情况时,教师只有在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独特情况采用相适宜的非言语行为,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协调一致原则。任何一种手段的运用,既要“因人而异”,又要“因地制宜”。教师在运用非言语行为时,必须进行周密部署,做到与课堂气氛、教学情境的协调一致和相互和谐。如教师在语文课上对大自然景物进行描述时,不是满脸的憧憬向往,而是面目呆滞,学生的想象力就难以发挥。又如当学生用热切的目光迎接教师时,教师却带着满脸的怒气从外面走进来,同样会打消学生的热情,破坏整个气氛。教学中,熟练运用这一原则,在遇到某种突发事件时,可以使教师化被动力为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及时调整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作为主导系统的教师,既要通过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控制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热情以及速度、节奏等,又需要根据从学生方面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非言语行为。如当学生表现出对教学内容的不理解或不耐烦的神态时,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节奏、语速或是时间上稍作停顿,给学生巩固记忆的时间;或是以亲切的目光、微笑的神情与学生进行交流。运用这一原则,教师必须培养较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从学生的眉目和神情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

5.自我控制原则。运用这一原则,一方面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自我控制意识,时刻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监督之下,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己的不愉快、不顺心或是不满、恼怒等情绪在神态、表情上任意表露出来,从而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要具备善于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在运用非言语行为时,既不能太夸张、太失真、又不能呆板、僵滞,必须做到恰到好处和自然逼真,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自己言行的有意识的训练。(原载《江西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