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主线,不断提升学校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主线,不断提升学校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我校科技工作在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的同时,培养和凝聚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学科建设是学校科技工作的中心。三年的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九五”以来,本校的海洋、汽车、微电子等学科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桥梁、交通、建筑城规等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更加凸显。主持和参与5项上海市首批“科教兴市重大产业攻关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主线,不断提升学校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同济大学

近年来,同济大学的科技工作瞄准国家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国际学科前沿,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和重点领域,不断优化科技队伍结构,加强交叉学科建设,构筑科技创新基地,抓好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创新,科技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一、加强科技攻关,提升创新能力

1996年以来学校科技总经费稳步增长,2006年为10.57亿元,在高校中保持前列。图1为我校1996—2006年科技总经费的增长情况。

img38

图1 1996—2006年科技总经费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九五”和“十五”期间,学校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目标,勇攀科技高峰,积极跻身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承担了一批重大项目,取得了若干科技创新成果:牵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国家“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成功实施了第一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行,深海研究取得突破;担任国家“863计划”的首席科学家,燃料电池轿车的研发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入选2005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担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主持承担了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发现第一个引起家族性房颤的致病基因,“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的发现”入选2003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历史建筑保护得到了国际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落户我校;以上海苏州河黑臭治理为突破口,在水系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为复杂水系严重污染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范例,大型源水生物处理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996—2006年,我校共获国家奖19项;获省部级奖307项,其中一等奖40项。人文社科方面,获得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5项。申请专利1 089项,其中发明专利795项;获专利授权352项,其中发明专利94项。发表论文数,SCI、EI收录论文数稳步增长,2006年发表论文数为3 756篇,SCI收录论文数为441篇,EI收录论文数为892篇。

二、培养优秀人才,组建创新团队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我校科技工作在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的同时,培养和凝聚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截至2006年底,学校共有两院院士1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9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1996—2006年,学校近200人次获得教育部和上海市各类人才计划的资助。2004年,学校土木学院李杰教授和海洋学院翦知湣教授分别领衔的研究团队入选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汽车学院余卓平教授研究团队和医学院陈义汉教授研究团队分别入选了2005年和2006年教育部创新团队。汪品先院士担任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项海帆院士当选为国际土木工程界最高层次的学术组织——国家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副主席,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担任该职务;万钢教授担任了国家“863”重大专项的首席科学家;姚熹院士荣获国际电工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2002年度“铁电学成就奖”;吴志强教授担任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总规划师;万钢和唐子来教授分别应邀为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进行讲解,等。这些优秀的科技人才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我校的影响力。

为加强团队建设,1998年学校创建了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院内设立若干学术梯队,实行学术梯队带头人负责制,梯队成员一般为3~6名。研究院每年下拨各梯队运行费,并实行高标准考核和动态管理机制。以院士、科研基地负责人、中青年学术骨干、长江学者等为梯队带头人的40多个梯队,涵盖学校大部分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科研团队体系的形成和布局有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校还于2001年试点了“科技特区”政策,旨在“培养人才,扶弱为强”。“科技特区”设在科学技术研究院内,通过系列优惠政策,在信息、新材料、生物医学等学科领域内重点扶持一批青年学术带头人,最终带动这些学科的快速发展。

三、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整体水平

学科建设是学校科技工作的中心。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从2000年起实施。本校有9个学科入选,共获经费支持9 200万元,分三年投入和实施。其中,“海洋地质”和“桥梁工程”被列为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全市共10个)。经过三年的建设期,学校9个学科全部通过验收,其中,“海洋地质”、“桥梁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5个学科获“优”;“机械设计及其理论(含车辆工程)”、“材料学”、“结构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4个学科获“良”。三年的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迄今,这些学科点上均建有国家或省部级科研基地,成为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的主力军。2002年,学校“桥梁与隧道工程”、“海洋地质”、“岩土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结构工程”、“材料学”、“环境工程”、“工程力学”10个学科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其中,“桥梁工程”名列“桥梁与隧道工程”二级学科第一名;“海洋地质”则以专家通信评议得票率100%的成绩,在本一级学科中排名第一。“九五”以来,本校的海洋、汽车、微电子等学科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桥梁、交通、建筑城规等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更加凸显。以本校嘉定新校区搬迁为契机,结合“985”二期学科平台建设,以四平路校区为基地的“城市建设与防灾”学科群和以嘉定校区为基地的“现代地面交通装备制造”学科群基本布局形成,以重大科研产业化项目的需求促进学科集约,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构筑学科群和学科链,不断推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四、建设科研基地,构筑科研平台

积极培育和建设新的科研基地。到2006年底为止,学校共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19个,包括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五、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国民经济

多年来,学校一直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与国家和地方发展主动对接,积极为国民经济服务。主持和参与5项上海市首批“科教兴市重大产业攻关”项目,其中,目前正在加紧建设的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将改变我国没有“汽车风洞”的历史,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设计、研发扫清障碍,为中国汽车工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研发”的历史性转变完成关键的一步;“玉米塑料”项目已进入到产业化生产阶段,百吨级生产线已投入生产,万吨级生产线正在建设之中。学校积极承担和参与了国内多项重大工程,如卢浦大桥、长江隧桥工程(沪崇苏通道)、大小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规划、西藏“小布达拉宫”、苏州河污染治理、崇明生态岛保护、京沪高速铁路预研、西部交通项目等。学校先后与上海汽车集团、上海电气集团、振华港机、国家磁悬浮工程中心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组建了洁净能源地面交通工具工程中心、上海洁净能源研究中心、嵌入式系统和大型机算重点实验室、上海港口物流装备工程研究中心、高速磁悬浮试验线等,与国内外企业联合成立了数十个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与全国数十个省市结成了科技合作战略联盟,横向合作项目经费每年达到数亿元,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过去的十年,学校科技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与国际国内高校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如科研力量分散,科研工作缺少长期性的、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目标;科研整合程度不高,难以实现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得不到强有力的投入和支持,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等。面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如何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本校的整体实力,是学校一直关心和重视的问题。按照科技部、教育部精神,结合学校科技实际,我校按照“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两手抓”的发展思路,一方面抓紧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另一方面抓紧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组织与管理。近年来,学校先后制订和调整了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政策、教师科研业绩考核政策,出台了重大项目、重大成果的激励政策等,促进各类科技项目协同发展,鼓励和推动科技人员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重视科技产出,增加对重大科研项目组织、重大成果培育、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人才培养、产学研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加强科技服务与组织,为教师进行前瞻性、系统性、基础性研究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学校“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科技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工作的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非常迫切。在国家和上海市各级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学校要以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国家队”的目标来审视和规划学校的科技工作,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今后科技工作的主线,全面推进科技工作,绘写同济新百年的崭新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