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

时间:2022-09-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科技创新实力雄厚,资源密集,人才荟萃,氛围浓厚,具备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先天优势。截至2013年,上海共有4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加速向上海聚集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的空间转移和网络布局,往往预示着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兴衰趋势,而上海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

上海科技创新实力雄厚,资源密集,人才荟萃,氛围浓厚,具备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先天优势。国家科技部、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上海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82.37,连续5年位列全国第一。其中,科技进步环境指数为86.49,居全国第一;科技活动投入指数79.75,居全国第一;科技活动产出指数95.06,居全国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70.86,居全国第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79.25,居全国第三。日本“森纪念财团”和韩国首尔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3年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Global Power City Index 2013,简称GPCI2013)报告显示,上海的综合竞争力位列全球第12位(北京第14位),其中研发竞争力位列全球第16位(北京第22位)。

从推进科技创新的条件来看,上海具备了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一是科技创新的资源相对丰富,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研发中心以及创新人才等相对集聚;二是各类科技创新服务中介组织相对发达,如技术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创业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三是创新网络,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国内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具备了与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的通道,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具备科技创新各种要素资源“互通互联”的条件;四是具有较好的科技创新载体和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等。

(一)研发基地和科研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2013年,上海研发基地以前沿优势研究领域为导向,以行业龙头,以骨干企业为主要载体,优化完善研发基地建设布局;推动国家大科学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的建设;对接国家需求,提升大科学仪器设备的自我装备水平。截至2013年,上海共有4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运行和建设的上海市级重点实验室108家,分布于生命、工程、信息、材料、数理、化学和地学等学科领域,其中生命科学领域的数量最多,占总数的近一半。正在运行和建设的工程技术中心176家,分布于材料、建设与环境保护、能源与交通、农业、信息与通信、医药卫生、制造业及资源开发等领域,其中企业牵头的工程技术中心约占总量的70%,国内龙头、骨干企业的创新能力正在逐渐提升。

(二)政府科技经费支持持续增加

2013年,上海新增主持承担国家各类基础研究项目合计3673项,其中新增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14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项,国家基金委项目3650项。新增主持的国家“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2项,综合交叉领域3项。获得国家基金委项目3650项,经费合计24.04亿元。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784项,共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144.89亿元。其中,新增重大专项项目(课题)94项,中央财政资金预算总额23.57亿元。2013年,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立项3706项,国家项目匹配571项,投入26.26亿元,包括科技支撑、科技咨询、基础性研究、人才培养、国际科技合作、国内科技合作、科技环境条件支撑、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科普和国家科技项目匹配等计划。

(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攀升

2013年,上海市研发(R&D)经费内部支出776.78亿元,比上年增加97.32亿元,增长14.3%,R&D/GDP的比重为3.60%,比上年提高了0.23个百分点,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值的2.09%。从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R&D经费内部支出5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应用研究R&D经费内部支出10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619.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1%、13.2%和79.7%。从执行部门看,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502.45亿元,科研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192.54亿元,高等院校R&D经费内部支出71.50亿元,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所占比重分别为64.7%、24.8%和9.2%。

(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加速向上海聚集

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的空间转移和网络布局,往往预示着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兴衰趋势,而上海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近几年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跨国公司大量地把研发中心搬到上海来,业内常常提到的趋势包括“在中国,为世界”(“In China for the World”),在中国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是面向亚太甚至全球。截至2013年底,在沪外资研发中心已达366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120多家,分别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已有70多家跨国公司在沪设立全球性和区域性研发中心。例如,通用电气、霍尼韦尔、陶氏化学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在上海的研发中心,雇用的技术人员平均达数千人,在业务功能和规模等级上已成为与其北美和欧洲研发中心并驾齐驱的第三极。从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总部的数量上看,在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的1000座城市的排名表上,上海目前仅次于东京和硅谷。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落户在上海的占近1/4,在全国来说也是最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