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尾的类型

结尾的类型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根据知识主题可划分为不同的单元,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也体现了这一核心,但由于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相互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长远趋势来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即等价交换。针对前面我们提出的问题,小张把五万元钱存进银行,得到了利息。近年来,由于投资商、制造商、销售商蜂拥而上,手机售价下滑,亏损数额增加。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结尾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按教学内容的容量

按照教学知识容量的大小,可分为一堂课结尾、一单元结尾和一学期的结尾。

1. 一堂课的教学结尾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结尾的时间大概只有几分钟。虽然很短,但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一节新课讲授完毕,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有了初步了解,但对知识的把握往往是零散的、感性的,认识上尚不够系统、完善。这就需要教师在结尾时引导学生,系统准确地把握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例如,列一个知识结构图,理清课堂的教学思路;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楚概念、原理,巩固深化认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2. 一个单元的教学结尾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根据知识主题可划分为不同的单元,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一个单元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多,是对一个主题内容的系统阐述。教师在单元教学结尾时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主题,把看似分散的知识内容联成一个知识整体,形成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完成主题知识的系统建构。

3. 一个学期的教学结尾

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对一个较大的内容结构有一定的理解,需要掌握的知识容量相对来说比较多,而且学习相隔时间较长,对有些知识的记忆会变得模糊。这就需要教师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知识框架结构图,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二)按课堂结尾方式

1. 总结归纳式结尾

总结归纳式结尾,即教师在课终之前,对全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全貌式的归纳总结,点明中心主题,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所升华。

总结归纳式结尾不是前面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要变化角度、增加深度,做到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目的在于巩固和运用新知识,升华情感。

好的课堂总结,可使学生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将知识系统化。为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层次结构、形成知识系列,在新知识密度大的课或某一单元教学的最后一次新授课结尾时,可利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将一堂课或包括前几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进行归纳总结。

采用总结归纳式的结尾方法,开始可由老师帮助学生完成。学生掌握方法后可由师生共同完成。随着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可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教师帮助修改完善。

【案例】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①《经济生活》“价值规律的作用”内容的结课设计如下: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无形的指挥棒,其基本内容的核心即“价值决定”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也体现了这一核心,但由于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相互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长远趋势来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即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有: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总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这样的结尾既能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又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2. 设疑伏笔,造成悬念

在一节课的教学结尾时,教师运用前后知识的联系,预先为下一课设置悬念,提出一个或几个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案例】 在讲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①《经济生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时,可以这样结尾: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如果我们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发展生产力是把蛋糕做大,那么分配就是把蛋糕分好。如何分好蛋糕?按劳分配还要注意什么原则?请同学们课后探索。

【案例】 在讲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①《经济生活》“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时,可以这样结尾:

针对前面我们提出的问题,小张把五万元钱存进银行,得到了利息。除了存银行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理财途径,能让小张得到更高的收益呢?

这样既解决了前面的问题,也为学习下一节课股票、债券和保险的内容做了铺垫。

3. 承前启后,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是指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和教学导入时的情境相呼应,或与教学过程中的相应问题相呼应,使整个教学过程前后内容照应。

教学导入阶段所设下的悬念,讲授新课过程中的疑问,在结尾阶段得到回应,可为后来的学习做铺垫,设下伏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结尾方式既照应了开头,又能解决课堂中的问题,使一节课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

【案例】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④《生活与哲学》“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教学片断,可以设计这样的结尾:

导入:通过学习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我们知道了关于实践与社会关系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追问:实践在认识中又起到什么作用呢?为此,我们来学习下面的内容……

小结: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 比较法结尾

比较法是我们认识新事物的重要方法,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分辨不同的事物。教师在授课结尾时,对具有可比性的、表达形式相近、知识结构相似或学生经常容易混淆的不同概念、规律等知识,采用列表、讲述等方法加以对比,提高学生对不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有条理地梳理知识点,加深学生的记忆。

5. 结尾延伸,激发思考

学生求知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从量变飞跃为质变。学生在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教师要适时地加以讲解点拨,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

在一节课的教学结束时,在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课堂所教的知识内容,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拓展到其他方面,从而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把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扩展延伸到课外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生活的能力。

【案例】 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采用这样的结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消费观的相关内容,请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做一份家庭消费调查,查询家里一个月的收支情况,观察家庭开支是否符合正确的消费原则。

6. 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教师在讲授完新课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安排难度适中、概括性较强、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相关练习,帮助学生有效地消化吸收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这样能让教师及时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教学偏差。根据练习题的难度和涉及范围,练习巩固可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

(1)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的容量比较小,概括总结性强,紧密联系课堂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在理解概念、原理、规律等内容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而设计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强化。

【案例】 在讲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①《经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结尾时,可以让学生做这样的练习题:

今天,手机成为新时尚的象征。近年来,由于投资商、制造商、销售商蜂拥而上,手机售价下滑,亏损数额增加。其原因是( C )。

A. 商品质量伪劣,造成市场滞销

B. 手机成为公害,人们渐渐不使用手机

C. 商品供过于求,市场销售不足

D.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越来越小

(2)课后练习。课后练习可以拓展到课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实践性、探索性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需要学生通过合作探索才能完成。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开展一定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继续深入学习。

【案例】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①《经济生活》,教师在讲授价值规律有关内容,在课堂结尾时,可以布置这样的课后练习: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我国彩电、手机、电脑等商品的价格最近十多年的变化是怎样的?你能解释其原因吗?请同学课后做一个小调查。

7. 激发情感式结尾

在课堂结束时,可以引入一些感人的故事、人物、情节,讲述时运用适当的充满感情的语言对主题、事件加以延伸性总结,创设一种具有渲染情感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其求知欲。

【案例】 在讲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结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积累的文化成果,如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都江堰等图片,并在其中伴随着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激起学生的崇敬与自豪之情,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8. 幽默风趣式结尾

幽默风趣的语言、动作能给人带来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如果面对枯燥无味的知识内容,教师也用无趣的方式讲解,则学生难以集中精力,甚至会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如果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故事,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则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在诙谐幽默的氛围中结束一节课的学习,会使学生感觉到意犹未尽,增加对知识学习的热情,也更加期待下一节课的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