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科研项目一般什么地方查询

学校科研项目一般什么地方查询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人文社科科研工作在以往成绩的基础上稳步增长。基地依托北京科技大学,采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方针,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基地主任负责制和课题管理制,主要开展金属文物、古矿冶遗址的调查、保护和研究工作。目前,学校的科研主力军呈现年轻化趋势,学校有3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还有许多不到40岁的年轻教师,已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北京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进入新世纪,北京科技大学确立了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规模适度,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成为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好、更快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学校调整院系、学科设置,形成了以文法、马克思主义、经济管理、外语为核心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以2003年教育部发布的《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为契机,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全校上下高度重视,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明显进步。

一、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回顾

十年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师资队伍,积累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营造了宽松、有序的社会科学研究环境,拥有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科学与工程、冶金史等学科研究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校人文社科科研工作在以往成绩的基础上稳步增长。

(一)承担项目及资助经费大幅度增长

学校加大文科科研投入和管理力度,大力推进文科科研的发展。十年来,学校东凌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的科研经费总额达740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为4000多万元。2004年至今,学校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项,资助总经费达175.5万元,年平均立项率为16.04%,其中2010年立项率为18.18%,明显高于当年全国平均立项率8.42%。2010年我校获准立项的5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有1项是重大项目:经济管理学院何维达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投标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安全研究”项目获准立项,资助经费70万元。这是我校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也是我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在此类项目中零的突破。

(二)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学校以基地建设为核心,整合学校优质资源,构建学术高地,通过构筑创新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学校现有3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均体现了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的建设原则,颇具特色。

1.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2009年,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由国家文物局批准设立,是全国高校中第一家正式揭牌的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基地依托北京科技大学,采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方针,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基地主任负责制和课题管理制,主要开展金属文物、古矿冶遗址的调查、保护和研究工作。目前基地已初步开展了中原、西北、东北重点地区的早期古矿冶遗址调查工作,推动并参与了多处重要矿冶遗址的发掘工作,配合重点考古项目及时开展了新出土的金属文物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指南针计划”等国家重大科研计划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2.钢铁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09年,该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实现了学校管理学科在省部级科研基地建设上零的突破。中心集成了北京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物流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的人才、实验室、校企合作组织以及工程项目实践积累等优势资源,项目总投资为2200万元,是我国钢铁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技术创新与开发孵化中心、新成果转化与工程化应用示范辐射中心、行业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设至今,该中心为宝钢、马钢、邯钢等多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研发管理系统,提供了信息咨询等技术服务。

3.北京企业低碳运营战略研究基地

2011年,北京企业低碳运营战略研究基地获准建设,成为我校首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该研究基地以学校优势学科为基础,整合首都地区生产管理、环境管理、生态经济等相关学科研究资源,发挥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优势,加强北京市企业低碳运营数据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使基地成为服务绿色北京建设、促进城市低碳化进程的公共政策智库。

(三)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学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采取“引进、优化和培养”的方针,学校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四项措施,即确立主攻方向,整合内部资源;组织学科梯队,争取重点突破;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基础建设;加强对外开放,引进优质资源。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选拔科研带头人,构建合理的科研梯队,来提高学术研究的延续性和传承性。“十一五”期间,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校已经有7名来自管理、文法、外语和考古学等学科领域的教师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4位教授成为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科协调发展的进步。目前,学校的科研主力军呈现年轻化趋势,学校有3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还有许多不到40岁的年轻教师,已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二、主要经验

1.发挥优势,寻求突破,开展特色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

学校提出了“保持特色、凝聚力量、重点保障、优势发展”的工作思路,注重发挥理工科的学科优势以及学科群的群体优势,构建“应用见长、理工交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体系。通过设立具有特色和优势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推进文科与理工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孕育和催生新的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培植具有理工科特色的新的学科增长点。例如:学校从自身特色出发,发挥冶金、材料的学科优势,依托冶金生态与工程学院,成立了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从事冶金与材料史、文物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向的研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古代金属遗物进行研究,实现“文理交叉和互融”,构架起沟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桥梁,成为我校富有特色的一个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现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冶金与材料史研究和教学的专门机构。

2.应用对策研究成绩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努力发挥学科优势,为政府部门与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为首都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成为学校的办学宗旨之一。

我校何维达教授基于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安全研究”的成果——《提升我国石油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成果要报》编发了何教授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通报表扬。何教授及其成果坚持正确导向,自觉关注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推出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体现了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社科基金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贡献。

此外,学校积极向建设部、文物局、质量监督局、司法部等政府部门申报关键性课题,同时帮助政府部门制定规划、条例、规章。如:帮助中关村管委会进行《中关村国家资助创新示范区条例》研究起草工作,帮助市政市容管委会开展《北京市城市道路架空线入地管理若干规定》立法调研,帮助河北省武安市起草《武安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

3.出台政策,完善机制,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制度保障

北京科技大学在科技管理方面采取了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支持的力度。2006年以来,学校修订了《北京科技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管理办法》,修订了《北京科技大学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奖励办法》,大力支持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鼓励开辟新的学科方向的研究和具有创新性或跨学科的项目的前期预研,在支持、扶持学校基础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培养年轻教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施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工作,重点支持人文学科发展,做好项目培育工作。在2009年开始实施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的四类项目中,其中之一即为“基础研究与人文学科发展基金”项目。实施两年来,资助61人次,立项达133项,经费308.55万元。

4.精心组织学术论坛,积极营造学术氛围

学校积极参加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等学术活动,并围绕学校创办的知名学术论坛(“大学教育投资与发展战略”国际学术会议、“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高层论坛、《劳动合同法》实施两周年暨劳动关系管理前瞻高峰论坛、北京科技大学与北海道大学法学学术研讨会),采取各种措施,精心组织学术论坛,积极营造学术氛围。目前,学术报告会已经成为学校校园学术氛围的主导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也积极参与到各类学术报告会中来,使得学校的学术报告会层次更高、密度更大、参与性更强。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

该书是我校高俊山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被公认为介绍组织研究领域文献最为详尽和最具权威的著作之一。作者充分运用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组织研究成果,广泛吸收其他社会科学对组织理论作出的贡献,不仅从研究者的角度,而且从组织管理者以及各种参与者乃至普通大众的视角来阐释组织理论问题,对我国组织研究学者和管理实践人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书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开创性地提出了从“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三个视角分析和梳理纷繁的组织研究成果,将各种复杂的甚至相互冲突的观点按照三个基本范畴进行分类,为初涉组织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指导,为已进入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整体把握这一学科领域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的系统化指南,并引领研究者进行有关组织研究方法论和学科范式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2.《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

由谢桂华(学校原高教所所长)和许放主持的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研究生教育、大学科研与国家创新体系”于2011年结题。最终成果《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一书于2011年4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入选教育部2010年《高校社科文库》。原教育部副部长、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为此书作序。

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深入了解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现状、特点及其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有利于从战略的角度寻求和把握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美国、法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研究生教育与其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现实举措,对我们既是参考,又能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这也是《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一书中精心梳理的重要内容。该书对科技管理、教育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和从事科技与教育管理的人员以及有关研究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四、“十二五”学校科技工作的思路与举措

(一)进一步明确学校科技发展思路

学校制订了“北京科技大学‘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阐明了“十二五”时期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改革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提出了相应措施。

(二)确定重点工作,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1.加强基础研究

推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研究,加强自由探索型的基础研究。积极鼓励和组织科研教师申报国家和省部级基础科研项目,着眼长远开展前沿性研究;稳定投入,充分利用好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经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冶金工程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基金等资源,鼓励开展自由探索性的基础研究,形成一支稳定的基础科研队伍。

2.完善科研基地建设

结合国家发展规划,孕育新的科研基地。同时,抓好现有基地建设,引领科研发展方向。引导科研教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有组织地开展创新性研究,获取突出成果。

3.重视人才团队培育,打造科技创新队伍

制定校、院、学科三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分学科落实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积极推动科研基地教师申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项目,在科研基地形成老中青人才梯级化的合理结构;培养领军人物,发挥团队优势。

4.拓展国际科技合作

学校将在“十二五”期间设立并支持“教师交流基金”、“国际会议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示范点等各类项目,将国际化建设成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对各职能部门、学院(系)的考核指标体系,在全校上下根植国际化管理理念,进而制定国际合作战略、逐步推进实质性合作、提升国际学术地位。

5.改革、完善科研体制机制

创新科研合作机制,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为契机,积极推进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高校、国际组织的协同创新。出台、修订相关科技管理制度,构建规范、高效的科技管理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营造宽松和谐的科技创新环境。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完善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管理人员培训,规范科研管理流程,不断提升科技管理工作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