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友善,人性之光的内外统一

友善,人性之光的内外统一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友善”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的一部分,并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发展完善,成为公认的道德秩序、道德关系及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中华民族的深厚传统意识之一。友善则是指多个有善意之人相处一起。友善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对“善价值”的追求。只是在惩戒处罚过错者时,依然心怀善意,以利人济世。

刘招成

友善是道德中最大的秘密。

友善是中华民族流传不息的一种个人德性,意在厚德载物、和谐共处,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友善”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的一部分,并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发展完善,成为公认的道德秩序、道德关系及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中华民族的深厚传统意识之一。

友善意味着与人为善、关爱他人,善待自己身外之人与物,要求我们要有仁爱之心,——“仁爱”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为重要的规范之一,也是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大力推崇的。在“友”与“善”的关系中,“善”是体,“友”是用,即内有其心,外有其行。而在当今社会转型过程中,在“道德滑坡”和“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中,“友善”何以产生和发展?“友善”被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哪些必然性和重要性?这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1.友善源自人性

孔子从研究人的本性入手,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并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后来孟子进一步提出“人性善”的观点,但孟子的学生告子说“人性非善非恶”,再往后又有荀子说“人性恶”,而一直流传到今的《三字经》则一开头便说:“人之初,性本善”。数千年来,彼此之间争论得很激烈,各执一端,但总难获得公认。其实三种说法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他们是在不同的层面进行的研究和论述。孟子的“人性善”讲的是人的天性是纯善无恶的,这就如佛家说的人人都有佛性,佛性也即觉悟之根性,故说人人皆可成佛。其他两种说法,则是从秉性和习性、个性上进行论述的。也就是说我们人的习性都是恶的,人一生下来就显露出自私的一面,往后则更容易染上不良的其他诸多恶习;我们的秉性则是居中的——亦善亦恶或非善非恶,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坏人学坏人——这是指人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古代便有“孟母三迁”的故事。

友善的善意源自人的心灵,这可以从“善”溯源。在甲骨文中“善”的写法是横写的目上立一只羊,即“羊”(通“祥”)加“目”,意思是:眼神安详温和。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善,吉也。”这种吉祥、亲睦是以一个人的心灵祥和、仁慈作支撑的。有了内心足够的善意,遇上外界适当的人与物将其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善举。故善是个体的一种道德修养,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友善则是指多个有善意之人相处一起。因为“友”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朝向左方的两双手分别握在一起,表示以手相助,本义就是朋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做动词时就是结交、互相合作、予人帮助或支持的意思。所以,“友”与“善”相联使用,基本意思就是交好、亲近、和睦,这不仅能促进个体的道德修养,而且推己及人,就变成一种良性的道德伦理关系。

友善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对“善价值”的追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对友善内涵的认知上或外界带来友善行为体验后就会产生认同感,从而激发友善情感,自觉转化为内在的强烈的心理要求和道德品质。当一个人在接受了别人友善的行为后,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感激与满足,而付出善行的人则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这种善的付出让其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提升了心灵境界,其人性在此时就获得了内外的统一。

2.友善的标准在于真诚而无所求

如何判断我们的行为举止是否友善呢?友善首先就要与人为善,而与人为善本意是乐于施舍,发展到后来成为一种普遍性的道德追求与行为,继而升华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民族特质。所以,友善最重要的衡量准则是出于真诚而无所求,即“利万物而不争”,存心利益社会大众,为一切众生造福,这才是真正的友善。如果为社会造福,但自己还想要得到相当的报酬,这是善则夹杂着恶——善不纯。北宋范仲淹在对待国家、社会、民众时就是一个榜样,他从来没有替自己、替儿女打算,一心一意只知为国家、为社会、为苍生造福,政绩卓著,但连自己的身家都忘掉了,去世时竟买不起棺材,其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真实写照。

然而,由于世事始终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它是一个前后相续、环环相扣的状态。有时候单单看表面、重眼下,友善与否很难抉择。明朝宰相吕文懿退休告老还乡,其德望功勋为世人所敬仰。一次,有一同乡喝醉了酒,牢骚满腹,遇到吕先生就骂他。吕先生做过宰相,度量大,有涵养,不跟他计较,对其仆人说:“他醉了,不要跟他计较。”闭门谢之,也不在意。但是过了一年,听说这个人犯了重罪,判死刑入狱了,吕老先生才后悔,上一次遭遇的事情处置错了!说当时如果跟他计较,捉他去监牢关几天,让他收敛行为、小心行事,可能不至于犯今日之死罪。所以,友善并不是对别人错误、恶行不计较,不是无原则地迁就放任,而是要帮助别人改过从新、弃恶向善,必要时得有惩戒。只是在惩戒处罚过错者时,依然心怀善意,以利人济世。

3.友善是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

在社会快速转型的今天,以血缘为基础的传统熟人社会格局早已被打破,陌生同道的交往格局业已形成,如果能以善意的态度对待彼此的差异,充分尊重他人的权利和空间,友善就能以一种开放的道德姿态,成为联系社会各成员之间的纽带,能让人们在多元价值中求同存异,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和谐的交往关系,不断培育我们这个时代所迫切需要的道德规范和理性心态。

友善体现的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传达的是对和谐生活的一种向往,渗透着平等、礼貌、尊重、诚信、宽厚、奉献的道德观念。在别人遭遇困难时,及时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作用,给予他们真诚而需要的关心和帮助;在处理矛盾时,不因个人利益而斤斤计较,能宽容别人的过失和缺点,用积极的态度处理问题,主动去化解纠纷。这样既能激发自己的恻隐同情之心,也能与他人产生共同的情感意识,故君子乐善好施,既善待了他人,也善待了自己。欧洲有名的友善故事——“做姑娘的老师”发生在19世纪的德国:有一位姑娘要开音乐会,她在海报上说自己是“钢琴之王”、作曲家李斯特的学生。不料在音乐会的前一天,李斯特突然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被吓得浑身颤抖,后来她抽泣着诉说了自己艰辛的孤儿身世,为了生计才冒称是李斯特的学生,并跪下请求宽恕。李斯特友善地扶起姑娘,和蔼地说:“让我们来看看有没有可以补救的办法。”接着,他要姑娘把预备的曲子弹一遍给他听,并给以指点。最后说:“好了,晚上你大胆地上台演奏吧,现在你已经是我的学生了。为了证明这一点,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增加一个节目,是由你的老师——我,为我的学生演奏的。”第二天,音乐会如期举行。临近结束的时候,听众突然欢呼起来,原来,弹奏最后一支曲子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李斯特。李斯特的友善与宽容也使他成为最受尊敬和爱戴的“音乐师长”。

4.友善是浮躁社会的清凉剂

当今社会急速的变化与发展,使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进而造成社会分化的日益剧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断凸显,这使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心态也就愈益失衡,不少人的情绪更加浮躁不安;市场经济的弊端致使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恶性竞争等失范的行为与现象不绝于耳,破坏了社会伦理,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增多。部分人出现行为上的非理性和偏激,常因一些琐碎小事而起冲突,仇官、仇富的心理也造成了恶性事件的发生,甚至出现暴力恐怖的倾向,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日益警觉的问题。

此时,友善就成为社会的清凉剂。践行公民核心价值观之一的友善,要求公民之间必须建立公共意识,在社会活动中不能只关切自我利益的实现,必须将他人利益纳入自己的视野。友善作为公共道德,要求公民明晰自我与他人的权利,在维护自我权利时不侵犯、不损害他人权利。友善还能帮助公民与社会群体间建立柔性的沟通交流机制,学会尊重其他阶层,保持心态平衡,增加宽容和理解,消除隔阂与冲突,有助于人们在面对复杂社会关系时妥善处理,克己奉友,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又互相合作的局面,维持社会稳定发展与繁荣兴旺。

友善还是社会信任的催化剂。人们在交往时,只有相信对方不会伤害自己,自己获得了对方的尊重、善待,才能消除戒心,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这些年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制假造假问题、网络诈骗问题等,凸显了我们社会的信任危机。友善植根于人性善的道德心理,要求人们待人如待己,其实质在于将其他的社会成员作为目的,而非实现自我利益的手段,从而在社会交往中真诚地对待他人,履行对于他人的责任和承诺。于是友善就能在社会交往中传递友爱和真情,让人们从中获得“善价值”的体验与满足,增进了社会信任。

5.友善是天人合一的枢纽

友善的对象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还应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必须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潜移默化到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地生人,人属于自然界,人与万物一体,进而得出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从而解决了道德起源和道德修养问题: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其高于万物的价值就在于道德修养,人应与万物为友,与自然和谐共处。

自从近代出现了工业,人们一直将自然界当成征服的对象,野蛮又贪婪地疯狂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今日污染触目惊心,致使气温升高、森林缩小、土地沙化、物种灭绝、灾难频发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我们在经历几十年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和资源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迫切要求我们认真思考并处理好与大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是一种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只有将友善待人的意识,延伸到友善地对待自然界,珍惜和保护给予我们一切的“天”,美丽中国才会实现。

我们应友善地对待大自然,动物、植物、矿物都是有灵性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否则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每当天灾显现时,我们就会明白人类是多么的脆弱,多么需要“上天保佑”。恩格斯曾讲过:“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自然界和劳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只有我们友善地对待自然界,感恩地回馈自然界,才能实现人类的和谐,人天的和谐,就能体会到人天的合一,人就是天,天就是人,祥和幸福就会永驻心间。

友善是一切道德修养的起点。它让我们友好相处,包括人、社会、自然界,能够让我们体会到人性之光的内外统一,能够让我们胸怀豁达。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让友善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自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