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

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CMC时,溶液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发生突变,可以从这些性质的突变来确定CMC。一般的关于临界胶束浓度的研究多是在水溶液体系中进行的,荧光光谱可以在小浓度范围获得相应的信息。根据其谱带的变化计算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I338/I333突变位置所对应的浓度即为CMC值。折射率变化差值与浓度关系曲线上的转折点即为CMC点。该法测定CMC的误差较小。

(一)临界胶束浓度的理论计算

临界胶束浓度是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参数之一,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可将胶束的形成看成是单个分子或离子与胶束处于缔合-解离的动态平衡。

.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过程可表示为:

Anz-是n个表面活性剂负离子和(n-z)个牢固结合的反离子C+的聚合体。

胶束生成的标准自由能为:

(3-2)

式中,Kn′为平衡常数

f为有关的活度系数)。若溶液较

稀或F接近常数,则

n值较大(即胶束聚集数较大)、未加电解质且采用CMC区域的数据时,一般情况下溶液浓度较小,n

项可以略去,于是

(3-3)则

z=0,即所有反离子(n个)皆牢固地连接在胶束上,使胶束的有效电荷为零,式(3-3)即可变为:

(3-4)

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束

当体系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时,则上式中z=n,即无反离子与胶束连接,式(3-3)变为:

(3-5)

由式(3-5)可见,CMC越小,ΔGnθ越向负值移动,即形成胶束后体系的自由能降低得越低,胶束越易形成。

(二)CMC的实际测定方法

在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CMC时,溶液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发生突变,可以从这些性质的突变来确定CMC。但由于溶液性质、实验方法、原料的纯度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对于同一表面活性剂,它的CMC值也不完全一致,但突变点总落在一个很小的浓度范围内。常用的测定CMC的方法有表面张力法、荧光探针法、电导法、染料增溶法、折射率法和光散射法等。

. 表面张力法

在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达到CMC以前,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浓度达到CMC时,溶液内单个分子的浓度保持恒定,表面吸附达到动态平衡,吸附量不再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面张力开始平缓下降或不再改变,在图3- 的表面张力-浓度曲线上出现明显的转折,此点即CMC。

2. 荧光探针法

一般的关于临界胶束浓度的研究多是在水溶液体系中进行的,荧光光谱可以在小浓度范围获得相应的信息。例如,以芳香稠环化合物芘作荧光探针,利用其荧光效率高,室温下具有良好的荧光可辨光谱,疏水性非常强,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的特点,测试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CMC值。当芘从极性环境转移到非极性环境时,其所处的微环境变化在荧光发射光谱及激发光谱上会有所反应。根据所用溶剂极性的不同,可以观察到芘发射光谱单体峰不同振动带强度的变化,为环境疏水性的变化提供了信息。

具体步骤为:首先将表面活性剂溶液配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样品,加入芘,经加热混合后,使胶束和芘之间达到平衡,然后室温下冷却放置,并在室温条件下测试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胶束溶液的荧光光谱。随着芘分子从水相转移至胶束中的疏水相,其激发光谱的(0,0)谱带发生红移,从333nm移至338nm,且荧光激发谱带强度比值I338/I333对浓度也发生明显变化。根据其谱带的变化计算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I338/I333突变位置所对应的浓度即为CMC值。

3. 电导法

该方法适用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当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浓度小于CMC时,溶液的电导同强电解质溶液一样,符合公式3-6:

(3-6)式中,λ0K均为常数。当浓度达到或超过CMC时,胶束生成。溶液的电导率在CMC之后随浓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从而测得CMC值。

4. 染料增溶法

许多染料在水溶液中和在有机溶液中的颜色不同。利用胶束的增溶作用,先在水中加一些染料,然后再往其中滴定较浓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如果胶束开始生成,则染料将从水相转入胶束的亲油“内核”,从而使溶液颜色发生改变,此时表示已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即滴定终点),从而可得CMC。此法操作简便,但需要选择合适的染料。

5. 折射率法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缔合必然会引起溶液折射率的变化。折射率变化差值与浓度关系曲线上的转折点即为CMC点。该法测定CMC的误差较小。

6. 光散射法

光散射是目前研究胶束结构和性能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在亚微观水平及很稀溶液中具有高灵敏性,可以提供聚集体在稀溶液中的尺寸、尺寸分布乃至形状方面的信息。将动态激光光散射与静态激光光散射结合,可以用来研究胶体粒子在液体中的聚集与分散情况。Chu B等人对此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三)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因素

临界胶束浓度(CMC)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的一种量度,也是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发生显著变化的一个重要参数,表面活性剂的CMC通常都比较低,尤其是非离子型的。了解影响表面活性剂CMC的因素,对表面活性剂的选用有重要意义。影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CMC值的因素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溶液中的电解质,溶液的温度,溶液中的有机物等。

. 分子结构的影响

分子结构对CMC的影响主要包括亲油基的原子数和结构(支化饱和度)以及反离子的种类等。一般来说,表面活性剂疏水性增加,在水介质中的CMC值减小。

对于亲油基为直链的烷基,不论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是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若亲水基相同,CMC值均随亲油基中的碳氢链增长而减小。当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原子数在8至 6的范围内,每增加一个碳原子,CMC约下降至原值的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每增加两个碳原子,CMC约下降至 / 0。可见,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来说,碳原子数目对CMC的影响较大。在常见的一些直链烷基的表面活性剂的同系物中,亲油基的碳原子数与临界胶束浓度的关系可用经验公式3-7表示。

(3-7)式中,AB为经验常数,N为直链烷基的碳原子数。一般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A在 .2~ .9之间,B在0.26~0.30之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A在 .8~3.3之间,B在0.49~0.55之间。

与相同碳原子数的直链烷基相比,烷基中支链或双键的存在都会使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降低,从而导致CMC值增大(见表3- )。

支链上碳原子对CMC的影响量约为直链上碳原子的一半。此外,反式化合物的CMC值比顺式化合物的高。在室温和水介质的条件下,在亲油基链上引入极性基团会使CMC大大增加。分子中原子种类和个数皆相同的表面活性剂,亲水基支化程度高者,其CMC也大。

含氟表面活性剂(特别对全氟的)比同类型、同碳原子数的碳氢表面活性剂的CMC小得多,例如,C9H 9COOK的CMC约为0. mol/L,而C9F 9COOK的CMC约为0.9× 0-3mol/L。这是因为碳氟链具有很强的疏水性,这样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因而其CMC值比相同碳原子数的未取代的表面活性剂低。

当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的水合能力较强时,则表现为水溶性好,因此在水溶液中,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CMC远比非离子性的大。亲油基相同时,离子表面活性剂的CMC大约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 00倍。两性表面活性剂CMC值约比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略小一点。

当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中烷烃基相同时,无论是离子型还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同的亲水基对CMC影响较小。一般来说,亲水基的亲水性强时,其CMC较大。例如,对于聚氧乙烯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单亲油基相同时,聚氧乙烯基中氧乙烯基(EO)的数目越大,临界胶束浓度亦越大。

表面活性剂反离子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反离子与胶束结合的程度,反离子结合增加会引起表面活性剂CMC的减少。反离子结合与价态成正比,与水合离子半径成反比。对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组成中的金属离子,金属离子氧化数高,其CMC值低,氧化数相同时,金属离子的种类对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很小。在水溶液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酯的盐类

CMC值按下列顺序下降:Li+>Na+>K+>N(CH34+>N(C2H54+>Ca2+、Mg2+;阳离子型表面活

性剂中的阴离子种类对CMC的影响较显著,CMC值的顺序为:Cl->Br->I-、NO3-。

2. 电解质的影响

无机盐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CMC影响显著,加入无机盐会使临界胶束浓度显著降低。电解质的存在对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影响顺序为:离子型>两性型>非离子型。例如,加入Na+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CMC显著降低,当Na+浓度为0.2mol/L时,可使CMC下降约50%。在无机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离子应是与表面活性剂电性相反的离子,这些离子的价数越高,作用越强烈。

3. 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影响较复杂。随着温度升高,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MC有时会出现最低点。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减少了亲水基的水合作用,这对胶束化作用有利,使CMC降低。然而,温度上升引起疏水基周围结构水的破坏,又不利于胶束化作用,使CMC增大。在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CMC出现最低点后又逐渐增高。

4. 有机物的影响

长链极性有机物对表面活性剂的CMC也有显著影响。例如,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醇的碳氢链越长,降低其CMC的能力越大。其他长链有机酸或胺类也有类似性质。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醇浓度越大,其CMC增加得越多。例如,C 2H35O(C2H4O)23H的CMC为9. × 0-5 mol/L,当溶液中乙醇含量为0.9mol/L时,CMC为9.9× 0-5mol/L,当乙醇浓度为3.4mol/L时,CMC增至2.4× 0-4mol/L。这一现象与醇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结果相反。

此外,杂质对CMC值亦有很大影响。而在压力变化不大时,压力对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很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