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际关系对个体的作用

人际关系对个体的作用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切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关系和人际关系三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人际关系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存在于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之中。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在更高层次上决定、制约和调节人际关系,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行为等都具有时代的烙印。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会与其他社会个体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统称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关系,它反映了社会个体或群体寻求社会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不同的人际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不同的人际关系会表现为不同的行为模式和行为特征。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一词最早是在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提出的,到了1918年人际关系一词被学术界正式采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籍德国心理学家科·勒温等有关群体动力学的实验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人际关系的研究,使人际关系研究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人际关系作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不同的学科从不同侧面对人际关系进行了科学的解释。社会学家认为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中个体与个体直接交往的社会关系;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关系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行为学家认为人际关系是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社会交往和联系的状况。人际关系有广义人际关系和狭义人际关系之分,广义的人际关系指社会中所有个体间的关系,以及个体与个体间关系的所有方面。狭义的人际关系指在社会实践中,个体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以及生存的需要,通过一定的交往媒体与其他个体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以心理上的接近为目的的一种显性的社会关系。狭义的人际关系定义包含三个层面:

1.人际关系是个体间在彼此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我们所处社会是一个巨大的人际关系网络系统,人际交往是联结社会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的纽带和桥梁,可以说没有人际交往就不会有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建立后,还要通过不断的人际间的交往加以巩固,由此可见,积极的有目的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发展和强化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2.人际关系受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际关系体现出个体与个体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可以使交往的双方产生相互影响的心理性联结,并以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

3.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切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关系和人际关系三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人际关系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存在于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之中。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在更高层次上决定、制约和调节人际关系,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行为等都具有时代的烙印。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

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而社会个体与社会个体之间的关系是多维的、动态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可将人际关系划分为多种类型。

1.根据人际交往的缘由划分

(1)血缘关系:血缘关系是以血亲为联系纽带,以姻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婚姻关系等。

(2)地缘关系:地缘关系是以人们生存的地理空间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具体包括邻里关系、社区关系等。

(3)业缘关系:业缘关系是以社会个体所从事的职业和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相应承担的角色为基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业缘关系包括同事、同学、上下级关系以及雇佣关系等。上述关系是社会分工的结果,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劳动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人们交往的日益扩大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4)泛缘关系:泛缘关系是以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为前提耦合形成的人际关系,泛缘关系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如朋友关系、乘坐交通工具的旅伴关系等。

2.根据对人际关系的控制程度划分

(1)互补性人际关系:互补性人际关系中的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于顺从地位。

(2)对称性人际关系:对称性人际关系指双方因实力相当而互相控制。由于双方的实力相当,导致有时控制权并不十分明确,在不断的竞争中使得双方产生互补性人际关系。

(3)平行性人际关系:平行性人际关系介于互补性和对称性之间,双方的控制地位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可发生转换,双方没有控制权之争。

3.根据需求划分 修茨认为个体都期望得到其他个体的支持帮助和信赖,因此都具有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求,这种需求是建立心理相容性人际关系的基础及内在动力,可分为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和情感的需求三种类型。这三种人际关系的需求又可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动的表现者,另一是被动的期待者。因此,三种需求的两个维度构成了6种基本类型的人际关系倾向,即相容——主动型、控制——主动型、感情——主动型、相容——被动型、控制——被动型、感情——被动型。

4.根据人际关系的倾向划分

(1)合作型人际关系:合作型人际关系指双方主动支持、互相协助、共同合作、携手共进的人际关系。

(2)竞争型人际关系:竞争型人际关系指双方在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

(3)应酬型人际关系:应酬型人际关系指双方的交往没有功利性目的,具有交往时间短暂、交往层次表浅的特点。

(4)混合型人际关系:混合型人际关系指人们之间的交往在目的和形式上往往不是单一的,可能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和应酬,是多种类型混合在一起的人际关系。

5.根据人际关系的发展程度划分

(1)亲密型人际关系:亲密型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层次,指构成人际关系的双方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

(2)团结型人际关系:团结型人际关系是人们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的理想或完成共同的任务在相互联合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双方态度友好、情感融洽、友好合作。

(3)和睦型人际关系:和睦型人际关系指构成关系的双方团结得不十分紧密,但也相安无事,能够友好相处。

(4)维持型人际关系:维持型人际关系指构成关系的双方能够保持一定的联系,但关系并不密切;有时可能会有矛盾,但双方都能冷静对待,共同寻求解决办法以维持已有的关系。

(5)冲突型人际关系:冲突型人际关系指构成关系的双方矛盾丛生,由于逐渐积累而激化,时常产生冲突,以致难以维持原有的人际关系。

(6)决裂型人际关系:决裂型人际关系指构成人际关系的双方由于矛盾的日益激化而发生冲突,以致原有的关系难以维系,导致关系解体。

(三)人际关系的社会功能

人际关系影响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 人际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情绪和日常心境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净化社会心理气氛,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空间,使社会个体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互相体贴、互相帮助,从而有利于社会个体之间建立一个充满友爱和温暖的人际环境。

2.增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相互沟通、调解情绪并能够增进团结。人们之间通过相互交往、相互沟通增进了相互了解,并以此建立和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相互间的吸引及友谊关系的发展。为了使社会成员之间能够有秩序地生活,避免各种矛盾及冲突,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制定了一些的规范和行为准则。这些规范和准则的执行和发挥作用,是通过人际关系将信息传达给社会的每个成员,使他们的举止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社会就会处于和谐、稳定、有秩序的状态。

3.提高整体效应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群体内部形成融洽的气氛,增进群体成员间的团结合作,有利于发挥群体的整体效能,以提高工作效率;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使个体在需要时得到支持和帮助,使个体能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